生活 > 心灵之灯 > 正文

2021年,让家庭变幸福的4件事

作者:

《尚书·洪范》提出了古代中国关于幸福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生幸福,无非就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这五福俱全。结合当下这个时代,便是:衣食无忧、身心康宁、相处和睦、传家有道。

但幸福从来不是唾手可得,在2021年,做好这4件事,我们方能收获幸福的模样。

衣食无忧,要靠自食其力

知乎上有个讨论:“衣食无忧到底是种什么状态?”

有人说:家里有个上千万,不用工作,钱一辈子够花;也有人说:自己支付得起自己的生活;还有人说:财务自由就是衣食无忧。

虽说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衣食无忧是一种目标,一种期待,一种向往,必须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获得,杜甫所说“富贵必从勤苦得”便是如此。

《泾野集·吕柟》中有一个“西邻五子”的故事:

“西邻之人有五子焉。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矇,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矇者卜,偻者绩,跛者纺,五子者皆不患于衣食焉。”邻居有五个儿子,朴实儿子种田,机敏儿子经商,瞎眼儿子算卦,驼背儿子搓麻线,坡脚儿子纺线,五子虽各有缺陷,但都勤勉肯干,吃苦耐劳。西邻五子不忧患衣食源于他们自食其力,肯吃苦、肯动手。要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那些辛勤劳动洒下的汗水,终将成为我们生活的底气,累积成我们向上攀爬的阶梯,托举我们看到更好的风景。

就像亘古不变的事实,自食其力方能衣食无忧,好吃懒做只能自食恶果。如若只想守株待兔,坐等天上掉馅饼,便只会食不果腹,朝不保夕。老话说得好:“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不管我们追求的衣食无忧是种怎样的状态,我们必须明白,只有自食其力、勤劳刻苦才能实现。

身心康宁,要靠节制有度

《菜根谭》中说:“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事事求圆满,或招内忧外患,节制而有度,方可身心康宁。

《超级演说家》一期节目中,26岁女孩周西讲述了她的患癌经历。年轻的周西是精英律师,正在最好的年龄为美好前程奋斗,她不曾想到,癌症会和年轻漂亮的自己扯上关系。在周西确诊癌症十个月前,她做过一次体检,报告显示子宫回声不均,但忙于工作,她一直没有复检。直到十个月后她疼得晕过去,才发现那次回声不均是卵巢癌的警示。躺在病床上的周西回忆,过去一整年,自己没有在当天睡着过,熬夜到一点、两点、三点是家常便饭,没有认真吃过饭,永远放不下手机,关不掉电脑,丢不了工作,步履匆匆,一刻不停。直到失去健康,周西才后悔,曾经满满的行程里,为什么没留出一点点空隙为自己的健康考虑。身心康宁是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它需要我们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削减过多的欲望,关注健康,懂得节制。

关于节制网上有个好方法:气势不必倚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厚道与己;富贵不必享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福泽与己;凡事不可做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余德与己。每个人身体的承重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要得太多,做得太满,身体难免不堪重负,失控翻车。

正如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懂得节制欲望,强身健体,使身心康宁,这是幸福的前提。

相处和睦,要靠以礼待人

微博上有一项调查:“你见过最不礼貌的行为是什么?”网友们议论纷纷:“下雨天开车经过行人不减速,进出门大声摔门,洗完手旁若无人的用力甩水,公共场合插队,大声喧哗,…”这些“目中无人”的行为就是无礼,轻则引人侧目,严重时还会引发冲突。

中国素为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一种道德约束,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教养,为人处世的分寸感。《论语·颜渊》中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类皆兄弟也。”深以为然!《史记·管晏列传》就记载了齐相晏婴以礼待人的故事。

晏子出使晋国,偶遇一位名叫越石父的奴仆,便将他赎买回国。

回到相府,晏子没跟越石父告辞就径直进入房间,越石父很生气,要求与晏子断绝关系。晏子很奇怪,觉得越石父恩将仇报,细问之下,越石父回答说:“先前您坐车,不同我打招呼,我以为您是一时疏忽。现在您又不向我告辞就直接入屋门,这与把我看做奴仆是一样的。你不能对我以礼相待,我还不如去做别人的奴仆。”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话,赶紧和他道歉,还命人把厅堂打扫干净,用酒席盛情款待越石父,最后俩人成了很好的知己。以礼待人,不因对方位低而偏见,也不因自己位高而怠慢,平等相待,恭敬有礼,方可相处和睦。

“不学礼,无以立”这是论语中的谆谆教导,以礼待人,广交朋友,广结善缘,我们才会幸福而不孤独。

传家有道,要靠以身作则

家训是一个家的魂,也是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良策,但好家训最终凝聚成好家风,离不开家长们的以身作则。

慈禧太后御赐“康百万”族名的河南康家,就因传家有道被尊为豫商典范。康家有一副楹联:“处事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它作为康家家训,时刻提醒后世子孙要行善、坚持读书传家。

康家第十四代传人康应魁就曾有“庆寿焚券”的故事。康应魁七十五岁大寿时,族人和乡亲来为他祝寿。康应魁不仅不让乡亲为其送贺寿礼,还命各地相公把发放的债券和借债欠条整理出来,一把火当众烧毁。康家长辈不仅自己行善,还教诲后人乐善好施、惠济邻里。400多年来,在好家风的熏陶下,康家历代子孙大多向上向善、勤奋好学,从而保持了家族的持续昌盛。长辈言传身教明祖训,子孙心领神会承家风,一传一承之间,好家训蔚然成风。

正如《红灯记》里唱到:“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就是说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方能传家有道、和谐昌盛。司马光曾说:“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家庭作为人生最初之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必须做好表率,循循善诱,这样好家风才能代代相传,泽被后世。

好家风孕育好家庭,好家庭才能涵养真正幸福的人。

人人都想五福俱全幸福一生,但幸福的人生从来不简单,她需要勤劳、节制、礼让、自律。2020年已然宣告结束,不管这一年我们是否过得幸福,这一程都已划入历史。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踏步而来,愿我们轻装上阵,惜时如常,日日幸福在路上!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京博国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127/155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