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揭底中联办在港拥有757个物业 2019年总值约34亿元

—解决房屋问题,有劳中联办展示底线思维

作者:
中共领导之下,只要在港最高权威机构中联办拿出迎难而上的底线思维,香港房屋问题当可迎刃而解。不过,据调查所得,中联办是香港地产的好友,至2019年2月底,在港拥有757个物业,当时总值约34亿元,因此能否用口说说“由治及兴”之余,更能不怕牺牲自身经济利益,下令特区当局以霹雳手段彻底改变现行房地产格局,让香港人得以安居乐业,的确值得北京多加垂注了。

香港回归中国二十五周年,号称第二次回归,代表香港在北京的全面掌握之中重新起步,踏上新里程,但全面的管治权也代表全面的政治责任,他日香港有何成就或差池,谁领导香港谁就要负上全责。

按照官方说法,随住《港区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先后实施,香港已经“由乱入治”,并正“由治及兴”。有些亲北京政客更明言,民主派代表只会在议会内外阻碍政府施政,如今都给全部扫光,换上政治取向近乎清一色的所谓议会代表,都以支持当局施政为己任,加上国安法的护翼,政府必可大展拳脚,全力发展经济,并且改善民生。

“爱国者”的政治亢奋未免不切实际。香港素来行政主导,政府主宰施政议程,立法会难以置喙,因为议员的提案权有严密限制,涉及财政开支的议案需要政府同意才能提出,加上民主派在立法会只占少数,而且议案需要直选及功能组别两组议员分别有过半数支持,才能通过议案,成功机会微乎其微。只有当民主派议员与民间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强大的反对声音和群众运动,才能制止不得民心的政府措施(“送中”修例),否则耗费庞大公帑如高铁工程,即使公众视之为大白象工程(已停运逾两年),即使民主派在议会如何拖延,也阻不了政府如期施工。

再看土地供应不足。刚卸任的特首林郑月娥,由发展局长升至政务司长再出任特首,官越做越大,一直有权有责处理房地供应问题,但十五年来,私楼越卖越贵,公屋轮候时间越来越长,最后土地问题解决不了,竟然来个画饼充饥,提出需时二、三十年完成、填海1700公顷的“明日大屿”计划,来充撑场面。无疑,土地和房屋问题非常复杂,但把民主派视为罪魁祸首,来原谅自己的施政失败,不是大话,也是笑话。

当然,老实面对问题的话,也许更难堪。特区当局首先要克服私利的诱惑,因为除了问责官员(上届为例)绝大部分都拥有本地物业(一至六个单位),权力核心组织行政会议成员当中,坐拥四百块土地以上的地主起码两名,持有过十间物业者也不下四人,增加房地供应,将房价降至中产者的购买力之内,无异于大幅削减自己的资产价值。根据政府去年公布的数字,千禧年代头五年投入劳工市场的大学生,十五年来,人工升幅两倍,但翻查同期住宅物业升幅,则高达五倍。换言之,楼市要跌六成,其升幅才能与人工的增长幅度看齐。

再者,即使高官可以克服私欲,楼价大幅下滑直接等同蒸发大量政府收入和民间资产。据估计,有物业人士起码占人口两成(150万人左右),楼价即使贬值三成,除了过百万人财富蒸发,近年入市者大部分都会沦为负资产,到时将重蹈董建华覆辙,不仅有产者民怨沸腾,更导致经济危机。

同时,过去三年卖地收入占政府收入大约16%至24%(22-23年估计是16.8%),加上每年的物业交易总额(去年超过9000亿元)可以比库房总收入为高,也可替政府带来可观的附带收入(如地产发展商及代理物业公司利得税、印花税等),因此政府若要弥补因物业跌价而导致收入下降,只有薄利多销,推出更多土地,发售更多公营房屋,但结果只会进一步推低房地价。

不过,政府未走到这一步,相信已遭到劝阻。本港地产商回归以来,不仅本业稳固,更向其他行业扩展,成为财雄势大的财阀之余,其利益更得到现行政制的保障。在负责选出特首和超过四成立法会议席的选举委员会之中,他们加上盟友占有不少席位,至今五位特首,除了梁振英,都得到四大地产商出面支持,加上他们有上达北京高层的游说渠道,特区当局如何不损害地产商利益又可以解决房屋问题,相信是近乎哥德巴赫猜想的难题。

当然,中共领导之下,只要在港最高权威机构中联办拿出迎难而上的底线思维,香港房屋问题当可迎刃而解。不过,据调查所得,中联办是香港地产的好友,至2019年2月底,在港拥有757个物业,当时总值约34亿元,因此能否用口说说“由治及兴”之余,更能不怕牺牲自身经济利益,下令特区当局以霹雳手段彻底改变现行房地产格局,让香港人得以安居乐业,的确值得北京多加垂注了。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01/177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