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重庆楼市,仅躁动了一个月
9月末以来的新一轮救市,一线城市与部分强二线城市的行情,在10月份躁动了一波,但也有很多二线城市,表现得波澜不惊,成交量古井无波。
比如南京、青岛等城市,之前本号就写过南京、青岛。
还有的城市,10月份有所上涨,但涨幅并不明显,而进入11月份又很快下来了,比如本号前几天写到过的厦门、广州等城市,以及今天要说的重庆。
10月份在一线城市行情带动下,重庆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也有所起色。
重庆锐理披露的数据显示:
10月份,中心城区商品房成交面积62万方,环比上涨94%,同比下降7%。
这个成交面积是今年重庆市场的新高,但同比来看,仍不如去年10月份的成交量。
二手房方面,止跌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及预期,10月重庆中心城区二手房成交量仅7680套,环比上涨3%。
成交量低于1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
整体来看,重庆楼市10月份的表现,只能说是意思了一下。
进入11月份,成交回落非常明显。上周重庆中心城区商品房成交面积仅9.8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1%,连续三周下行。
成交规模已经回到了10月份之前的行情。
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毕竟一线城市中的广州,是这一轮救市的直接利好享受者,行情也出现了明显降温,遑论重庆这样一个供应量超大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本就不限购、没有什么牌可打的重庆,11月28日又打出了公积金这张牌。
11月28日,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但都是一些乏善可陈的招数。
比如可以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贷款结清二套房可以按首套房标准贷款,延长贷款时间(男性延长到68岁、女性延长到63岁,或延长到缴存人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最长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
02
房价跌至万元
这一轮调整,重庆也非常明显。
重庆锐理数据显示:
2024上半年,重庆中心城区商品住宅供应144万方,环比减少28%,同比减少46%。商品住宅成交247万方,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33%。商品住宅成交均价14628元/㎡,环比下降2%,同比下降1%。
上半年的成交量,创下近年来同期最低值。成交均价,也回到了2021上半年。
从上图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今重庆的新房市场成交有多冷清。
疫情暴发之前的2019年,重庆新房成交了20.2万套,2020年与2021年也都在17万套之上。今年前五个月合计仅成交了5.1万套,全年预计大幅低于去年。
房价方面,今年年中本号就写过一篇重庆的楼市分析文章《即将跌破万元!人口第一城,悬了!》,当时根据贝壳找房披露的数据,重庆二手房价格即将跌破万元,只有1.04万元/平方米。
事实上今年2月份重庆的二手房均价就已经跌破过万元,当时均价为0.99万元/平方米。
从走势可以看到,重庆的房价在微幅震荡下行。
到如今,再看贝壳找房平台披露的数据,8月份、9月份跌破了万元,10月份略微上涨了一点,为1万元/平方米。
客观来说,重庆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并不算大,虽然有,但相比于东部、中部一些城市的泡沫小得多。
重庆的均价在中心城市中,一点都不高,甚至比长沙还要低。核心板块江北嘴、朝天门、解放碑的二手房均价都不到2万元。
这三个板块是重庆的最核心,长江与嘉陵江在此交汇,俗称长嘉汇。但其二手房均价最高的江北嘴,均价1.9万元,朝天门1.8万元。解放碑只有1.3万元。
当然,新房要比二手房贵得多,核心板块的高价楼盘均价在4万到8万。这是提供给富人的需求,普通人的选择余地很多,毕竟还有大把价格不贵的二手房。
按照房价收入比来看,重庆2023年房价收入比为11.4,在万亿GDP城市中,位居倒数第十。虽然超过了国际标准线,但作为一个直辖市、人口第一城、GDP超三万亿的城市来说,这个收入比不算高。
既然重庆的房价泡沫不算大,为何还会调整如此厉害?
