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张昆阳:亲美、仇美成为越南盛衰分界线

作者:
越南选择了一条更加独立的道路,通过经济务实主义和多元化的盟友关系来平衡中国影响,并在维护主权问题上坚持立场。香港降,越南升,或者是十年前大家都难以想象的事。香港和越南的人民均没有民主选择自己的领导人,但拥有主权的越南至少有能力向中国说不,走一条独立的路。

在19世纪中叶,亚洲正值列强竞逐、帝国主义势力日益扩张的时期。彼时,香港和越南虽身处同一地区,却因不同的历史轨迹,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香港于1842年在鸦片战争后割让给英国,成为一个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蓬勃发展的港口城市,逐步建立了高度的自治制度和法律体系。而越南则长期处于法国殖民统治之下,20世纪中叶才在革命战争中挣脱枷锁,并最终成为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香港和越南的经济与政治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示了亚洲两个不同系统如何推动发展。两地与中国有着复杂的历史联系,但由于地缘政治和历史背景的独特性,两地在近年却走上不同的命运轨迹。当香港失去自主权,成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越南却越来越成为中美角力下的得益者。

香港:全球一体化的资本主义中心

香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全球最自由、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凭借西方风格的资本主义及在中国主权下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而著称。自198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世界上曾经最好的金融机构和透明的法律环境。外国直接投资(FDI)、贸易流动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推动了香港经济的繁荣,使其成为亚洲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

越南:国家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比之下,越南奉行的是由越南共产党主导的“社会主义导向的市场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始于1986年的“革新”政策,旨在将越南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导向的市场经济。这一改革带来了显著的增长,使越南成为亚洲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之一。越南经济由国有企业和私营公司共同构成,政府在银行、能源和电信等战略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管作用。

自2000年代初以来,越南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与欧盟和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越南的快速工业化,加上庞大而年轻的劳动力,使其在电子、纺织和农业领域中成为制造业的关键角色。尽管越南并不像香港那样服务业为主,但其吸引了大量外资,特别是从中国因劳动力成本上升而转移的跨国公司。

香港:在威权框架内有限的民主自治

香港的政治模式具有独特的混合结构: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本应拥有相当的自治权,但这种自治在过去数年被摧毁。尽管香港在回归后享有政治自由和独立的法律体系,尤其是2020年《国家安全法》实施后,该法律严重限制了香港的政治自由,将颠覆、分裂、恐怖主义和勾结外部势力等行为定为犯罪。北京的日益加强的影响显示出,香港的自治是有条件的,并且随着其服务于中国的国家利益而发生变化。

越南:一党制的严密政治控制

在20世纪中期,冷战的风暴横扫全球,将世界分割为两大阵营: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领导的共产主义阵营。越南成为了这场全球对抗中的一个关键战场,象征着东西方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1954年,法国在奠边府战役中失败,结束了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但这并未为越南带来和平,而是将国家一分为二——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由胡志明领导的共产主义势力控制,南方的越南共和国则获得美国支持,成为反共的堡垒。这种分裂成为越南战争的导火索。

越南战争(1965-1975)是一场持久而血腥的冲突,美国在南越投入了大量军事和经济资源,试图遏制北越和越共的进攻。然而,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凭借强大的战斗意志和复杂的地形,最终在1975年取得胜利,统一越南,建立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这场战争的影响深远,不仅使美国经济受创,也动摇了其全球领导地位,成为冷战的一次重挫。

越南的政治模式与香港的半自治框架完全不同。作为一个由越南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国家,越南的政治体制严格威权,对异议的容忍度极低,没有政治竞争的空间。政治权力集中在共产党手中,决策过程基本不透明,关键决策由党的高层决定。越南政府严格控制媒体,限制网络自由,并对民间社会组织进行限制。

应对中国挑战

香港:日益依赖,自治受损

经济上,香港与中国大陆的地理相近和经济整合一直是一个优势,使其接触到庞大的消费市场。然而,对中国的依赖增加也让香港更容易受到北京政治议程的影响。最近旨在加强香港与邻近广东省的“大湾区”计划,目的是将香港经济上与深圳、广州和珠海等内地城市整合。虽然这些计划可能增强香港在中国内部的经济作用,但也可能进一步侵蚀其独特的身份和自治性。

越南:平衡经济利益与谨慎的战略

越南对中国的应对方式务实且平衡。作为与中国共享漫长边界的国家,越南深刻了解其强大邻国带来的地缘政治挑战。两国之间的关系由于历史上的复杂性而变得微妙,特别是在南海领土争端上。尽管如此,越南仍致力于维持一个稳定且合作的对华关系,以获取经济利益。

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越南从中国在基础设施和产业上的投资中受益。然而,越南小心翼翼地避免对中国经济依赖过度,为此积极多样化其外交和经济伙伴关系,推进与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的密切合作。这种多样化策略帮助越南避免了对中国的依赖,并打造了一个更具韧性和更广泛联系的经济体。

在政治上,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展现出一定的抵抗态度,加强了其军事力量并与地区盟友合作。越南的政治结构由共产党严格控制,这让它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能够更加坚定,维护关于主权问题的统一立场。

结论:分歧的道路与共同的挑战

越南成功地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游走,采取外交平衡和多元化伙伴关系的策略,以保障其国家利益和自主性。通过与包括美国、日本和欧盟在内的全球大国建立关系,越南构建了一个增强其对中国独立性的强大盟友网络。这种方式不仅带来外国投资和贸易协定,还使越南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例如,2023年,越南先后与美国及中国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这表明了越南明白保护自己自主性的重要性。此外,越南在维护主权上立场坚定,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它既抵制中国的领土主张,又避免直接对抗。越南没有因为自己所相信的共产主义,因此就盲目倒向中国共产党。通过务实的外交方式,越南在大国竞争中保障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并增强了国家韧性。

相较之下,香港在中国共产党的增强控制下,其自主性大幅削弱,导致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对其信任下降。自2020年《国家安全法》实施以来,香港的独特自由受到了严重限制,政治异见、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压。这种自主性的削弱,使香港的国际关系紧张,并导致美国取消了香港的特殊贸易地位,并对破坏香港自主性的官员实施制裁。结果不仅使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大幅下降,还导致资金外流增加,投资者对香港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越南成功地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并维持经济独立,而香港随着与中国的深度融合,丧失了其特殊地位,也失去了西方的信任,使其长期稳定和经济活力受到质疑。

香港和越南的模式提供了对中国影响下不同应对方式的借鉴。香港以半自治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着北京日益加大的压力,挑战着其曾经繁荣的自主性。结果是香港的政治环境出现显著变化,其吸引力作为国际商业中心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越南选择了一条更加独立的道路,通过经济务实主义和多元化的盟友关系来平衡中国影响,并在维护主权问题上坚持立场。香港降,越南升,或者是十年前大家都难以想象的事。香港和越南的人民均没有民主选择自己的领导人,但拥有主权的越南至少有能力向中国说不,走一条独立的路。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117/213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