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世界上最没用的3种教育方式: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

很多父母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惑:

“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但孩子好像就是听不懂。”

“为什么好好跟他说话他不听,偏偏让我发脾气。”

“明明是为了孩子好,但他就是不领情。”

困惑虽多,但归根到底都是教育方式的问题。

教育孩子,一旦用错了教育方式,父母动机再对,也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反而会把孩子推向你的对立面。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

育儿路上,你有没有次次精准踩坑?一起来看看。

讲道理

武志红老师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

世界上最无效的教育,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道理。

这个暑假,我算是对这句话体会得越发深刻。

儿子暑假期间迷上刷短视频,对此我特别担心,害怕他刷视频成瘾。

倚着自以为是的高知姿态,我开始对他频繁说教模式。

我跟他讲“短视频”成瘾的危害,告诉他多巴胺的“快感陷阱”。然而,结果令我无比郁闷,完全是鸡同鸭讲。

我估摸着是自己没说清,于是开始郑重其事地输出,并附加“奶头乐效应”。可是,结果差点喷血,道理被我唧唧歪歪讲了一大堆,儿子却明显不耐烦了。

我准备再次发挥之际,他连敷衍都省略了,直接跑回卧室,把自己锁进屋内。感情我上蹿下跳忙活半天,他愣是一句没听进去。

那一刻,我的情绪暴跳如雷,但内心却涌起深深的无力感,活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道理明而易见,孩子却选择视而不见,你费尽心思,孩子却始终听不进去。

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和脑科学家蒂娜·佩恩·布赖森曾做过一项研究。

他们发现,人类的大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称为理智脑,下层是情绪脑。孩子大脑的发育规律是先下层,后上层。

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听不进去道理,在于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不符合大脑发展规律。

也就是说,大脑尚未发展完善的孩童,根本没有理智脑,我们自认为简单的道理,孩子压根听不懂。

以为道理会改变孩子的恶习,但让孩子恶习更甚的却恰恰是所谓的道理。

越是有智慧的父母,越不讲道理。

有个爸爸,就很有智慧。

3岁的女孩非要从高高的桌子上往下跳。爸爸担心女儿摔伤,但又讲不通道理。

后来爸爸灵机一动,从冰箱拿来一个鸡蛋放桌子,轻轻一推,只见鸡蛋瞬间掉地,摔得稀碎。

女儿看到后,心惊胆战,再也没有吵着往下跳。

爸爸用自己的智慧,向女儿清楚地展示后果,成功阻止了女儿的危险动作。

所以,与其讲一大堆孩子听不懂的道理,不如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让孩子领悟出其中的道理。

发脾气

“为什么非要等我发火,孩子才听话?”,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体会。

你让他写作业,结果他磨磨蹭蹭,半天也进入不了状态;

你着急有事,他却玩个没完没了;

你跟朋友好不容易见个面,他不是拉屎就是尿尿;

你一张口,他还理直气壮地顶嘴。

面对这些情况,似乎唯有一声怒吼,孩子才肯老实。

有人把这种吼叫模式总结为“吼叫依赖症”。即父母的脾气越大,孩子越老实。

但发脾气真的有用吗?

朋友小曼最近跟我叨叨,“女儿脾气越来越差,也不知道像谁”。

不可否认,小曼是一个特别温和的人。但在教育女儿方面,唯有我知,她的脾气有多大。

就以喝药这事为例,每次搞得就像场世界大战。

开始,小曼耐心劝解,但孩子油盐不进,一直哭喊着“不要,不要喝药。”

接着,小曼蹲下身来苦口婆心沟通,却被孩子一把推个仰面朝天。

结果,小曼暴怒:“跟你好好说不听,每次非要让我发脾气,你才老实是不是?”

最后,孩子果然不闹了,哭着把药喝完。

效果如何?

