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知青

梁晓声:85%知青如今都属于城市里低消费群体 图
2014-02-21

整代而言,知青们属于当今城市里的低消费群体。 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工人阶层。而工人阶层,无论“国有”的还是“集体”的,正承受着中国“改革”负面的巨大压力。不直接承受这压力,不能完全体会究竟什么叫时代“阵痛”。 世人看到知青中出了些名人,出了些干部,则就错误地认为,知青一代很“出息”。有不少人据此得出更错误的结论,仿佛知青整代地垄断着中国的优越行业了。

钱理群:看习时代掌权“红卫兵和知青”的特点
2014-02-25

早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老红卫兵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时,即已宣布:"老子拿下了政权,儿子就要接过来,这叫一代一代往下传","干部子弟要掌权,天下是我们的","二十年后的世界是我们干部子弟的"。于是,又有了这样的口号:"只许左派造反,不许右派翻天","你们敢造反,我们就立即镇压!这就是我们的逻辑,反正国家机器在我们手里"。

知青赴缅甸“解放”人类惊见百姓逃光 缅共以毒养军(组图)
2014-01-31

当年赴缅甸的知青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最大的反差是,本来是去“解放”处于水深火热的人类,但到了缅甸一看,人家是小康生活,自给自足,有耕牛、房子和碾米机,不吃杂粮,没有阶级剥削。而且和缅共区的百姓接触,他们反应冷淡,发现自己并不太受欢迎。所谓的“解放区”一贫如洗,人都跑得差不多了。随着北京与缅甸政府关系改善,不再支持缅共,缅共转而“以毒养军”,知青开始大批退伍回国,他们的人生坎坷,下场悲惨。

上山下乡 瞎折腾的一场政治骗局(图)
2014-01-20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给全社会带来了严重消极后果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刊登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报导所加的“编者按”中,发表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

知青赴缅甸解放人类的惨况(图)
2014-01-13

上世纪60年代末的文革时期,一批分到云南边疆的知青因在国内受“黑崽子”不公待遇,听信中共“解放全人类”的口号,越过国境线,奔赴缅甸参加缅共的“革命”。但随着北京与缅甸政府关系改善,不再支持缅共,缅共转而“以毒养军”,知青开始大批退伍回国,他们的人生坎坷,下场悲惨。

中共发起上山下乡运动内幕(图)
2013-12-25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治运动,开展了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场运动剥夺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也撕裂了千百万家庭。(网络图片)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中共在利用完红卫兵后,处于对政治稳定威胁的...

不看难想象 知青农场“动物园”里发生的打鸡血狂热
2013-12-07

那时传来了一本小册子“鸡血疗法”,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赫然在目: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我们如获至宝的反复研读,贯彻伟大领袖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从“鸡血疗法”册子里得知:人打了鸡的血,不用几针就能治好癌症!又听说打鸡血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特别有滋阴壮阳的作用,是治疗阳痿的良方!对半身不随、脑中风、妇科病、阴道瘙痒、不孕症、牛皮癣、脚气、脱肛、痔疮、咳嗽、感冒等都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知青反思:不如狗 狗急了还能跳墙
2013-11-23

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以前接受的是所谓全红教育,指教育者(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以偏激的情感向被教育者灌输的是清一色的社会主义尽善尽美的思想。教育者没有把社会的落后面和阴暗面如实地披露给被教育者,以致被教育者的心灵自幼便打下了社会主义完善的烙印。知识青年深入到...

毛泽东去世知青喝酒吃肉载歌载舞
2013-11-16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国文革组成部分,我们这一代,生正逢彼时,正所谓时也命也。我1968年底至1977年初到位于海南黎族苗族通什自治州的乐东县某农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称三师十四团)屯垦开荒种橡胶。年轻人聚在一起,青春年少,发生许多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知青聚...

