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中国数学教育遥遥领先还是遥遥落后?

这学期选我心理学课的师范生以数学教育专业学生为最多,占了差不多一半。从培养目标来看,他们未来将是中学数学老师。

在讲到学习迁移章节的内容时,我提出了一个课堂讨论题给未来的中学数学老师们:中国的数学教育到底算遥遥领先还是相对落后?

我给出了几组背景材料,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讲课内容思考并讨论。

第一组材料:大约10年前,英国BBC拍摄发行了三集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内容是精心挑选的几名中国中学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郊区的博航特中学(Bohunt School),对50名13到14岁的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式教育实验。

尽管整个执教过程充满了英国学生对中国教师教学方式的不适和冲突,但是中国老师却不出所料地提高了英国学生的考试成绩,相比于英国老师的执教,平均提高了约10%。其中就包括数学学科老师(另两个学科是科学和社会科学)。

中国数学教育遥遥领先还是遥遥落后?

第二组材料: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是从1985年开始,而IMO是从1959年开始举办。也就是说,截止去年(2023年),IMO举办了64届,中国参加了其中38届。即便如此,中国的中学生们不负众望,团队夺冠数排第一(24次),远超第二名(14次);总金牌数180枚,远超第二名(146枚)。

中国数学教育遥遥领先还是遥遥落后?

中国数学教育遥遥领先还是遥遥落后?

第三组材料:华人有史以来唯二获得数学菲尔兹奖的数学家之一的丘成桐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

中国数学教育遥遥领先还是遥遥落后?

我在一个月前的文章(《国际数学家大会歧视中国数学家?还是别有原因!》)中也统计了国际数学各主要奖项,没有中国基础教育培养的数学家获奖。其中除了菲尔兹奖,还包括高斯奖、陈省身奖、算盘奖等。

为什么中国的中学数学教育看起来遥遥领先,不仅参加IMO成绩斐然,而且在跨文化的英国班一个月的教学实验就能提高学生10%的考试成绩,但是成年之后就集体掉链子,不仅与国际数学各奖项基本无缘,而且被丘成桐认为不及美国80年前的水平?

概括一下引导师范生们思考讨论的要点。

一、中国数学基础教育在训练和引导学生从练习到考试的学习迁移(知识到知识)独步天下,独孤求败,不负应试教育的名头。但是,从练习到解决问题的学习迁移(知识到技能)却乏善可陈,算得上是遥遥落后。

二、中国数学基础教育花费大量时间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大量题型的过度练习来并提高应试能力,忽视乃至压制了学生通过学习的反思。从学习迁移的角度促进学生大量低水平重复的具体迁移,忽视乃至抑制了高水平的一般迁移。

三、大量重复的过度练习在提高应试能力的同时,形成了数学学习的心理定势,其实就是思维僵化。导致学生擅长相同或相似情境下的迁移(近迁移),不习惯陌生或新情境下的迁移(远迁移)。

四、解答习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虽然都是数学学习范畴内的能力,二者相似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解答习题能力越熟练,对解决问题就越可能带来负迁移。前者是学习层面的知识简单应用,后者是反思层面的知识创造性建构。这就好比垃圾食品吃得越多,距离美食鉴赏也就越遥远。

客观而论,中国数学教育导致大多数学生都讨厌数学而不是对数学有兴趣;同时,具有数学天才潜质的学生也悉数浪费,成年后难以脱颖而出。

那么,这样的数学教育算是遥遥领先还是遥遥落后?

您说呢。

中国数学教育遥遥领先还是遥遥落后?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唐师三百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26/205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