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王赫:中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背后困局

作者:
地方政府在显性债务之外,还有庞大的隐性债务,中央政府也是这样。例如,由铁道部改制的国铁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负债6.13万亿元;又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这三家政策性银行,截至2024年1月末,债券余额24.3万亿元;这些显然属于中央政府的隐性负债。因此,表面上中共中央政府杠杆率较低,并不等于中央财力丰裕,而是反映了中共财政体制的畸形。对中共而言,现行的央地财政结构已经难以为继了。

中共当局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即宣传,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图为中共央行

5月13日,中共国务院召开视频会议,就即将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50年),进行部署动员。当局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即宣传,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不计入赤字。

之前的2023年四季度,已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称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1万亿元国债作为特别国债管理,但计入赤字,使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通过以上两事,舆论普遍认为中共开始“中央加杠杆”了。因为(一)地方债务风险高企,忙于化债。(二)国债比地方债有更高的市场接受度、融资成本低。(三)中共的政府债务结构是中央债务少而地方债务高(与美、欧正相反),都将“地方去杠杆,中央加杠杆”视为可行之道。

本文则认为,如果只是通过增发大额度国债来加大中央的杠杆率,就只是债务的腾挪,作用有限,无法解决中国经济的困境。

第一,中央加杠杆,暴露的是居民、企业、地方政府已没多少发债空间

中国宏观杠杆率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网站截图

宏观杠杆率(一国总债务与GDP之比)越高,意味着一国的总体债务水平越高。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2023年度宏观杠杆率》报告,2023年中国宏观杠杆率高达287.8%,较2022年末上升13.5个百分点,相比于2019年末共上升了41.2个百分点。

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已显着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与美国以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但是,(一)2008年底至今,中国宏观杠杆率的上升速度显着超过美国、日本、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二)中国的人均GDP(2023年为1.37万美元)仅约美国的六分之一。这表明中国宏观杠杆率属于畸高状态。

2023年四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经高达63.5%,已经达到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且偿债压力较大。例如,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万元;但据央行数据,202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7万亿元、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77万亿元、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22.15万亿元,总计负债超过80万亿,达到了5.7万元/人,远超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说,居民部门已经债务掏空,杠杆率从2008年的17.90%提升至当前的63.50%,增加了2.5倍之多,已无多少上升空间。

2023年四季度,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68.40%,全球比较偏高。其中,房企特别是民营房企曾经是借债的主力军,现在楼市泡沫破灭,房企哀鸿遍野。同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负债,包括了很大部分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城投债,而以“土地金融”为基础的城投债也无力为继了。现在,非房民企也同样缺乏信心,不敢借贷。国企还有借贷能力,但也有限。总体来讲,非金融企业部门没有多少杠杆率提升空间。这突出表现为企业投资持续下降(见下图)。

2009-202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

宏观杠杆率由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的杠杆率组成。既然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难以提升,而中共又要以借债来刺激经济增长,那就只有靠政府部门来扩张债务了。而政府部门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高企,就只好中央政府加杠杆了。

第二,固然中共中央政府部门杠杆率较低,但中央债务率已高于地方债务率,中央加杠杆更像是挖肉补疮。

数据来源: 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根据中共财政部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末,国债余额300325.5亿元;而2023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566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18亿元,那么,2023年中央政府显性债务率为289%,即300325.5亿元(国债余额)÷103984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566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18亿元)。这非常高了,高于2023年地方政府性债务率222%,即407372.93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35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7218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66287亿元)。

大家知道,地方政府在显性债务之外,还有庞大的隐性债务,中央政府也是这样。例如,由铁道部改制的国铁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负债6.13万亿元;又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这三家政策性银行,截至2024年1月末,债券余额24.3万亿元;这些显然属于中央政府的隐性负债。

因此,表面上中共中央政府杠杆率较低,并不等于中央财力丰裕,而是反映了中共财政体制的畸形。对中共而言,现行的央地财政结构已经难以为继了。

这次中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如果没有“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配套,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好转,就只能算是了饮鸩止渴了。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17/205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