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知青

插队九年的知青岁月
2022-12-15

1968年的夏天,文化大革命已经整整两年了,他的发动者似乎也没有想到这场运动的收场比开场还要难。我与上千万城市学生的命运一样被卷到上山下乡的巨流中。9月7日,我们一千多名北京知青乘火车到内蒙(后划为黑龙江)的呼伦贝尔盟阿荣旗插队,告别了北京、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弟弟、妹妹,谁知道这...

知青与书记(图)
2022-12-10

高大同是我和李木鸡的同学。他虽然和我们一起来农村,却并不算插队。他算回原籍,即通过自己联系,回原籍农村。高大同的原籍就是我们插队的这个村庄。我们面对的是一些素昧平生的农民,而高大同却是回到自己的亲人中间。他几乎与全村的人都沾亲带故。那时村里要经常开黑五类的批斗会,但黑五类与贫下中...

革委主任贾作仁(图)
2022-12-09

一名知青对这种不人道的做法十分气愤,说了几句不满的话,结果被群众专政队打折一条腿,落得终身残疾。专政队动用的刑具千奇百怪,挂在房梁上悠,针刺手指,钉子钉太阳穴,打板子,打嘴巴,是最常见的。一名女知识青年觉得群众专政做得太过分,说他们好像法西斯,便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多次遭到毒打。群众专政的头头赵士杰和贾作仁还对这名女知青进行长期强奸。

准备打仗
2022-12-08

1971年,惊心动魄的九一三事件发生。党章规定的接班人,显赫一时的副统帅林彪竟要谋害毛泽东,叛国出逃,这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震动。那时中苏两国各在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中苏边境的乌苏里江爆发了珍宝岛争夺战,大战一触即发。当时对于战争的渴望和兴奋当数几...

关于“上山下乡”,幸好我们还在,不然就死无对证了!(图)
2022-11-10

共识网请国内著名哲学家邓晓芒先生,就他最近的反思“知青上山下乡”一文及其他研究成果同共识网读者进行深入交流,共识网(微信)共征集到121个问题,以下是精选出来的部分问题以及邓老师的回答:

旧文重发:对老红卫兵当政的担忧(图)
2022-11-03

如果说胡锦涛、温家宝的时代,主要是文革期间的大学生掌握国家最高领导权;那么,所谓习近平时代,就是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和知识青年掌握国家最高领导权,而且又是以高级干部子女为主体的。这样,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那一代红卫兵,特别是以高干子女为主体的老红卫兵,以后又成了知青,他们的抱负,理想,精...

新时代知青:我的民智开启之路(图)
2022-11-02

编者按:专制政权维护其统治不外乎一手暴力一手谎言。其谎言要让人们相信,就必须阻断信息自由。此文是又一位觉醒的青年讲述的摆脱中共洗脑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本人有探求真相的欲望。即便是文革那样的黑暗岁月,也仍然有黄立众、林昭、杨小凯这样的思想者。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黑暗的独裁统治更是无...

【老照片】上山下乡时最有权力的单位 可以决定人一生的命运(图集)
2022-10-31

这是1975年开具的一份留城证明书。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后,无论男生女生,都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了这个证,就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一份工作,吃上“国粮”了。这个证落款,是“鹰潭镇革委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在那个年代,这个单位权力很大,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习近平赴延安 曾被这一幕震撼【阿波罗网报道】
2022-10-29

阿波罗网记者秦瑞报道/中共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带领各政治局常委前往陕西延安。中共新华社对此进行了煽情的宣传,然而真正的历史是,习近平和他的同学当年刚刚到达延安时,曾经被深深的震撼。

弘扬“知青精神"?作为知青的儿子我想呸他一脸 (组图)
2022-10-29

近日国家智库刊文:知青精神仍需弘扬广大,结果评论区成为大型翻车现场,作者被网友花式揶揄。笔者作为知青的儿子,更是义愤填膺。我父辈这代人还没死,作为国家智库的专家怎么会写出这种狗屁文章,这是要搞出个什么样的导向?那是一段苦难深重的岁月,这些年来我的父亲不止一次给我说过这样的话!首先...

知青断指为返城 谁的青春无悔?(图)
2022-10-29

知识青年在农村劳动。(网络图片)重庆知青,16岁的杨嘉琳,初中尚未毕业,1968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饱含革命激情来到武陵大山深处生活十年,直到最后一批知青返城的时候才顶替母亲的岗位踏上朝天门码头,回到阔别十年的重庆市。回城那年她正好满26岁。杨...

在知青文艺宣传队的日子里
2022-10-28

刚下乡时,我们三男三女六个知青一个组,同吃、同住(同大院不同房)、同劳动,平平等等和和气气一家子似的,虽然辛苦,也蛮开心的。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形势起了变化:组长阿生是知青干部抽去搞蹲点了,大个子阿毅擅长球艺,三头两天代表大队公社外出比赛,三位女生俏、清、丽,则成为大队知青文艺...

老岗坝轶事:队长李文明
2022-10-26

远眺老岗坝小区来了个新保安,第一次打照面,他就招呼说:何老师,您回来了?见我疑惑,他主动介绍自己:我是老岗坝李文明的弟弟老七呀。听他一说,我停下脚步,仔细一打量:长圆脸、吻骨突出,真还是李家人呢。老七说,乐宜高速占了他家土地和房屋,他搬迁到车子镇了。没有了土地,整日无所事事,不如...

我的上大学之路
2022-10-21

近日来,不少网友在谈论当年考大学的种种艰辛,令人不胜唏嘘。由此,我也不禁想起当年自己上大学所走过的路程。先请看下面一段日记:1977年10月21日……睡前听到中央广播,教育部召开高等院校招生会议,新规定:在工农兵干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生),20岁左...

下乡时我们多了个心眼
2022-10-20

1968年,这年的年底,全国初高中红卫兵的身份,突然在一夜之间,转化为知识青年。从此,知青作为一个特定概念,载入历史。我所就读的乐山二中,按上面部署,成建制分往八区。大家一窝蜂往乡下走时,我和杨宗遨多了个心眼,决定不随大流,先考察一番再下户口。一我们跟随大队人马从斑竹湾过河,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