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张老照片都是历史瞬间留下的记忆,都是尘封在岁月中不为人知的秘密。老照片上的人与事,随着时光的流逝,有的距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变得模糊,有的又似乎距离我们很近,十分清晰。这其中,或许就有哪一张照片会引起你对历史的感慨与叹息!
1906年,年仅9岁的宋美龄穿着中国传统服装拍下了这张小照,这是她出国留学前拍的最后一张照片。就在拍下这张照片后不久,宋美龄和两个姐姐一同赴美留学。
1914年,章太炎先生与夫人汤国梨,以及汤国梨的两位母亲——沈太夫人与邹太夫人一起合影。章太炎,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主要研究小学,历史,哲学,政治,朴学(考据学)等,著作丰厚,被称为“国学大师”。
这是孙中山先生和两个女儿的合影,两个女儿是和原配妻子卢慕贞所生。大女儿孙娫,1894年3月31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翠亨村,1913年因病离世,时年19岁。
1901年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不从华表、金水桥辨认,还真不知这是哪里。广场上那一趟矮房子是干什么用的?
冰心和母亲杨福慈、三弟谢为楫在北京的珍贵合影。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纪念日,蒋介石和儿子蒋经国在战时陪都重庆的合影。
这位穿军装的男子是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一陈果夫、陈立夫的叔叔陈其美,同时也是蒋介石的结义大哥。
1956年,张灵甫原配和女儿的合影,虽然长得很像,其实没有血缘关系。
1924年4月,林徽因、徐志摩与在华访问的印度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合影。泰戈尔在访华期间,林徽因、徐志摩负责全程接待
这是戴笠和母亲蓝月喜的合影。1946年,戴笠乘坐的飞机失事遇难,为避免老人家悲伤过度,毛人凤一直模仿戴笠为其母写信。蓝月喜则认为自己的儿子还活着,直到1949年蓝月喜病逝,她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了。
关于胡蝶,除了她的演艺事业和爱情,她还有一名私生女,名字叫胡友松。在很小的时候,胡蝶将她交给了朋友收养。长大后的胡友松嫁给李宗仁。
1945年10月,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后,回到延安和江青、李讷在一起。
1937年,28岁的贺子珍在兰州办事处留下的珍贵照片。彼时她正准备前往苏联治病,途经兰州在此停留,并偶遇了战友朱良才,镜头下分别是朱良才、王大成、贺子珍。
192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晚会上的罕见合影。两人的穿着打扮非常怪异,林徽因手里还拿着一把大扇子,不知二人演的什么节目。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学习建筑学,林徽因学习美术,两人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晚年的蒋介石常与家人一起外出野炊,享受天伦之乐。镜头前,他亲自动手为家人们炒制美味的蛋炒饭。他对这种炒饭情有独钟,还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黄埔蛋”,这个名字的由来与他在黄埔军校任校长时的经历有关。那时,每天早晨,厨师都会为他精心炒制鸡蛋,蛋液中拌入葱花,胡椒粉等调料,再用热油翻炒而成。这种独特的味道,让蒋介石难以忘怀,因而得名“黄埔蛋”。
冯玉祥一家五口的合影,堂堂陆军上将,竟然和普通百姓一样,全家人都穿着布衣。冯玉祥一生节俭是出了名的,就连家里人穿得奢侈都会被说,还有浪费粮食更是他的大忌。冯玉祥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一身布装,一双布鞋,始终过着平民的俭朴生活。
1939年9月,斯诺第二次到陕北,再次采访了毛泽东。
1936年,徐悲鸿带艺术系学生赴黄山写生,巧遇张大千,并合影留念。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0年,中国香港,62岁的杜月笙和30岁的孟小冬在寓所里一起合影。
这是1953年2月18日,毛等人参观过黄鹤楼后离开时的场景。
这是毛岸英难得一见的老照片,拍摄于1950年,拍摄地点是他在北京上班的地方,也就是北京机器总厂。这一年毛岸英刚和刘思齐结婚不久,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两个可爱的小家伙坐在毛岸英身边,看样子和毛岸英挺亲近,照片没说明他俩是谁的孩子,推测应该是工友的孩子。
50年代,杨开智一家四口的合影,那个老太太,就是毛泽东的岳母。这张照片拍摄地点是湖南长沙,照片后排左起:杨瑛,杨开智,李崇德,杨瑛是杨开智和李崇德的女儿。老太太叫向振熙,是杨开慧的母亲,想当年,毛闹革命之初,老人家对他的帮助很大,毛在外奔波,她就在家里帮忙照顾三个孩子。
金日成1958年的首次访越之旅是夹在访华行程之间的。1958年11月21日,金日成率政府代表团访华,这也是第一次正式公开访华。在北京和武汉分别停留后,金日成于11月27日抵达广州。留宿一晚后,金日成28日在越南特别代表团的陪同下,搭乘中方领导人专机,抵达河内。
上世纪70年代,朝鲜首相金日成与他两个孩子的合影。女儿金敬姬,儿子金正日,两个孩子一奶同胞,母亲为金正淑。
1980年,金正日与父亲金日成合影。
1960年夏天,39岁的王光美带着两个宝贝女儿,11岁的刘平平和8岁的刘亭亭在北戴河留影。
1966年9月15日,毛在天安门城楼上第三次接见红卫兵时与陈毅交谈。
林立果生前最后一张照片。照片拍摄于1970年夏天的庐山,左二是林立果。与他合影的分别是左起:李作鹏,邱会作,叶群,吴法宪。他们合影的地点位于庐山的著名景点“飞云揽纵”。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气候凉爽宜人,风景美不胜收,是很多游客必去的打卡地。
