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知青

抬马记(图)
2025-09-03

在陕北待过的知青插友们都知道,穷山沟里接触常见的牲畜,是同属哺乳动物奇蹄目马的远亲表弟——驴。原始农业离不开驴,驴会推磨、驮水,套上耧能播种,驾上辕能拉车,上得高山,也下得深沟,粗草糙料咽得下肠肚,风雪雨露耐得住冰霜。马就不同了,推磨转不开道儿,驮水搭不上...

《知青之歌》案
2025-08-13

1969年,一首歌曲在江苏省江浦县一个南京知青的小茅屋里诞生。从此,它在知青中辗转流传,从寒冷的塞北草原到西南的热带雨林,从西北的戈壁沙碛到东海之滨的盐碱荒滩,哪里有知青栖息的足迹,哪里就可以听到这首歌的歌声。这就是曾在全国知识青年中普及最广的《南京知青之歌》。这首知青之歌带给作...

响应中共号召知青赴缅甸“解放”人类的惨况(图)
2025-08-12

1979年,云南知青在北京天安门控诉抗议,要求返回城市老家。(网络图片)上世纪60年代末的文革时期,一批分到云南边疆的知青因在国内受黑崽子不公待遇,听信中共解放全人类的口号,越过国境线,奔赴缅甸参加缅共的革命。但随着北京与缅甸政府关系改善,不再支持缅共,缅共转而以毒养军,知青开始...

长沙知青大逃亡(图)
2025-07-26

1967年8月13日,与江永毗邻的道县,由派性武斗疯狂演变为对地富反坏右及其子女的集体打斗杀戮,周边地区竞相仿效。 江永县,全县的地富反坏右之家都未能幸免,知青中黑五类子弟不少人也上了黑名单。8月17日,四个端着鸟铳的农民冲了进来:“谁是王百明?”王百明回答:“我就是。”“地主崽子王百明!”轰!轰!轰!一连串的铁砂弹在王百明脸上、身体里炸响,当即死亡,年仅22岁。 王百明是长沙市62届高中毕业生,连考三届大学,因出身问题,皆不被录取,1964年上山下乡。

荒原上的女知青
2025-07-19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年,随着钻机的轰响,一支石油钻井队开进了内蒙草原深处。钻机刚轰醒了这块荒原,一顶帐篷便出现在了附近的草地上。有钻井队便有水源,追逐钻井队放牧,成了草原上的一道风景。几个小伙子好奇,歇工时跑到帐篷去玩。一个颧骨通红肌肤粗糙的蒙族中年女人迎了出来,...

不堪回首那无奈的青春(图)
2025-07-08

知青上山下乡劳动。(网络图片)这几年常见到青春无悔的口号,特别是用于回忆知青上山下乡、或经历文化大革命及各种政治运动,以表示回忆者的达观,显示其革命豪情,并影响没有这类经历的青年一代。对此,我绝不赞成。这完全是歪曲历史。所谓无悔,只能是就个人曾经作出的选择而言,而事实却是绝大多数...

知青们被践踏的青春向谁追讨?(图)
2025-07-06

据官方资料显示,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知青的总数估计在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这场发生在毛时代,花了三百个亿各方都不满意的“上山下乡”运动至此结束。然而,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就此消亡,而他们不少人回到城市后,生活境况也十分糟糕。 八十年代,关于介绍知青悲惨生活的文章、影视剧多有出现。只是践踏了他们青春的毛和中共迄今都没有道歉。

知青时,我当过石匠
2025-05-29

前些日子,翻阅过去写作的诗词,其中一首是记录开山造石的:巍巍石亘掌中岩,大锤一抡断腰开。朵朵白烟錾錾火,迢迢铿锵送歌来。如今复看,很是惊讶当时的心态,为何那样艰苦的劳动,仍能壮怀激烈,拿了汗流浃背的光景,描绘得如此充满诗情画意?记忆中那是1960年代的末尾,原本在城里复课闹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