小曼喂女儿喝药,每次在不同的场合,都上演着相同的“经典喂药三部曲”:第一步,好言好语劝说;第二步,再次耐心沟通;第三步,发脾气。

显然,发脾气,并没有教会女儿积极配合喝药。

更要命的是,女儿的脾气反而越来越暴躁。稍微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她就开始发狂,摔东西。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仿同”。意思是,孩子会把父母的个性、特点,不自觉吸纳为已有,并以相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们发脾气,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结果却让孩子变得更糟。

《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中,有个小故事值得借鉴。

临近全家出门之际,孩子埃米利奥说他想吃个油桃。爸爸对此有点愤怒,但最终选择让步。

全家准备再次出发之际,谁也没想到,埃米利奥再次宣布,“我还想再吃一个”。

此刻,爸爸显然已经青筋暴起,但最终还是决定满足孩子的需求。

“再来一个好吗?”好不容易第二个油桃吃完,艾米利奥接下来的这句话,直接让爸爸破防。他狂怒道:“够了,现在马上走。”

埃米利奥被爸爸突如其来的脾气吓坏了,他哇哇大哭,场面一度无法控制。

爸爸本想给埃米利奥一点颜色瞧瞧,就在这时,爸爸想起养育的最高原则:爱。

他开始不断地问自己,从爱的角度来看,我会怎么做?爱会怎样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他心平气和地答应孩子再吃一颗。谁知,这次埃米利奥只咬了一口,便说:“我们走吧。”

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胜利。爸爸用爱和耐心,换取孩子的理解和尊重。

心理学家Zick Rubin认为:

“真正的爱,是去理解孩子想要的,然后以孩子想要的方式去爱他,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被爱着的。”

只有真正被爱的孩子,才会接受改变,主动配合。

刻意感动

上野千鹤在《厌女》中,对母爱有这样一句评论:

母亲对待孩子的付出,既有自我牺牲的意味,又有暗含着“让我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就是你”的暗暗谴责。

我妈绝对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妈妈,为了我和弟弟,任劳任怨,付出所有。

然而我却不想亲近她,尤其结婚后,我没事基本不和她联系。

就拿最近一件事来说。

儿子刚爬完华山,很兴奋,问道:“外婆,你爬过华山吗?夜里登山很好玩。”

结果,瞬间掀起我妈累积千年的“委屈”。

“外婆可舍不得花那钱,爬华山多贵,家里后山不是照样可以爬吗?”

随即转头教育我,“你呀,花钱永远不知道仔细。想当初,为了你们能过得好点,我可是连一件首饰都舍不得,更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更要命的是,我已经结婚十年,她居然还能扯上当年的彩礼:

“咱们村哪个嫁女儿不赚钱,但你看我,反而给你一大笔,你说这钱,哪一笔不是我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我这样做,都是为了让你婚后好过点……”

纵使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和育儿类书籍,那一刻,但我依然感到,妈妈一张一合的嘴里跳出的每一个字,都是一笔笔我还不起的债。

很多父母都曾纳闷:我为孩子付出所有,为什么他却对我如此冷淡?

他们不知道,把儿女推远的,正是他们挂在嘴边的这些句式: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

“当初为了你,我放弃了……”

“我怎么怎么样,还不是为了你。”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有个刻意感动式的父母,是个什么样的体验。

@我是哈哈:我一个月工资一万多,我仍然舍不得买车厘子,坐一等座,住200元钱的旅馆,买贵的化妆品。想起父母的辛苦付出,我花钱有种负罪感。

@愿你所愿:累了是可以打车的,热了是可以开空调的,喜欢了很久的东西是可以攒钱买回来的,对自己好一点,不要有负罪感,你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美好。道理我都懂,但我总觉得自己不配。

@陈尘无,在评论区一把撕开了父母的遮羞布:

通过自我牺牲,给孩子制造愧疚,然后以此逼迫孩子服从,这是中国家庭非常常见的策略。

可惜的是,孩子看不懂大人的策略,更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

他们只会觉得,是自己的存在,才造就父母的不幸。最后,在愧疚和拧巴中,克制自己,怨恨自己,直至逃离。

世界上“最沉重”的教育方式,就是“刻意感动”。

一个家庭爱彼此最好的方式,从来不是刻意感动,而是无私给予。

前者意味着牺牲式的成全,是孩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后者才是真心地希望孩子幸福成长。

最后:

好的教育,都是以爱打底,春风化雨。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树立榜样,提供支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而非绊脚石。

讲道理不如带孩子体验真理,发脾气不如用爱感化,刻意感动不如无私给予。

教育,只有用对方法,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否则,孩子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内心都是煎熬,表现都是叛逆。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爸妈精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14/1965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