照片拍摄于1971年“五一”劳动节,19位同学表情严肃,一本正经地摆出各种姿势,看样子都是宣传队成员。这种形式的拍照,是专属于那个年代。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8年的十一招待会上,陈永贵副总理给徐向前元帅敬酒,他们两位都是山西老乡。
1967年4月20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江青正在大会上讲话。
1971年过年,叶群带着儿子林立果来到李作鹏家,给李作鹏一家人拜年。他们高高兴兴地留下了这张合影。看前排左一林立果,刚过25岁生日,此次合影仅仅过了半年时间,这个集团就覆灭了。
1983年,毛泽民唯一的女儿毛远志(中)携丈夫曹全夫(左)儿子曹耘山(右)到新疆祭奠父亲毛泽民时在父亲墓碑前的合影。毛远志是毛泽民和结发妻子王树兰的女儿,从小随母亲受尽磨难,1938年,15岁的毛远志随母亲历尽艰难辗转来到延安。
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大寨几位领导人在一起。左三:陈永贵,左五:郭凤莲。
农业学大寨,李进在大寨参加劳动时,与陈永贵一起交谈。
最后的路遥(1992年11月14日19时拍摄于西京医院传染科病房)。
2011年9月13日,是林彪坠机温都尔汗4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林彪女婿、林立衡(林豆豆)丈夫张清林与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的大儿子黄春光、吴新潮、李冰天、邱路光前往蒙古林彪专机坠落处祭拜。
童年金正恩与生母高英姬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8年,张国荣倚靠在汽车后座的情景,此时的他已经患上了抑郁症。照片中的他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从其郁郁的目光中透露出,他注定将会有一个悲情的结局。这一年的张国荣42岁,成为首位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委的华人演员。2003年4月1日,他在愚人节这天纵身一跃,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留给他的粉丝们无尽的悲伤。
2003年4月8日,病入膏肓的梅艳芳参加张国荣的丧礼,她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极度悲伤而体力不支的,在友人的搀扶下才艰难地走进殡仪馆,来送别挚友。梅艳芳与张国荣是相处20多年的好友,感情深厚如亲兄妹。得知张国荣离世,梅艳芳多日闭门不出,专心致志为张国荣祈祷。为了实现张国荣生前想成为导演的愿望,梅艳芳特别请人制作了一个纸扎的摄像机,来告慰张国荣的在天之灵。
流金岁月,1959年,北京,前门外的街景。
京剧四大名旦,左起: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1982年初春,上海电影制片厂《牧马人》剧组在甘肃张掖军马场取外景拍摄,为了让演员尽快进入角色,导演谢晋派剧中许灵均的饰演者朱时茂亲自去车站,接从北京赶到甘肃外景地的丛珊。因为两人是第一次见面,丛珊显得生疏拘谨。而此时的朱时茂已经非常专业化地进入了角色,同丛珊拍照如同与老友拍照一般自然。随行摄影师按下快门,便有了这张非常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1979年,中央广播说唱团五位演员的合影。照片前排坐着的两位,左边是唐杰忠,年龄最大,47岁;右边是马季,45岁,马季戴眼镜的照片很少见;后排左一赵炎;中间是姜昆,两人都20多岁。
这是老北京1949年时候的样子,当时很多的古城墙和古城楼都没有拆除。
拆毁古城墙最积极的倡议者和支持者是郭沫若,当时的苏联专家也支持郭沫若的建议。作为城市规划师的梁思成提出方案,可以整体保留老北京,另行开发北京新区,他还给出了北京发展规划图。但在郭沫若等人除旧立新的鼓动下,古城墙及不少古建筑被夷为平地。
得知要拆除永定门时,林徽因拖着病体去找相关负责人,大声喊道:“你们要后悔!……即使你们以后重建也是赝品!”一语成谶,二十一世纪后,北京向民间征集旧砖在旧址重建了永定门,但那是没有历史灵魂的永定门。
1987年,好莱坞巨星格利高里·派克(1916年4月5日—2003年6月12日)访华,他在游览上海时和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在黄浦江畔留下了一张珍贵合影。
1971年,拍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时的工作照。剧中洪常青的扮演者——刘庆棠,1976年10月被隔离审查并被开除党籍。1983年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积极参加反革命集团罪,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和诬告陷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文革”期间,任中央芭蕾舞团革委会核心小组副组长,中央芭蕾舞团党委书记,文化部副部长,“十大”主席团成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
1984年,成都天府广场上的毛泽东塑像。塑像面对的大街是人民南路,天府广场也曾叫人民南路广场,塑像落成于1969年。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的多尊毛塑像都已拆除,而天府广场上的这尊塑像却一直保留。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尊全部使用汉白玉石材制作的毛巨型塑像。
1976年10月4日,中南海紫光阁一张罕见的留影。借着微弱的灯光,华国锋主持了这一次特殊的会议。镜头中,张春桥在左排左二的位置,王洪文在左排左四的位置,二位都身穿军装,还有一位穿军装的坐在王洪文身边,左排右一是汪东兴。这次会议姚文元请假没有来,以“遗孀自居”的江青,坐在左一的位置。谁都想不到,这张照片拍过两天后,里面的三个人成为了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