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一条裙子卖出3亿,中国汉服第一城凭什么

这确实是曹县的底色。

现存于曹县的黄河故道。摄影/石耀臣

曹县,地处鲁西南与豫北的交接地,坐落在中原地区最平坦也最肥沃的土地上。她拥有深厚的农耕基因,孕育出了璀璨的文明,商朝开国都城便在曹县一带,因此曹县也自豪地被称为“华夏第一都”。可她又是最受频频改道的黄河侵扰的地方,虽是山东人口第一大县,却工业基础薄弱,一度陷于穷困。

并不优越的条件没有困住曹县人,反而让他们特别善于在压力之中捕捉别人想不到的机会。

或许有人听说过,曹县有很发达的殡葬产业,更有日媒统计,日本90%的棺木都由曹县生产。其实,曹县土质肥沃、水源充沛,适合林木生长,又有传承悠久的木雕技艺,早在明代就以木艺扬名,但“棺木”只是众多木制品中的一类,是农闲时期补充收入的手艺。棺木远销海外,是因为人们发现了日本有将棺材与遗体一同火化的习惯,便利用本地生长的速生树种泡桐,以低廉的价格、精美的做工、可靠的工期成为许多日本人走完最后一程的最佳选择。这样精准的洞察力和行动力,简直叫人拍案叫绝。

曹县棺材产业,垄断海外市场。动图/万能编辑部

汉服业,也是个从微末之中创造奇迹的例子。

曹县大力发展服装产业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头脑灵活的本地人开始做起影楼服装的生意,可没有什么加工厂,只有村民组织起来的几个小作坊,零零散散地做些缝纫剪裁的活计。做好了衣服,由人骑着自行车送到县城里,或是肩扛手提地运到其他城市销售。规模很小,赚的都是辛苦钱。

转机出现在2009年,当时淘宝还不像今天一样人尽皆知,却有村民听说网店赚钱,尝试着开起来,等了几个月才有第一单生意:给小朋友加工演出服,三十六件衣服,赚一百多块钱。

工厂里,大批演出服整装待发。摄影/宋词

曹县人的脾气就是不藏私,一家找到好的营生,全村都跟着干。

人手和手艺都是现成的,你家卖布料、我家干剪裁,很快一条演出服装的“生产线”就轰轰烈烈地成了型。网店也是越开越多,头一年不过七八家,第二年就暴涨到五十多家,到了2015年,曹县已经有了34个“淘宝村”,占整个山东省的一半,电商集群规模直追义乌

地方政府对村民们的尝试提供了十足的支持,鼓励“农家院车间”、组织电商培训、修建淘宝产业园。为了号召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做生意,每年过节都要给返乡青年发公开信,上面的口号恐怕曹县人至今还记得:“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回家做淘宝”

曹县物流中心,日处理包裹量可达60万件。图/视觉中国

2015年,曹县演出服物美价廉的名声打了出去,成为远近闻名的“戏服城”,从抱团取暖的作坊聚落,变成了真真正正的产业集群。而也就是在这一年,汉服文化尚在小圈子中艰难探索,而“仙侠剧”却在市场上兴起一波热潮,自然而然地,开始有影楼、景区、剧团向曹县咨询“古装”事宜。

曹县,自此开始了向“汉服”产业的“狂飙”之旅。

“汉服宇宙中心”的明天,在哪里?

不能回避的事实是:曹县的汉服产业,曾经短暂地走过一段弯路

随着人们对汉服了解日渐深入,依照文物形制复原的款式越发受到欢迎。图为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马面裙图/视觉中国

早年间只求数量不重质量,出产过一批品质不佳、造型不美的“一次性”汉服,这尚且是随着资金注入、工艺提升而能渐渐修正的。而“影楼风”“山寨风波”却是曹县汉服产业值得警醒的经验教训。

——以前,人们是真不懂汉服啊!

古朴雅致的形制少有人研究,许多爱好者如同被困在雾里,摸着黑还原服饰、努力原创,却难以推广,更无法“破圈”。此时却有另一批人浑水摸鱼,用着不太高级的材质,卖着高到极点的价格。彼时的许多人,对“汉服”的印象就是影楼装、道具服、blingbling造型夸张的景区服饰。

宋代,明代古朴雅致的汉服,在七八年前是相当少见的。摄影/陈润熙

2022年7月,是整个行业的一道分水岭。

某国外奢侈品牌发布了一条款式与马面裙极为相似的裙装,却宣称是该品牌“标志性廓形”。这让所有汉服爱好者感到了危机——属于我们自己的好东西,如果还不能被大家看到,就真的要变成别人的了!

于是,有明星积极推广,有无数爱好者倾情投入。大家终于看到,原来汉服不一定是繁复的、昂贵的、夸张的、门槛极高的,汉服中有无数像马面裙这样简单、优雅的款式,能无缝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就因为接触到这样一条好看的裙子而懵懵懂懂地撞进汉服的大门,发现一片深邃又丰富的宝藏之海。

从一条裙子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汉服之美。图为湖北荆州汉服巡游。图/视觉中国

曹县,乘着马面裙的东风起飞了。

回首跌跌撞撞的来路,曹县也在痛定思痛。以前缺乏版权意识,闹出许多“山寨”的侵权官司;如今的曹县,即使是最小最简单的厂家,也会花几百上千元买稿,规规矩矩地签订版权合同,更有大量原创品牌入驻曹县。就在去年,安蔡楼镇的工作室还卖出了一件价值3.5万的原创汉服!

是呀,曹县,也不能永远做不超过百元的汉服,永远做廉价的工厂。

不仅发展原创,曹县还在一点点地补齐短板。前两年曹县的产业链还不够完整,很多品质好一些的面料都要到浙江柯桥、海宁等地购买或者加工,服装配件也要到义乌购置,如今设备、技术都在快速引入,厂房拔地而起,完全融入到“五公里一条街”的产业布局里。产业的“硬功夫”之外,曹县还大举提升“软实力”,举办“国风汉服秀华年”等活动,要真正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汉服之都。

优美的、准确的、人人都能享受的汉服文化,是爱好者共同的追求。图为浙江西塘汉服文化节。

对曹县的居民来说,最实在的改变或许是:公路宽了、好车多了,离家的年轻人纷纷回来了。低调多年的鲁西南小县城,处处弥漫着欣欣向荣的甜美味道。

或许,在曹县,不必谈产业雄起、不必谈国潮复兴,因为这些宏伟的目标正在被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就从让每个人都穿得起一件端庄、好看的马面裙开始。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地道风物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16/203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