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知青

反革命轮奸犯
2025-01-01

我所在的生产队有一个姓张的人,在林建三师一团工作。我曾就此案与张某详谈,当时他说:“那几个轮奸犯很顽固,在专案组强大的攻势下,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但承认后又反复翻供。那个受害的女方刚开始有思想顾虑,不敢接受自己曾被轮奸的定案,后来组织上再三给她做‘思想工作’才认可这个结论。”另一个曾在林建三师工作过的朋友对我说,当时对这几个犯人还上了肩背铐,并加了楔子。有一个人熬不过去了,下了软蛋(屈打成招),使得案子有了突破。

我在“献忠书”上签了名(图)
2024-12-21

“献忠书”是一份卖身契约。“开膛剖腹”,“挖”出自己的心,献给伟大领袖,献给红太阳,得到的不是直接的钱财地位,它只是一种证明,证明你的心是“红”的,证明你的人是“忠”的,于是“无产阶级司令部”允许你的肉体的存在。这是无价的交换,失去的是人文精神,献出的是独立人格,交出的是自由思想。 三四个月后,1969年,我离开上海,和我哥哥的那帮亭子间的同学一起离家,去吉林省怀德县插队落户。

大车店一宿(图)
2024-10-22

对我来说,城乡差别就已经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术语,它是一种回忆,一幅图景,是高山深谷,是一种令人战栗的现实。我宁愿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乡土客店快些消失,尽管我曾在那里感受到古朴,安宁和愉快的气氛。我也宁愿那些车把式如今已经有了城里人的精明和狡黠,有了享受的概念,甚至有了无休止的欲望……谁赞美那个已经存在了无数个世纪的大车店,或者在瞻望未来世纪时无视这一悲哀的现实,那么他自己不妨先去住上一宿。

我农场的三个好兄弟
2024-10-18

在上海崇明岛某某农场生活了六年多,我把这段时间称为苦难岁月。岁月虽是苦难,我有三个好兄弟与我如影相随,不离不弃,让我稍许有点安慰。他们是,我的搪瓷饭碗、香烟和《诗词格律》那本书。一日三餐都无法离开的好兄弟——搪瓷饭碗。在农场我们男孩使用的饭碗,一般都比较大...

上山下乡我们没有“自愿”!(图)
2024-10-16

中共动员知青去农村山区上山下乡。(网络图片)我在农村上山下乡插队总计八年半又四天,把我从一个曾经是少年壮志,海阔天空的少年折磨成浑身伤痛,身心俱疲,不敢有梦的青年。我们是被牺牲、被蹂躏的一代。1968年10月18日,我们,江南一所著名中学的一千多个学生知青,被学校的邻居,江苏省军...

当年收听“敌台”是怎么被发现的
2024-10-16

在崇明某某农场六年多的日子很是难熬。小小的连队,除了几只苍蝇蚊子与你作对以外,更有各种的人与你过不去,因为当年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精神似乎已经深入人的骨髓。与人斗其乐无穷,有时候斗得惊心动魄惨烈无比。一个姓黄的民兵排长看上去很是平常,矮矮的个子,遇人讲话似笑非笑的样子。刚到农场不久的...

寒冬腊月,跳进冰河仅为了一顿饭
2024-10-02

连队北侧的北横河,宽度至少在50米以上,是崇明岛东西向的最主要的人工河我在上海崇明××农场生活了六年多,我把它归类为苦难的岁月。六年农场生活,吃不饱是主旋律。我们当年是如何的吃不饱,现在的年轻人永远不能想象,因为饥饿,为了一顿饭可以干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大...

当我的日记本被人偷看以后
2024-09-28

在上海崇明岛某某农场生活六年多的日子很是难熬。说日子难熬是因为在那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有无数的坎等着你,有的坎几乎无法逾越——我最私密的日记本被人偷看,即是其中不大不小的一道坎。凡事皆有因,起因即是那个时代播放最多的两首歌曲,我不说想你猜到。一首是《东方红...

