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在加拿大餐厅,必问的一个问题,细思极恐

我们落地加拿大已经两个多星期了,生活也在逐步的适应。

对很多人而言,到了国外,最不适应的一点,首当其冲的是饮食。好在,我在国内的时候,就习惯了妻子做的西餐,我们在上海的时候,每周也会固定出门找各种好吃的西餐。所以,到了加拿大,饮食上没有特别的不适。

最近,我们去了最受维多利亚当地人喜欢的餐厅,主要为了感受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然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餐厅的服务员,在点菜的时候,都会问你一个相同的问题。

“您对什么过敏吗?”

关于“过敏”的问题,几乎所有的餐厅服务员都会问,而客人也会自然的进行回答。我在想,过敏不是个身体的私人问题吗,这么注重个人隐私的外国人,为什么经常会被问及这个问题。外国人的体质都很容易过敏吗?餐厅会使用什么容易导致过敏的材料吗?为什么在中国,没有人问我们这个问题。

我了解后,总结了几个有趣的点,分享给大家。

1 🍁体质。在加拿大和其他西方国家,食物过敏的发生率较高。许多人对常见的食物,如坚果、乳制品、海鲜、鸡蛋等过敏,因此餐厅主动询问顾客的过敏情况,是为了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

2 🍁政策。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有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法律责任。餐厅对顾客的健康负有高度责任,如果因为餐厅未能适当处理导致顾客出现过敏反应,餐厅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因此,询问过敏信息是一种对顾客负责、确保安全的措施。

在加拿大餐厅,必问的一个问题,细思极恐

3 🍁意识。加拿大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视,顾客本身的意识也较强。人们更主动告知自己的过敏情况,餐厅也以此确保为顾客提供安全的餐食。这种文化氛围促使服务员养成了询问的习惯。

4 🍁服务。加拿大的餐饮业也较注重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在健康和饮食需求方面。服务员询问过敏信息,既是为了保证顾客的安全,也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的服务理念。

然而,在咱们中国为什么不会问这个问题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我也尝试调研了一些内容,尝试总结下,原因不一定科学,仅供参考。

在加拿大餐厅,必问的一个问题,细思极恐

烹饪习惯。中国的烹饪方式,如蒸、炒、煮等高温烹饪,能够减少某些过敏原的活性。例如,花生经过高温油炸或炒制后,过敏性可能会有所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少了过敏反应的发生。

饮食习惯。在中国,食物中常见的过敏原(如牛奶、乳制品、坚果等)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普遍。传统上,中国人摄入乳制品较少,而西方国家的饮食中乳制品是非常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此外,中国餐饮文化中也较少生食(如生鱼、生肉),这也减少了接触某些过敏原的机会。

意识。在中国,过去对食物过敏的认知和报告机制较为薄弱,很多轻微过敏症状未被正式诊断和记录,导致食物过敏的统计数据可能偏低。近年来,随着全球对过敏的关注增多,食物过敏问题在中国也逐渐被更多人关注和研究。

最后,还有一种非官方解释,理由有点细思极恐。

“在环境卫生标准较低的地方,儿童可能会更多接触到各种细菌和微生物,免疫系统因此更具适应性,不容易对无害物质产生过敏反应。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卫生条件更好,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减少,免疫系统不常受刺激,反而更容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

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从小就对过敏源免疫了,原因是食品卫生和标准等原因。

这也不由让我联想到,饮食和癌症的关系。我快速看了一组数据,全球每年因为癌症,死亡的人数高达1000万,中国在这个数字上的占比是30%,每年高达300万左右,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致癌的一个关键原因

我不是食品健康领域的专家,也没有资格评论食品卫生和标准的问题。

但我们对食物的态度,的确更关注口味、特色或人气,却很少提及卫生、营养和健康等。就算我们去做体检,也似乎从来没有获取过饮食结构,对健康的影响或建议等。

最后,祝所有人,身体健康,开心幸福。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茶山博士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911/210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