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用脚投票 俩月10万香港人移民 连亲中共的蓝丝也逃

国安法实施至今不足两年,香港净移出人数高达32万人。最新民调显示四分之一港人计划移民,其中非民主派拟撤离的比例上升。德国之声访问两名“蓝丝”香港人,了解他们为何宁愿背负“背叛”的罪名也坚持举家移民。

每四个香港人就有一人计划移民,疫情下香港净移出人数持续飙升,预计今年暑假会再创高峰

两个月前,55岁香港商人Chris(化名)完全没想过移民。两个月后,他已经在加拿大温哥华定居,“连我自己都觉得惊讶”。

Chris在香港土生土长,与太太育有两名子女,是典型的中产家庭。2019年反送中运动,他反对暴力示威、支持警方镇压抗争者,立场属于建制派的“浅蓝”,“不要什么都说要自由,不要妨碍经济令我没饭开(没生意)”。

他对德国之声形容,自己“心系中国但不是共产党”,不过也不希望政权倒台,恐怕中国因此陷入战争和内乱。他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尤其是港人在大湾区可以大展拳脚,有计划北上发展销售团队。

然而这一切在去年底改变。12月他陪同念中学的儿子赴温哥华升学,本来计划安顿好儿子就回港,未料香港政府因应Omircon疫情,1月初对英国、美国、加拿大等9国实行航班熔断机制“禁飞令”,他被迫滞留当地,归家无期。

期间适逢温哥华大风雪季节,起初非常不适应、归心似箭,后来为了打发时间去爬雪山、做义工、上兴趣班,认识更多本地人和文化,慢慢融入加拿大生活,并欣赏当地“政策以人为本,活得有尊严,尊重不同人的生活方式”。

同一时间,他隔海看到港府处理第五波疫情的手法,对当局彻底失望。“政府和高官以政治正确、不掉乌纱为优先,只着眼于压低确诊数字,交功课给上面,过程中不是以人的角度出发。林郑形容抗疫是‘在打仗’,其实意思是打仗总有人会牺牲,上头下了军令就一定要做到。”

“很多老人家被迫在寒风中、下着雨在医院外面露天排队,这一来毫无人性,二来也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我会担心我93岁的外父和太太日后如果有事,他们的医疗和生活需求不被政策层面去照顾。”

他认为即使特首换成李家超,结果也一样,不看好香港未来数年局势。“特首换了,下面的行政团队还是一样,起码要3至5年才能换血。他接下这个烂摊子,未来几年又会消耗时间在政治任务,这会直接影响我的民生。我作为纳税人、是香港政府的客户,但产品很差又投诉无门,它改善不到产品,那我就转用另一家公司吧。”

Chris索性“就地移民”。受惠于加拿大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推出的“救生艇计划”,他在温哥华报读了硕士课程,今年7月入学,期间儿子可以在当地免费读书,最快14个月内毕业后可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到时连未满22岁、身在香港的女儿也可以一同申请。他坦言自己很现实,付2.6万加元(约1.9万欧元)学费就可以一家移民,“计算成本后觉得很划算”。

香港第五波疫情高峰期,老人要在寒风中露天等候床位

过去两个月10万人移出

根据香港入境处数字,2020年7月1日《国安法》实施之日起至2022年4月2日,由机场净移出的香港居民高达32万人,这相当于两个湾仔区的人口,连特首林郑月娥也在3月底承认,香港人才流失“是不争的事实”。

净移出人数在2022年加速飙升,单是今年2月和3月已有近10万人离开,较去年同期的1.1万人增加近10倍。香港学者梁启智分析,如此大幅增长与香港爆发疫情有很大关系,过往香港较世界其他地区安全,不少人愿意留港,但当香港不再安全,留港的理由就不复存在,而其他促使他们离港的理由也相对变得重要。

防疫政策令香港沦孤岛

对44岁建制派商人陈先生来说,疫情也是移民的导火线。他一直与中国大陆关系密切,过去二十年在上海、山东等多地有投资及生产项目,但去年底开始筹备移民,明年初将与太太和两名7岁和3岁的孩子,搬到加拿大多伦多定居。他对德国之声说:“我挣扎了很久,工作上要放弃很多,但这一刻家人最重要。”

陈先生原打算待大女儿小学毕业、打好中国文化基础,才送她们去海外留学,但过去两年多疫情下,大女儿有七成时间都没有回校上课,“距离我当初希望她学好中文的目标有很大落差”。在防疫限聚令下,假日不能带女儿如常上教会、做义工,或每年一次出国旅游增广见闻,影响孩子的全人发展,遂决定提早动身移民。

香港第五波疫情似乎印证了他移民是正确的选择,他表示对港府管治水平非常失望,“有一年时间准备仍然这么不堪一击”,疫情也暴露了香港的尴尬定位,在国家政策和世界主流之间摇摆不定。“你要不就坚持清零、与大陆通关,要不就全面开放、与外国通关,任择其一都可行,我都会支持——如果和大陆通关我就和大陆做生意,如果和外国通关我就和西方做生意。但香港两边都不接轨,变成四不像,沦为一个孤岛。”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416/173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