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中国论文生产产业化 跨国老牌出版商关闭19种期刊 全球论文撤稿创新高

跨国出版商威利(Wiley)本月停刊19种科学期刊,其中一些受到大规模研究欺诈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论文撤稿数量创下新高,来自中国地下论文工厂的“作品”数量庞大,占了全球总数的55%。中国的地下论文工厂,可以提供从“代写”到“代发”的一条龙服务,而且从普通期刊到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都可以“生产”,收费标准不一。

跨国出版商威利(Wiley)停刊了其子公司辛达维(Hindawi)监管的19种科学期刊。图为美国新泽西州霍博肯的威利总部。(Nightscream/维基共享资源)

跨国出版商威利(Wiley)本月停刊19种科学期刊,其中一些受到大规模研究欺诈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论文撤稿数量创下新高,来自中国地下论文工厂的“作品”数量庞大,占了全球总数的55%。

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出版商威利,本月停刊了其子公司辛达维(Hindawi)监管的19种科学期刊。

据威利发言人透露,过去两年里,该出版商已从辛达维作品集中撤回了11,300多篇论文。

对于本次停刊,威利并未单纯地归咎于研究欺诈,表示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是整合辛达维与威利产品组合计划的一部分。

威利创立于1807年,拥有二百多年的历史。2021年1月,威利以2.9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1997年创立于埃及的出版商辛达维。辛达维拥有超过200种经过同行评审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期刊。

威利当时预计,辛达维的加入将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发表文章的选择,为其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务。但事后发现,辛达维陷入学术出版丑闻的漩涡。

2022年有数千篇来自辛达维期刊的论文,因操纵同行评审被撤稿。2023年3月,19种辛达维期刊被从“科学网”(Web of Science)的索引中删除,原因是未能达到编辑质量标准。2023年5月,威利关闭了辛达维的四种期刊,以减轻“出版流程中的系统化操作”。

2023年12月,威利宣布将停止使用辛达维品牌名称,并将于今年把辛达维的大约200种期刊整合到威利的2,000种期刊组合中。威利当时还透露,由于辛达维的期刊被论文工厂淹没,其最新季度收入比去年同期损失了1,800万美元。

全球撤稿论文数量创新高

所谓论文工厂,是指接受客户委托、代写学术论文的公司。客户通常提供有关论文的主题、长度、希望完成时间等,之后依照约定付费。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这种学术造假的范围和力度越演越烈。

据英国科学周刊《自然》(Nature)去年12月份的一篇报导,迄今为止,全球撤稿文章总量已超过50,000篇。但有学术侦探认为,这可能只是不合格论文的冰山一角。据估计,由论文工厂生产的文章数量就达数十万篇。

《自然》杂志的分析表明,撤稿率(即一年内撤稿论文总量/发表论文总量)在过去十年中增加了两倍多。

这些大规模的欺诈行为,无疑威胁到了价值近300亿美元的学术出版业的合法性以及整个科学的可信度。

据《自然》杂志今年2月的另一篇报导,在2023年一年时间里,所有出版商发布了近14,000份撤稿声明,这一数量创下最新纪录。

报导说,这些撤稿中约四分之三涉及中国学者。仅在辛达维超过9,600篇的撤稿论文中,就有约8,200篇自中国。自2021年以来,已有超过17,000篇撤稿论文涉及中国学者。

中国论文生产产业化

中国的地下论文工厂,可以提供从“代写”到“代发”的一条龙服务,而且从普通期刊到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都可以“生产”,收费标准不一。

去年5月,就职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的神经心理学家萨贝尔(Bernhard Sabel),曾联合其他学术界人士在医学健康学术论文网站medRxiv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示警手段显示生物医学论文造假泛滥》。

该报告称,从2010年到2020年间,“疑似造假论文”的比例从16%上升到了28%。仅从2020年来看,生物医学界的假论文数量估计超过30万。假论文发生率最高的是俄罗斯、土耳其、中国、埃及和印度。但是单从数量来看,中国由于庞大的论文数量,造假论文占了全球总数的55%。

报告称,地下论文工厂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如果以每篇假论文平均售价10,000美元来计算,此行业的年“营业额”可以高达30–40亿美元。不光是论文工厂从中获益,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有些小杂志的编辑出版人员也向作者收取报酬。

据萨贝尔透露,他本人就曾被论文工厂试图招募,报酬可观。“诱惑还是相当大的,简直可以拿着这钱退休了。”他说。

根据萨贝尔的计算可以推算出,中国地下论文工厂的产业规模,估计年产值在16.5亿至22亿美元之间。他是基于2020年的数据估算,有了人工智能之后,现在的产业规模很可能更高了。

生物医学界之所以成为论文造假的重灾区,是因为中国的医生和学者是以发论文数量作为晋升的评判标准。

中共造假成风

九评共产党》指出,中共的特性就是“假、恶、斗”。假,在中国无处不在。连中共官媒自己两年前也承认,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切证明都可以造假。连国际顶级期刊的医学论文都可以造假,其它的显然更不在话下。

在这种“一切均可造假”的风气之下,民众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假早已习以为常,且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几乎为零。

约三四年前,一名来自中国广东的移民,刚到纽西兰不久,需要办理多种证明文件。他告诉大纪元记者,他由于材料不够,便使用了一张在中国制作的假的“真驾照”。

所谓假的真驾照,是指驾照上的一切信息都是真的,只不过不是官方制作的,而是在黑市上制作的。

当被问到既然驾照上的一切信息都是真的,为什么不找官方制作?他回答说,找官方太麻烦,不仅要花很多钱,等很长时间,一次还不一定能办下来,而黑市做的又快又便宜,看起来跟真的也没什么区别。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易凡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21/205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