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橄榄枝递错时间?港媒揭北京对欧盟外交失算一幕

位于德国,欧洲最大的中国研究智库墨卡托研究所在2021年3月遭到北京制裁。港媒揭露,本来中国组了代表团在11月前往拜访该智库,讨论撤回制裁,没想到同一时间却爆发了另一件事。

专家学者认为,北京计划透过非官方代表团与德国智库接触破冰策略正确,无奈错算时机,导致计划未能成功执行。

港媒《南华早报》周一(1月3日)报道,去年11月底,中国组了一个非官方的代表团前往欧洲访问,由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吴红波领军,行程包含与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讨论受制裁一事。

报道提到,两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政府本来可能打算撤回这项因为新疆人权侵害争议对英美加和欧盟的反制裁。其中一位匿名人士说:“他们(中方)认为,由于制裁在3月到期,他们可以做些什么。但他们来得太晚了。”

所谓“来得太晚”是指同一时间,欧盟成员国大使在11月的最后一周同意,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厅长陈明国、中共党委常委王明山和王君正、前新疆政法委书记朱海仑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的制裁应从2022年3月起至少再延长一年。几天后,欧盟理事会宣布,现有的制裁将持续到2022年12月8日。

消息一出,北京方面就收回了原先撤销制裁的想法。知情人士指出,这反映出了中方对欧盟系统的运作了解不够多。

报道提到,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和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都没有正式确认这次会议,但多位知情人士表示,会议讨论了北京的制裁。记者查证,中共官方的确公告记录了吴红波在11月底对比荷卢和冰岛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期间与欧洲同行的会晤。

北京渴望改善欧中关系?

《南华早报》引用中欧关系研究所驻北京研究员的说法,表示在没有领导层会面下,他不认为北京对代表团的会晤对改变目前的关系抱有任何幻想。但该研究员认为,派一位高级别的前外交官参加会议,表明北京仍然渴望长期改善双边关系。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贝纳(Thorsten Benner)告诉《南华早报》,他不认为北京的动作是递橄榄枝,他说:“如果北京不大幅改变其侵略性的立场,明年在欧盟-中国关系的升温方面不会有任何突破。”

报道指,北京方面正积极与德国新政府接触,此举被广泛认为是为了让柏林加入推动批准《欧中全面投资协定》。但贝纳认为,即使中国能够说服德国新政府再次推动批准协定,但鉴于欧洲层级仍有强烈的反对意见,这种推动目前也不会有结果。

此前,欧盟与中国经过7年的谈判才在2020年12月达成协议,但随着中国对欧盟议员与相关单位进行制裁,欧洲议会在2021年5月不同意批准该协议,直到中国政府取消制裁。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德国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03/169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