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老北京毁掉了:北京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拆掉的

二说:安定门以出入粪车为主,过去安定门外是北京主要的粪场,比较荒凉,靠近地坛东、南、北三方面均有粪场,过去老北京有一句描述安定门外地区的顺口溜:“安定门,三道坎儿,粪场、窑坑、乱坟岗儿”。

1915年修建环城铁路时将瓮城和闸楼拆除,1956年拆除箭楼,1969年拆除城楼。

德胜门

挥师之门,走兵车

德胜门,1924年拍。

“出德胜,进安定”,德胜门走兵车。寓意着走这边出去旗开得胜,当然也就是这么一说,挨揍的时候也不少。德胜门元朝时名为“健德门”,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名为“德胜门”。洪武四年(1371年)古都防线南移,修缮加固第二道防线,但此门仍称为“德胜门”,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德胜门。德胜门为出兵征战时必经之门,出此门预示打胜仗,故德胜门又被称之为“出兵门”。

真正修建德胜门的时候,要到明朝的正统二年(1437年)。完整的德胜门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组成的一整套军事防御建筑。随后在明朝嘉靖年间和清朝康熙年间修整过,当然民国初年也曾经整修,但是可惜因为没钱,只修了半个城台就停工了。

后来1915年德胜门的瓮城被拆除、1921年德胜门城楼被拆除后仅剩下了城台、城券门。1951年曾经对城台和城券门修缮,可惜到了1955年,依然没有逃脱被拆除的命运。万幸的时候,因为德胜门仅存的箭楼比安定门箭楼偏北50米,所以1969年再修地铁的时候,得以幸存。1979年以后,德胜门箭楼彻底摆脱了被拆除的风险,得以依然挺立在二环路边上,成为九门里仅存的两座箭楼。1980年德胜门再次得以修缮,并在1992年恢复了瓮城里的真武庙。

1915年德胜门瓮城和闸楼被拆除,1921年德胜门城楼被拆除。现仅存箭楼!

作为城楼的防御性建筑,德胜门箭楼城台高12.5米,东西宽39.5米。整座箭楼坐南朝北,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北侧楼体面阔7间、东西宽34米、南北宽12米。楼下共有4层,并拥有箭窗82个,其中北侧48个、东西两侧各17个,作为守城的射击孔。同时在箭楼正中就是复建的真武庙,真武庙的东侧还有一座《重修玄帝庙碑》。

上世纪七八十年的时候,德胜门就跟一座界碑一样,分成了内城与外城,也就是德内和德外。当年的北京城都说“东富西贵,男贫北贱”。位于正北的德胜门城外更多的有粪场子、收破烂的聚集区、还有水果的批发市场,所以就又有了“穷德胜门,恶果子市,不开眼的西涤胡同”的说法。

古老厚重的北京城大部分的建筑都已经成为了记忆,德胜门箭楼就好比偌大的京城四合院中一扇冲北的窗户。屹立在二环边上已经600多年的德胜门箭楼,看着楼下的人来车往多少兴衰史。

西直门

泉水之门,走水车

据说想当年乾隆爷有个银斗,称过了天下所有名泉之水,唯有京西玉泉山的泉水最轻,也就是所含杂质最少!因此皇家饮用水一直由京西玉泉山经西直门进入皇城。因为每天清晨给皇宫运水的大马车都要进出于西直门,因而西直门又被称之为“水门”。

1969年修建环线地铁时,将城楼、箭楼、闸楼、瓮城一并拆除。

阜成门

黑金之门,走煤车

北京有句俏皮话:“门头沟的财主~摇头(窑头)”。当年京西门头沟的烟煤可是在论的,绝对称得上是“黑色黄金”啊!而阜成门正是从门头沟运煤的必经之路,所以阜成门又称为“煤门”,当然了,毕竟煤的造型不是很美观,因此借音抄字,阜成门上刻有一枝梅花。

1953年拆除瓮城,1965年拆除城楼。

宣武门

死亡之门,走囚车

宣武门早期全景

想必全中国的人都知道,宣武门外菜市口是过去杀人的刑场。而宣武门正是每次菜市口杀人走囚车的地方!因此清代刑部衙门还在宣武门箭楼西侧立了一块写有“后悔迟”的青石碑;也因此留传下来了一句颇具北京特色的歇后语“刑部的碑——后悔迟了”。

1965年拆除。

经过这一番拆除,现在您仅能在北京看见“一座半”内城的城门了,也就是“正阳门(无瓮城)”和“德胜门箭楼”。

外城七门

永定门

古都南大门

永定门位于城南垣正中,是明清外城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城门。“前有箭楼、中为瓮城、后是城楼”,以雄伟姿态位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其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嘉靖四十三年(1584年)补建瓮城。取名“永定门”。当初修筑外城是为了国家安定,所以永定门取“长治久安”之意为名。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

由于永定门既是北京中轴线的起点也是从南面出入京城的要道,故而在清朝乾隆年间重建永定门箭楼、城楼及瓮城,并将永定门城楼的建筑规制改同于内城城楼。

1957年被拆除

2004年为了恢复北京中轴线起点,重建永定门城楼(无箭楼、瓮城)

右安门

右安门,拍摄于1924年。

右安门位于外城南城墙的西侧,俗称“南西门”,又称“丰宜门”,其地处金中都遗址。右安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防止异族入侵修筑外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建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增建箭楼。古时候朝廷是从内廷(紫禁城)的角度来测定的方位。因此,位于故宫西南边的叫做右安门,而东南边的就叫做左安门了。

1956年拆除箭楼、城台及瓮城,1958年拆除城楼。

左安门

该门又右安门相对称,俗称“江擦门”,是北京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面。

左安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建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增建箭楼。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与顶;面阔三间,通宽16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箭楼为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宽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1953年,将城楼、城台、箭楼、瓮城全部拆除。

广安门

广安门最早的照片,1885年拍摄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初名为“广宁门”,又叫彰仪门;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瓮城。自古广安门大街便是京城与南方陆路交通之重要门户。故而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建广宁门城楼并提高了其规制将城楼改为两层面阔三间。1821年道光皇帝登基继位,由于其名字中有个“宁”字(爱新觉罗·旻宁)为避“宁”字之讳,广宁门遂改为“广安门”,且做为地名沿用至今。

1957年城楼被拆除。

广渠门儿

上世纪20年代初的广渠门。

历史上的广渠门位于外城东墙正中偏北处,即今广渠门内大街东口、广渠门立交桥西侧,俗称“沙窝门”。广渠门是北京外城城墙东侧唯一的一座城门,曾称大通门,又称沙窝门。建于明朝的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增建箭楼。门楼低矮,仅一层,廊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瓮城呈弧形。箭楼为单檐山顶,正面及两侧各辟箭窗二层,正面每层7孔,两侧每层各3孔,共26孔。箭楼下开拱形门洞。

1930年代日本占领时期将箭楼拆除。1953年拆除了城楼和瓮城。

东便门儿

东便门城楼正面,1920年拍摄

明清时期北京城“凸”字形平面的右肩部,即今东便门桥北处。与东便门对称,也属于当时的“偏门”,因而建筑规制较低。东便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增建箭楼。

1952年因修建铁路拆除瓮城和箭楼,1958年全部拆除!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东便门箭楼”实际是北京内城的角楼!

西便门儿

西便门,1924年喜仁龙摄影。

明清时期北京城“凸”字形平面的左肩部,即今西便门内大街北口处。西便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增建箭楼。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嘻嘻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028/166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