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老人们实属不易,熬过了新冠,又从抗疫走向抗议

编者的话:

2月11日—17日这一周,武汉市再度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医保改革游行示威,而在同一天,两千多公里外的东北城市大连也有大量市民走上街头抗议医疗福利遭到削减,两个千万级人口城市同时爆发抗议示威,较为罕见。由于两市的抗议者大多是已退休老人,因此有网民将之称为继“白纸运动”后的“白发运动”。早在2月8日,武汉市就出现过一轮自发的反对集会,当时有现场抗议人士曾表示在新医改实施之后个人医保账户上每月划入的金额大为减少,并举例“每月260多元的医药补贴缩减至数十元”;抗议人士还宣称如果当局并未回应相关诉求,会于2月15日举行更大规模的活动。即便当局已经事先得知了这一计划,但这场大规模抗议还是如约而至。

中国的医保体系一直是“统筹基金管大病、个人账户管小病”,而此次的医保改革主要是提高了属于统筹范围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也就是所谓的“门诊共济”,但相应的,医保个人账户里的一部分钱被抽出,用以充实统筹账户,也就让许多退休人员有了强烈的被剥夺感。毕竟从以往的操作层面来讲,一些地方的医保个人账户甚至可以被用于购买米面粮油、日化产品等。另据一些退休人员的反馈,统筹基金的报销仍存在一些隐藏的门槛,覆盖比例也相当有限,并且往往要求患者先行垫付费用,因此这种用现金换保险的操作令人难以接受。更关键的是,这一影响甚广的政策并未经过全社会充分讨论即宣布实施,在武汉二次反医保改革抗议发生之后,微博紧急将多个话题屏蔽,其中便包含“#医保个人账户缩水能不能有补偿方案”这一话题,这也足以显示当局对全民医保大讨论的态度。从宏观角度,新的改革也被认为减少了医保基金的整体支出以缓解兑付压力,而在过去几个月里,结婚登记人数创36年新低、居民医保缴费额度上涨、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渐进式退休方案将公布、一号文件点名“天价彩礼”等新闻环环相扣,揭示了背后的人口结构性变化。同时,舆论也普遍质疑地方政府挪用了医保资金以应对三年防疫中的大规模核酸检测、批量方舱医院建设等,致使医保的供需矛盾提前暴露,否则为何全国最先宣布封城的城市,也最先出现医改抗议呢?这难道就是“封城与核酸的代价吗”?一位微博网友评论道:“武汉的老人们先是熬过了第一批新冠,又熬过了三年的反反复复,熬过爆发的几个月高峰期,现在又从抗疫走向了抗议”。

在本周,民众消费不振、社会信心不足的话题引发了网络热议,占领卤味市场的前三名的“卤味三巨头”(周黑鸭、煌上煌、绝味)于近期公布的2022年业绩显示:营收跳水、利润崩塌,其中周黑鸭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94%,已然是血流成河。为此,一条“鸭脖为何卖不动了”的话题甚至冲上微博热搜。从企业的解释来看,疫情的影响及原材料上涨是重要原因。从网民的评论来看,深受年轻人欢迎的休闲食品遇冷实际上是一种“消费降级”,经济形势不好何以有“闲钱”吃鸭脖呢?有网友点评道:“根本原因不就是工资不允许吗?”类似的例句还可以有“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吃小龙虾了、为什么不爱生孩子了”。在此背景下,人民网一篇报道引爆了网民的愤怒,遭到各种冷嘲热讽,文章讲述了两个励志打工故事,还引用了一位河南民工的话“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并以此作为标题。有趣的是,近期B站大火的一个视频《毕业五年,存款5000》恰巧可以作为对该文的回应,两位视频主人公均是211名校毕业,努力活着却“一事无成”,毕业5年存款不足5千,在世俗的评价中或许“有些失败”,但两人苦中作乐的心态却打动了不少人。而两位女生的经历也终于补全了人民网的标题——(你们)好好干,(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甜。在既有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中国人做出了最理性最有责任感的财务抉择:多存款少消费。据官方数据,2023年1月份中国民众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已有官媒将矛头对准了“群众爱存钱不花钱”,仿佛一切经济困难皆因民众缺乏觉悟所致,并创建了一个颇为喜感的新名词——超额储蓄。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CDT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219/186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