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身体的各项指标,比如血压、心率,一般来说,大家更关注血压心率超标的情况,拿心率来说,很多人都觉得心跳越慢越好,有的人是听说这是有研究结果的,但具体不清楚,也有的人认为人的一生心跳次数是固定的,跳得越快,寿命就越短,反之,则活得更长。心跳越慢,真的越长寿吗?心跳每分钟60次和90次,谁的身体更健康?心跳次数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关于心跳的那些事,今天这篇文章一次性给大家讲齐全了!
|研究发现,心跳越慢,死亡风险越低
国外有研究发现,心跳每分钟快5次,心衰的风险会增加13%。
我国也有研究发现了类似的结论,一个健康的人,在平躺五分钟后,每分钟的心跳多跳一次,其平均寿命可能就会缩短四个月。
心跳越慢寿命越长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就好比一台机器,磨损多了,寿命就会缩短,心跳越快的人,耗氧量会增加。但这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说心跳慢就一定长寿,心跳快就一定不长寿,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也要结合其他器官的健康来看,不能只看其中某一个。
既然心跳慢更长寿,那么是不是能说明“生命在于静养”呢?很多人会用乌龟来举例,它的心率就很慢,但寿命却很长,但人与之相比,心跳慢不能代表生命在于静养,这是假的。相反,有很多研究都表明了,适度运动有益长寿。
另外,也要强调的一点是,心跳越慢寿命越长,这是有范围的,如果已经不在正常的范围内了,心跳过低,反而会对健康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何大爷就是一个例子。他体检时查出心率较慢,但没当回事,反而觉得这是好事,但后来却经常头晕、身体乏力,有次甚至都晕倒了,都以为是血管问题,检查后才发现是心跳过缓引起的。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分别有哪些原因?
分别有三个因素,即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和药物因素,下面分别讲一下:
生理性因素:
人在情绪变化比较大、抽烟喝酒、锻炼等这几种状态下,心率一般会加快。长期进行强体力劳动的人,则容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另外,人在安静时的心跳要比活动时慢一些,它也会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女性心跳更快一些,孩子心跳比大人要快一些。
病理性因素:对于甲亢、心衰、心梗患者来说,容易出现心动过速的情况,对于甲减、高血钾患者来说,则容易引起心动过缓。
药物因素:比如服用甲状腺素药物,心跳会更快一点,服用洋地黄,心跳则会慢一点。
|心跳在什么范围是正常的?每分钟60次和90次,哪个更好?
每分钟在60-100次之间都是正常的,如果在安静状态下,大于100次或者小于60次,就叫心动过速和过缓了,都不利于健康。不过,运动员例外,因为他们长期锻炼,心肌的收缩舒张力比较大,心跳次数要比普通人慢一点。
每分钟心跳60次和90次,哪种情况更好,我们结合正常的心率范围以及上面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在60-100的正常范围内,单从心率这个角度来讲,跳60次的人要比90次的人身体更好一点。
心脏是动力泵,它好,身体才会更好,想要保持心跳在正常范围内,在生活中,希望大家做好以下这些事,坚持下去,或能让你拥有一个强心脏,更容易长寿!
要学会给自己减压,保持平和的情绪,长期情绪波动太大,还容易影响到血压的正常。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要适量喝咖啡,避免过量饮用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刺激到心脏,引起心跳异常。长期下去,可能带来隐患。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在饮食上要多下功夫,尽量避免吃高脂高胆固醇高盐食物,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对于预防和控制三高也有好处。
总而言之,虽然的确有研究发现心跳越慢,死亡风险越低,但这是有底线的,得是在正常的心率范围内,若是心跳过慢或过快,时间长了都不利于健康,这两个问题大家都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