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因误解引发的论战

作者:
 

陈西滢与凌叔华

1925年10月,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发表了凌叔华的小说《中秋晚》,插图是一幅英国画家比亚兹莱的画像。这幅画像来自凌叔华珍藏的画册,被徐志摩看中后,打算撕下来拿去制版。凌叔华舍不得毁坏画册,就照原样描摹了一幅给了徐志摩。这幅画像发表出来时,徐志摩因为不记得它的出处,就在下面落款说,图是凌叔华画的。

7天后,一位署名重余的作家,在《京报副刊》发文指出,这幅画是剽窃比亚兹莱的。

尽管徐志摩赶紧出面说明,是自己一时疏忽,与凌叔华无关,意图挽回不良影响,但仍然闹得满城风雨,难以收场,给凌叔华招来不少指责。不久,凌叔华的另一篇小说《花之寺》在《京报副刊》发表,又被一位署名陈牧的人指责是抄袭了契诃夫的小说《在消夏别墅》。

接连两次被指剽窃,对于刚刚步入文坛的凌叔华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令她难以忍受。

且不说剽窃画作,原本就是飞来之冤,就连抄袭契诃夫小说,凌叔华也很冤枉。新文学运动初期,借鉴和模仿国外作品是普遍现象,并非凌叔华一人如此。化名陈牧的作者,不分青红皂白就认定凌叔华抄袭,也是有失公允。

那段时间,北大教授陈西滢正在追求凌叔华,眼见心上人被人诬陷,陈西滢不免怒火中烧。他听到一些传言,怀疑重余和陈牧均来自鲁迅化名,决心以牙还牙,也指责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涉嫌剽窃。

陈西滢在《晨报副刊》上发文说:“他常常挖苦别人家抄袭……,可是他自己的《中国小说史略》却就是根据日本入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的一部分。其实拿人家的著述做你自己的蓝本,本可以原谅,只要你书中有那样的声明。可是鲁迅先生就没有那样的声明。”

此话一出,等同于公开指责,鲁迅也抄袭了别人的作品。

随即,陈西滢又在另一篇文章《剽窃与抄袭》中直言不讳的说:思想界的权威鲁迅“整大本的剽窃”。

这下,可把鲁迅彻底激怒了,两人就此结下不解之仇。对鲁迅来说,犹如“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因为报上指责凌叔华剽窃、抄袭的两篇文章,与他毫不相干。而且,对于凌叔华的文字,他还因为欣赏,给过正面的评价。

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文人最羞耻的,就是剽窃抄袭别人的作品。对于来自陈西滢无中生有的构陷,是可忍,孰不可忍,鲁迅理所当然地要奋起反击。他在《语丝》周刊上登出了一篇6000多字的文稿,痛斥陈西滢毫无根据的说法,同时声明:“叔女士的剽窃一事与我无关。”

论战大幕一经拉开,便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升级,被卷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李四光、林语堂等名人都纷纷下场,场面一度混乱不堪。后来,经胡适出面调解,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

虽然这场风波令陈西滢伤痕累累,但他却赢得了凌叔华的芳心。此前,凌叔华对是否接受陈西滢的追求,一直犹豫不决,在另一个追求者徐志摩和陈西滢之间摇摆不定。

现在,陈西滢为红颜冲冠一怒,挺身而出,让凌叔华看到了男人的担当和爱意,于是拿定主意,选择了陈西滢做她的夫君。

这场漫长的笔战结束后,陈西滢深感无趣,决心退出文坛。适逢1929年武汉大学校长给他来信,聘请他到武大担任文学院院长。于是陈西滢携新婚妻子凌叔华,远离京城的论战漩涡,来到武大教书育人。

1943年,陈西滢一改决不从政的初衷,去英国出任中英文化协会会长。1945年11月,国民政府指派陈西滢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会议第一届大会,并任常驻代表。1966年陈西滢辞职,去英国伦敦休养。传说有次,一位留学生上门拜访这位旅居英国的中国老人。年轻人侃侃而谈,谈中国、谈五四新文化运动,谈到当年有一位叫陈西滢的文人,和鲁迅打了好几年的笔墨官司,被鲁迅打得落花流水……老人认真地听着,不时地微笑点头。

曾经,他在大陆的亲朋好友,比如徐悲鸿就在1950年11月,写信劝他早日回国。徐大师在信中说:“今后五年必能使中国改观,入富强康乐之途。兄等倘不早计,尔时必惆怅无已。”谁知,没等到看见陈西滢惆怅不已的情景,徐悲鸿便在1953年撒手西去。

1956年秋,原《现代评论》周刊的同人周鲠生,应邀赴伦敦访问,特地拜访过陈西滢,两位老友晤谈了很久。周鲠生除劝说陈西滢落叶归根外,还希望陈西滢动员胡适也回大陆看看。对此陈西滢只是点头而已,并不具体答复。

在说服陈西滢夫妇回国的事情上,竺可桢也配合过上面的工作。竺可桢的第二个太太是陈西滢的妹妹陈汲,两人是郎舅关系。竺可桢在日记中说,他得知伦敦大学一位中国留学生江涛是陈西滢的女婿。1960年2月,凌叔华在新加坡大学教授国文期间,转道港澳回国考察。在北京期间,竺可桢夫妇在华侨大厦广东大同酒店为其设宴洗尘。1961年,竺可桢应英国皇家学会之邀访问英国,本想借此机会与陈西滢见上一面,结果未能如愿。

虽然终其一生,陈西滢未能再回大陆,但他却在李四光秘密回国这件事上,帮过大忙。1949年新政权成立后,李四光应国内邀请准备回国。台湾方面听说后,密令驻英大使郑天锡,要李四光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全国政协委员的职务,否则将予以扣留。陈西滢获悉这一密令后,冒着风险给李四光打了个电话,让他提前一天离开英国,转道意大利港口热那亚乘船回国。

陈西滢帮助李四光顺利回国,自己却一辈子待在国外。1970年,陈西滢在伦敦病逝,遗言归葬大陆。1989年,凌叔华来到丈夫的出生地无锡,将丈夫的骨灰入土为安。又一年,凌叔华去世,遗言女儿将她与陈西滢合葬于陈家祖坟。

2024-03-22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汉嘉女1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25/2034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