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民生 > 正文

习近平两过北江洪水灾区而不(敢)入

2022年6月19日至23日广东省北江发生大洪水,位于北江中游的英德市受灾最为严重,最高洪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0.10米,洪水淹到三楼或四楼。当地百姓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2022年6月底,习近平坐高铁离开北京赴香港参加香港回归25周年和新一届政府成立的庆典,7月初返京,两次经过刚刚受过大灾的韶关、英德和清远等地。习近平两过北江洪水灾区而不(敢)入。

 

 

图1:2022年6月广东省英德市洪水灾害中无助的老人,他们是否重新返贫?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摘要:

2022年6月19日至23日广东省北江发生大洪水,位于北江中游的英德市受灾最为严重,最高洪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0.10米,洪水淹到三楼或四楼。北江系珠江流域第二大支流,地势北高南低,北江干流流经韶关、英德、清远、佛山和广州等地。北江实施梯级开发,是中国河流开发程度最高的河流之一,建有乐昌、湾头、南水、孟洲坝、锦江、潭岭、长湖、锦潭、小坑、白石窑和濛里等诸多水库大坝工程,特别是在英德与清远交界处建有号称“粤北三峡工程”的飞来峡水库大坝工程,可以将下游广州等地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三百年一遇。据称这些水库大坝工程既能防洪又能抗旱。2022年6月中旬北江上游韶关的乐昌峡等诸多水库为保自身安全而大流量泄洪,英德市下游与清远交界处的飞来峡水库为保广州、佛山、清远等地防洪安全,不(全力)泄洪,上泄下拦,造成地处中游的英德市洪水位爆涨,蒙受巨大损失。广东省三防指挥部指出,若(飞来峡水库全力泄洪)下游清远、广州失守,将不堪设想,希望英德市居民予以理解,这正是英德受灾最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按照一些中共政治家和水利专家的观点,飞来峡水库正常蓄水位为海拔24米,对上游的英德市没有什么洪水威胁,高峡出平湖,水库的水面是平的。在工程设计中,飞来峡水库大坝坝址处正常蓄水海拔24米,英德市的水位不超过海拔24.5米,英德市的洪水警戒水位是海拔26米,水库蓄水对英德市没有影响。飞来峡水库大坝工程的移民也是按照正常蓄水位海拔24米确定的,英德市居民不算飞来峡水库的移民。

但是飞来峡水库大坝工程主坝最大坝高52.3米,坝顶高程海拔34.8米,比正常蓄水位海拔24米高出10.8米。请问,这10.8米的大坝是用来干什么的?难道只是为了展现大坝的雄伟?

藏在背后的真相是:飞来峡水库的防洪高水位为海拔31.17米,核准洪水位为海拔33.17米。当飞来峡水库大坝工程发挥其最大防洪效益时,最高蓄水位可以达到海拔31.17米,甚至海拔33.17米。此时,防洪警戒水位海拔26米的英德市必然被涛涛的库水所淹没。水库移民的确定,应该按照水库的最高水位来确定,这才是真正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况且水库的表面并非平面,而是斜面,洪水流量越大,水力坡度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22年英德市被淹的居民本是飞来峡水库应该搬迁而没有搬迁的水库移民。当初为了快上飞来峡水库大坝工程,有意减少工程移民人数,用居民的生命安危,来换取工程投资的减少。2022年英德市被淹,是大自然对飞来峡水库大坝工程移民政策的无情报复。

2022年6月底,习近平高铁离开北京香港参加香港回归25周年和新一届政府成立的庆典,7月初返京,两次经过刚刚受过大灾的韶关、英德和清远等地。习近平两过北江洪水灾区而不(敢)入。习近平到底怕什么?

一、习近平两过北江洪水灾区而不(敢)入

2022年6月下旬广东省北江流域的韶关、英德和清远等地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民众受灾严重。

图2:京广高铁通过北江飞来峡水库,2022年6月底7月初习近平两过北江洪水灾区而不(敢)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几天之后,2022年6月底,习近平坐高铁离开北京赴香港参加香港回归25周年和新一届政府成立的庆典。6月28日习近平在武汉考察,然后继续坐高铁经过湖南进入广东省。火车经过刚刚受过大灾的韶关、英德和清远等地到达深圳。7月1日习近平在香港结束庆典活动后再次坐高铁经过清远、英德和韶关重灾区。

号称“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的习近平两过北江洪水灾区而不入。“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是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首度前往安徽灾区勘灾时的表态。

据说习近平几乎逢会必讲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在几天前习近平还在武汉大谈中共实施动态清零政策,是党中央从党的性质宗旨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的,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尤其是要保护好老人、孩子。如果算总账,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坚持动态清零,习近平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中国大多数人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故事。习近平在安徽灾区勘灾时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2022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共政治局39次学习会议上将中华文明定义为五千多年,这样大禹治水就不再是神话传说故事了。大禹治水十三年,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中华九州,从此洪水不再泛滥,干旱的地方也得到河水的滋润,获得巨大成功。由于大禹治水成功,(传说)舜在晚年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大禹。大禹再把皇位传给儿子启,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1949年开始计算,中共治水七十三年,据说在1956年时曾出现过“胜利的曙光”。在1956年中共政治局通过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普通的水灾和旱灾”。但是现在距离中共的初心似乎是越来越远方,水灾、旱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灾害损失越来越大。看来中共还是要坚持与自然灾害斗下去,习近平坚信,坚持就能胜利。

大禹结婚刚第四天就告别妻子去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正是中共政权所宣扬推广的。但是根据最早记录大禹治水的《史记夏本纪》:(大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相是,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敢入。不入与不敢入,一字之差,意思相差许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失败被杀,大禹知道自己是戴罪之人,所以三过家门而不敢入。

那么为什么习近平两过北江洪水灾区不入呢?还是习近平不敢入?

先简单介绍一下2022年北江洪水。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王维洛: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18/177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