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5年后,房子是“随便挑”还是“买不起”?李嘉诚一席话说透了

5年后,房子是“随便挑”还是“买不起”?李嘉诚一席话说透了

目前我国租房群体超过2亿人,对于这些租房群体来说,大多数都是选择在外地城市工作,所以选择租房居住。而对于一部分租房群体来说,自己家乡的城市已经买房,但自己工作的城市没有房子,就需要一直租房居住了。而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刚毕业没两年,收入水平不高,更是没有买房,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是租房群体的主力。

但大家要相信,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经过几年的时间,自己经济实力有所提高后,大部分都会选择买房。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房子是必不可少的商品,而且房子也是一个家的立根之本。总不能说,结婚后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到处租房居住,这样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对于买房来说,是年轻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现在的房价很高,这就导致了年轻人想要买房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很多年轻人结婚都是掏空了家里的六个钱包,背负三十年的房贷,买了一套房子。所以人们对于房子来说,都是十分关注的,有房的家庭希望房价能够上涨,而没房的家庭希望房价能够下跌。因为对于有房的家庭来说,房价上涨就意味着家庭财富的增值,而对于没房的家庭来说,房价下跌买房就会更轻松一些。那么对于五年后,房子是“随便挑”还是“买不起”呢?李嘉诚一席话说透了。

对于李嘉诚来说,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曾经巨头,因为提出了不挣最后一个铜板的理念,所以退出了房地产行业,而他曾经也预测过未来的房地产行业。李嘉诚曾说:现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呈现出区域供给过剩的环境了,未来的上涨空间有限,并且现在的房价和居民收入是脱节的。

对此,楼市仿佛正在一一验证他的预测,我们先说一下住宅数量的问题。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来看,全国100个新建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达到了51040万平米,同比增长7.8%,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6820平米和21077万平米,占比93.8%。

而全国城镇居民拥房率已经达到了96%,其中有两套房的占比31.%,而拥有三套及以上的占比10.5%,可以说现在的城镇居民已经不缺房子居住了,反而拥有多套房的占比很多。可能很多人觉得市面上流通的房子不多,不然的话,房子也不会这么抢手。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早在2017年时,西南财经大学就做了一个调研,我国城镇住宅的空置率高达22%。要知道,按照国际空置率标准来说,5%-10%之间才是比较合理的数值,而现在高达22%,也就是说已经远超空置率的合理区域。

可以说城镇住宅现在足以让12亿人居住,而加上小产权房和各类住宅,足以让36亿人居住。就是因为很多人买房投资,一个家庭有两套、三套房子,甚至有些家庭拥有十几套房,才导致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房子不多。很多购房者依旧没有买房,因为房子不多的话,房价就无法降下来,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就买不起房。

我们再来说一下现在的房价和人们收入水平的问题,也就是房价收入比。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所说,2020年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了9.2,而在2019年时,房价收入比为8.7,出现了小幅上升,而2020年的房价收入比也是创下了近20年来的新高。杨红旭曾发文分析,房价收入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就是房价涨幅虽然比前两年有所收窄,但整体增幅仍然较大;其二就是受到‘黑天鹅’的影响,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收入增速低于房价增速;其三就是我国的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预估2020年的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将要达到40.5平方米左右。”

所以对于现在来说,无论是住宅数量还是房价收入比来说,都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住宅大量过剩,大多数房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房价收入比过高,人们收入水平不足以买房。也正如李嘉诚所说,绝不会赚最后一个铜板,所以他早早地退出了房地产行业。

而对于现在的楼市来说,国家的调控政策也是一直在不断地收紧,按照“房住不炒”的长期定位,一直对楼市出台调控政策,更是因为城市之间房地产行业出现的不同情况,实施了因城施策的方针。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房价涨幅要比前几年小了很多,而调控政策现在就是要稳住楼市,稳住房价,稳住地价,使房地产行业逐渐走上健康平稳的道路。

而当房地产行业实现“房住不炒”的时候,房价就会亲民很多,不只是高高在上,让人可望而不可及。所以对于未来五年来说,房子会好买一些,对于那些人口不断流出,经济发展缓慢的城市来说,可能会出现“随便挑”的现象。正如经济学家马光远曾说过的,未来的楼市只会有3个20%值得投资,即20%的城市、20%的房企、20%的楼盘。剩下的都将只会有居住属性,失去了投资价值,房子自然就好买了很多。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每日楼市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211/1556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