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财政堪忧。图为示意图。
中共地方财政崩塌已不是新闻,但官媒却不断掩饰,并宣传经济光明论,一些关于地方财政的新闻和数据也无法访问。近日大纪元采访了在地方财政部门工作多年的卢明(化名),他介绍了地方财政崩溃的大量事实与数据。处于安全考虑,略去一些细节。
县级财政崩溃了
最近,中共新华社开专栏宣传大陆县级的经济样本如何出色,但这掩盖不了中共地方财政崩塌的事实。
实际上,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共出台了很多救地方财政的政策,其中包括发行地方债。路透社报导,2025年当局计划发行创纪录的3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
卢明对大纪元表示,现在县级财政都瘫痪了,表现出来就是大量举债去花费,已经远远超出财政收入的能力了。感觉是恶意举债,没想去还。比如说,有一个县里面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几十亿左右,但已经花掉了两百多个亿,是不是疯了呢?
“这就相当于你只有10万块钱收入,而花掉个30万。”他说,这个缺口就靠举债,各种各样的债务,有专项债,有短期的国债,还有长期的地方债。长期地方债最多可以长达50年。它(中共)也不管自己的寿命有没有50年。
“但很多民众还是被欺骗去买国债,包括我自己都收到过电话,让我去买国债。这个国债是银行打电话来推销,说国债收益率很高。”
路透社报导,2025年当局计划发行创纪录的3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图为中共央行资料照。(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作为一个熟知地方财政的体制内人士,卢明估计,接下来的2025年的预算安排当中,就能看出来它的财政是崩溃的。
他解释说,因为政府预算基本上是参照上一年财政支出的规模,来安排下一年的预算,每个部门都有本部门的专项支出。
经常性支出指人员经费支出、或是购买办公用品支出,支付水费、电费啊,这是比较固定的支出;专项支出是指这个部门的主营业务,比如农业农村局,每年都要维修乡村道路,还有农田害虫防治,这些都要资金。如果没钱了,这些都不会做了,商务局对出口企业的补助也没有了。
他指出,2025年专项当中是在2024年的基础之上,砍掉了70%,只保留30%,对于整个县的政府行政职能的运作,它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我认为2025年这一年是很难过的,接下来的2026年会更难,都不知道2026年还会不会有怎么样啊,这个后果很难想的。”
在中共财政体系里有“三保”之说,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现在因为财政没钱,“三保”也无法保证了。
“据我所知,县里一年支出在40亿左右,目前只安排了27亿,还有13亿的缺口。还有各种各样的民生支出,只安排了10个亿啊。民生那可太多了,包括残疾人保障金、低保户、军人抚恤金,还有退役军人转业到企业的收入补助。”
卢明解释说,本来这部分(退役军人转企业收入补助)是不用补的。为什么现在要补呢?因为很多退役军人,他退伍转业之后到了企业,收入比公职人员低。为了维持稳定、不让这批人造反,就比照公务员低了多少的差额,用财政来补给他。现在这部分钱也没有了,到时候也补不足的。
“以前民生部分应该有25亿左右,现在少了一半多。我感觉就是,它对民生没有那么重视。它没有钱了,也没法重视了。”
正常企业缴税越来越少
由于中共当局的疫情封控、打压民企、支持俄罗斯战争、与欧美关系恶化等因素,导致大陆民企大量倒闭、外资撤离,正常企业缴税收入越来越少。根据中共财政部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的税收降低了4.5%。
卢明对大纪元表示,现在财政瘫痪,另一个迹象就是财政收入结构当中,正常的企业缴纳的税收越来越少了。
卢明介绍,严格来说,像他们上级市的财政,疫情前手头也不是那么宽裕。因为它外资企业不多,本土企业又很一般。疫情之后,企业关闭潮就扑面而来,它的财政就捉襟见肘了。
很多民营企业已经感觉到没有前途了,跑路的企业家比较多。这种跑路是比较秘密的,他还欠着银行的贷款,但突然人不在了,什么东西都不要了,企业关掉了,员工都晾在一边,他也根本就没有申请破产,直接人走掉了就不再回来了。现在这样的人很多。
卢明说,他所在县下某镇平均每天都会关闭两到三家小规模的服装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的,每家企业就是十几个人上班。
他说,因为大量企业关闭了,比较好一点的民企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像县里几个支柱产业,都是出口导向型的那种企业。自从习近平2012年上台后,一路走下坡路,现在已经彻底不行了。
“出口为什么不行了呢?跟习近平的战狼外交有关系。因为县里的出口企业,基本上都是要到欧美,和欧美国家的关系都不行了,这个税收就直线下降。”
非税收收入增加
卢明对大纪元表示,它现在靠什么?它现在就靠大量的罚款。
根据中共财政部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的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5.3%。
山西数十名货车司机在途径甘肃境内时被当地警方查出“毒驾”,而司机质疑警方罚款是为了完成指标任务。图为2019年7月30日上海交警在执勤。(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