为调回上海,女知青“奉献”了她最宝贵的……
2024-09-21

在崇明××农场生活了六年多,我把它归类为苦难的岁月。六年多的日子很是难熬。难熬——不仅仅是生活很艰难,工作很繁重,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郁闷,与对前程的茫然。大约到了1970年年中,前途一片茫然暗色中出现了一丝亮光:上调。所谓上调就是跳...

知青与书记
2024-07-20

高大同是我和李木鸡的同学。他虽然和我们一起来农村,却并不算插队。他算回原籍,即通过自己联系,回原籍农村。高大同的原籍就是我们插队的这个村庄。我们面对的是一些素昧平生的农民,而高大同却是回到自己的亲人中间。他几乎与全村的人都沾亲带故。那时村里要经常开黑五类的批斗会,但黑五类与贫下中...

难忘那年中秋节(图)
2024-06-29

我在山西岚县最西边的一个小山村插队,村里不足四十户人家,我们村离县城六七十里路,在县城的最西边,县城的周边方圆五里左右是平地(虽说是平地,也是高低不平)。从县城一路向西五里开始进山路,顺山势之间的县级公路向西,越走越高,弯弯曲曲,高高低低,七拐八拐走上近六七个小时才能到我们插队的...

北大荒记忆(图)
2024-06-21

查夜迷迷糊糊之中,我被人推醒了,一个低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哎,起床起床,该你们了。我腾地坐起来,霎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赶紧穿衣服,一面就小声叫起了身边的小毛小沈小阎几个女孩,悄没声地,几分钟以后我们已经全副武装:棉裤里套上了毛裤,棉鞋棉袜里再塞上双毛袜,圆...

从我亲经的知青自杀事件看文革人性堕落(组图)
2024-06-20

他怎么会想到自己事发之后,最信赖的那个好朋友会起来揭发他,甚至还会有那样详细的侦查记录。哪天、哪时,在何地干什么。他怎么知道自己在初享生命最隐秘的欢愉时,有双眼睛在盯着……那还是他一直信任的眼睛——“所有人都不知道,你可以知道”的那种信任。秘密的分享最后都成为笔录,然后在整风时居然被公开读出来。而我们,这些当时二十岁上下的小青年,也真的把这件事看成错事。

一千八百万知青下乡罪魁祸首是谁?(图)
2024-06-12

但《失》书中一些数据仍闻所未闻,三十多年前的旧闻对我仍是新闻,一路发叹“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若非读到此着,将终身不了解这场运动的全局性信息。如从一九五六年起上山下乡就和解决失业“结合”起来了;一九六三年周恩来计划十八年内动员三千五百万知青下乡。上山下乡乃是中共政府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解决失业之策──借助红色意识形态,将无法解决的失业大包袱甩给农村。

躲避文革大逃港 幸存者拜祭三百遇难知青
2024-06-10

在文革年代,有大批中国知识青年为了躲避中共迫害,试图从广东偷渡到香港,过程中有许多人不幸罹难,至今难以统计。为了追悼这些罹难的逃港知青,一场拜祭追思活动,星期六(6月8日)在美国新泽西州举行。信守着年年岁岁,永不相忘的承诺,当年逃港的幸存者和亲友们在新泽西的恒福陵园举行拜祭仪式,...

诗人之死带“原罪”下乡知青的悲惨路(图)
2024-04-27

老人以为,死可以为自己一生的苦难、为儿子蒙受的冤屈解脱。她想不到的是,她的苦难也许解脱了,儿子的头上又加了一笔:母亲畏罪自杀。家门贴上了封条,知青徐某无家可归,又不敢回乡,只有四处流浪。 1978年的10月10日,云南农场一名女知青因为难产不幸猝死,引发云南知青的愤怒。下乡十年,平均年龄30岁,依然集体住在最初简陋的茅棚里,没有任何医疗设施,知青的生命得不到保障,他们联名上诉,自发组织请愿团一批接一批地向北挺进。 因为重重受阻,代表们集体卧轨,他们手挽着手、沉默坚决地坚持了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