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第一,重庆本身供应量庞大。
克而瑞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重庆目前的新房库存量1047万平方米,去化周期24.9个月。
这只是狭义库存量,广义库存远不止这些。
狭义商品房,也即已经建好的商品房。广义库存则包括已完工未销售的房子、未完工正在预售的房子、正在动工还未获得预售证的房子,已出让地块还未动工的房子。
这一数据,克而瑞在2023年之前都公布,之后就不再公布。我这里只能找到2022年9月份的数据,当时青岛的广义库存量接近1亿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重庆接近6000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五。
除了新房,还有二手房。重庆现下有25万套左右的二手房在挂牌。
此外,重庆还有庞大的公租房。
重庆官方8月份披露过一组数据,截至8月15日,全市建成58.3万套公租房,已帮助140余万人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58.3万套公租房,位居全国第一,比北上广深加起来还多。
重庆也被称之为,公租房第一城。这是重庆在上一轮房地产大牛市期间,房价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关键因素。
第二,重庆需求在减少。
去年,重庆人口减少了二十多万。
我在分析主要城市人口变化的数据时,总结过,重庆凭借减少的21.91万常住人口增量,一举夺得了多个第一和唯一:
是主要城市中,人口减少量第一的城市。是四大直辖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是目前公布人口数据的200多个城市中,人口减少量第一的城市。
人口减少,需求自然减少,毫无疑问。
但人口减少带来的需求减少,只是需求减少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宏观大环境改变、预期信心缺失、收入缩水导致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改变了买房计划。
这里就牵扯到需要说到的第三点。
第三,重庆住房自有率超高。
由于重庆房价始终不高。重庆本地人基本都有了自己的住房,重庆的外来人口,收入尚可的,也都能买得起,所以重庆整体的房屋自有率非常高。
公开消息显示,早在2015年重庆就有91.5%的家庭拥有自有住房。
也即是说,重庆近92%的人有自己的住房。
这一自有住房率要远远高于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要知道,深圳的房屋自有率23%。
自有率如此之高,虽然没有数据佐证,但可以做个不精确的估算,这一自有率应该在中心城市中位居第一。
所以,重庆的刚性需求可以说很弱,每年的刚性需求,基本集中在重庆外围区进入主城区的人口,或者重庆远郊县进入中心城区的人口,以及外地人奔赴重庆就业的人口。
大部分都是改善需求。而改善需求,在房价上涨的周期中,非常强烈。在预期信心缺失的如今,改善需求则会大幅萎缩,毕竟自己有房子住,想换个好的,大可以等房价调整到位,预期恢复时再出手。
03
重庆楼市,或率先找到平衡点
整体来说,重庆算是一个比较健康的房地产市场。
由于重庆房价本身泡沫不大,本号认为,重庆这两年半的调整,给为数不多尚未在重庆买房的人跌出了机会,往后重庆的房价在大环境影响下,以及在公租房转配售型保障房的半价利空下,可能还会有所下跌,但下跌的空间已然不大了。
本号在之前分析各城市房价何时见底的文章中强调过,只有房价与收入、预期之间,要寻找一种新的平衡,只有出现了新的平衡点,房价才会止跌。
大多数城市,平衡点出现还早得很。
但重庆,可能会是这一轮房价调整中率先找到平衡点的城市。
逻辑有三:
第一,重庆房地产市场虽然供应大,但本身的泡沫不大,且又经历了三年调整,未来跌幅空间有限。
第二,重庆的城市级别决定了其未来资源、政策利好仍会不断,其发展前景可期。
重庆是现有的四大直辖市之一,而且还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是属于城市金字塔级别顶端的城市。
恰如我上面所说,这种级别的城市,注定了不会缺少红利和眷顾。
君不见,重庆的第二机场已经获批。等通航后,重庆将成为内地仅有的四个拥有双大型民用运输机场的城市,另外三个分别是北京、上海、成都。
重庆受到的政策红利倾斜,还表现在,重庆都市圈是获批的第一个直辖市都市圈。
2022年8月份,重庆都市圈获批,具体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21个区和四川省广安市。
最近两年,中央给予重庆的红利,没有间断。
以今年来说,3月份主城都市圈扩容获得批复,垫江县加入了主城都市区。
因此,结合以上分析的,重庆房地产市场泡沫不算大房价不算高,房价收入比不算高,已经调整三年,虽然供应量庞大,但发展潜力值得想象,本号认为:
重庆房价在二线城市中,可能是率先找到平衡点的城市。但结合其市场供应的特点,这座城市只适合自住购买,并不适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