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特斯拉高度依赖中国 马斯克该如何是好

在纯电动汽车(EV)材料领域,中国的存在感正在增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等对美国特斯拉的1万3428家推定供应商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蓄电池领域,中国企业的占比达到4成,按国家和地区来看,数量最多。为了确保在经济安全保障方面的重要物资,各国已开始加强监管和扩大投资。在称得上是纯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电池材料领域,中国正在逐步掌握主导权。

日本经济新闻与从事数据分析业务的日本FRONTEO共同分析了特斯拉的供应链。运用人工智能(AI),根据该公司的有价证券报告和新闻稿等公开资料,选定了与EV制造相关的5级供应商以内的1万3428家推定供应商。

部分为政府出资企业

此次按国家和地区对比了按行业分类代码选定的特斯拉供应商,从锂离子电池相关供应商来看,中国排在第1位。在总共61家“蓄电池”相关供应商中,中国企业占39%,在42家“有色金属精炼”(不包括铝精炼)供应商中,中国企业占40%,按国家和地区来看,均位列第一。

在102家“无机化学”供应商中,中国的占比同样最高,达到33%,由此可见特斯拉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之高。

FRONTEO用最高为10的“Choke Point Score”指数来显示最终产品制造商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此次以该指数为基础,分析了特斯拉的主要客户。

该指数方面,中国大型锂加工企业赣锋锂业(Ganfeng Lithium)为6.8,大型无机化学企业联瑞新材(Novoray Corporation)为7.1,钴材料企业浙江华友钴业为5.7分,对特斯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浮出水面。

对各企业股东的控股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联瑞新材和浙江华友钴业分别获得9%和12%的中国政府的间接出资,可以看到一定的影响力。日本经济新闻就特斯拉对中国依赖程度高的问题向该公司发出了问询函,但截至约定日期并未得到回复。

从选定的特斯拉的所有供应商的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企业占比较大,达到22%,其次是中国企业,占17%。与美国通用汽车(GM)相比,供应商中的中国企业的比例高出4个百分点。

对中国的依赖可能存在风险。FRONTEO董事山本麻理指出:“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中美主导权之争导致供应链断裂,电池采购变得困难”。EV需要使用数量庞大的零部件,如果特定供应商停止供货,将无法继续生产。

中国8月1日对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的稀有金属镓和锗相关产品的出口进行管制。这被认为是针对以美国为中心对尖端半导体对华出口强化限制的对抗措施。如何扩大限制对象取决于中国的考量。

在中美对立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特斯拉也在着手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度。

特斯拉在美国设立精炼工厂

5月上旬,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举行的特斯拉锂精炼工厂动工仪式上,首席执行官(CEO)马斯克强调:“对EV的扩大起根本性关键作用的是车载电池用锂”。将投资3亿7500万美元,精炼可供100万辆EV使用的锂。

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锂储量份额方面,智利占比达36%,排在第一。产量的份额方面,也是智利和澳大利亚占近8成,但在精炼领域,中国掌握6成分额。

特斯拉之前也一直在加强锂供应链。2022年该公司的报告显示,从美国锂生产商雅宝(Albemarle)、美国Livent及中国赣锋锂业等采购锂。

赣锋锂业与特斯拉2021年签署3年的锂供应协议,2022年特斯拉还与澳大利亚Liontown Resources达成5年的长期协议。通过直接协议采购95%以上的原材料氢氧化锂,甚至自主涉足中国占优势的锂精炼。

5月底,马斯克3年来首次闪电访问中国,与多位中国政要等举行了会谈。虽然表现出重视中国的姿态,但背后已周密着手降低风险的政策。

围绕锂,中国通过出资世界矿床获得权益。一方面,美国在《通胀削减法》(IRA)中,作为给予EV税收优惠的条件,规定电池使用的重要矿物要从美国及友好国家采购等,予以应战。

日本行动迟缓

日本在相关方面行动迟缓。日本经济产业省虽在2022年的蓄电池战略中公布了2030年需要38万吨锂的估算,但尚未采取具体的确保权益的措施及考虑回收利用限制等。除了EV开发,如果在锂的确保上也行动迟缓,作为日本经济的支柱的汽车产业的前景将面临风险。

构建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全由自身企业一条龙完成的体制对于确保经济安全保障上的重要物资十分有效。标准普尔全球移动(S&P Global Mobility)的副总监金世镐表示:“可以稳定原材料价格,提高成本竞争力”。由于投资负担加重,需要政府和企业一起实现分散风险的合作。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日经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16/194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