北大荒留守老知青近300人患精神病
2013-08-14

“上山下乡”已属尘封的历史,但在黑龙江佳木斯“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至今仍住着50多位南腔北调的老知青,多已年过花甲的他们都患有精神病。曾经的超负荷劳动和精神创伤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在这所专为他们开设的安养中心,他们彼此陪伴,却又相顾无言。

都是为了活命 广州人大逃港 (组图)
2013-07-26

摘要: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大陆经历多次政治运动。大跃进导致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使社会陷入混乱。彼时,广东逃港潮风起云涌,持续30年。 从广州到香港需要多长时间?广九直通车2小时,和谐号1小时20分,莲花山高速客船1小时50分。但33年前,大批的广州...

知青下乡遇上牛鬼蛇神中的通灵者(图)
2013-07-16

文革时,红卫兵造下罪恶,现世现报,被贬流放边远山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公社再往下分时,我选择谁也不愿去的荒山沟屯。这里黄鼠狼狐狸多,常迷人,又叫黄仙沟。离大队公社县里省城都远,四不管,也叫皇上沟。到这一看,贫穷落后。当年闯关东,开垦北大荒的土地经营者,...

生不逢时的“老三届”(图)
2013-04-10

只要一提起老三届,生不逢时、可怜可悲、厄运不幸,这些词汇便在我心中伴随而生。不是老三届的,是感受不到那种切肤之痛的。所谓老三届,是指1966、1967、1968年连续三年的初中、高中毕业生的统称。该长身体的时候自然灾害了——老三届基本上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可...

知青作家忆下乡:性压抑之下曾有知青“奸牛”
2013-04-10

核心提示:有一件事在村子里流传——隔壁村的一个光棍,居然忍不住去搞了生产队里的母牛。奸牛犯被铐走了,罪名是破坏生产坏分子,罪大恶极。写《知青变形记》前,韩东读了很多知青口述史,才发现奸牛的事件远非孤立。肇事者有村民,有流浪汉,还有知青。这是那个年代性压抑的...

习近平:〝全部都哭啊 就我在笑〞
2012-12-22

随着十八大落幕,中共正式进入〝知青一代〞掌权时代。尤其是中共最高领袖习近平,其7年的知青插队生活点滴被媒体不断挖掘、曝光。当年,在困境中去插队的习近平还是不满16岁的孩子……习近平:〝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现年58岁的习近平,极少在公开场合谈论过自...

知青赴缅甸“解放全人类”的凄惨命运
2012-12-01

上世纪60年代末的文革时期,一批分到云南边疆的知青因在国内受黑崽子不公待遇,听信中共解放全人类的口号,越过国境线,奔赴缅甸参加缅共的革命。但随着北京与缅甸政府关系改善,不再支持缅共,缅共转而以毒养军,知青开始大批退伍回国,他们的人生坎坷,下场悲惨。近日,当...

王维洛:十八大后“知青代”领导中国之劣势
2012-11-17

即将接班的第五代"领导人"是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虽然有很高的学历,却长时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可谓是不学有术;如今他们已经或者即将步入耳顺之年,进入生命下坡曲线,不可能有改革进取的热情和精力。四大劣势。

不满的暴发 长沙知青大逃亡
2012-10-04

1964年9月,长沙市六千初、高中毕业生被下放到湖南偏僻小县江永和零陵等地,其中黑五类子弟占85%。在最初的两年里,这些16岁至20岁的年轻人干得有声有色,他们积极劳动,办夜校,组织农民学文化,有知青为病重的农民献血,有的热心捐款给生产队建发电站,还写诗、...

知青见闻:抢媳妇与买老婆
2012-09-23

老樵于1968年11月,下放到寿县堰口区陶店公社王墙大队柴拐生产队(后不久,陶店公社撤销,并入堰口公社)。一个小组两个人,小王和我,当时暂时寄宿在队长王西山家里。 生产队有一个破房遗址,房顶朽坏塌陷了,泥坯的土墙东倒西歪。村上的人说,这就是“大跃进”时候...

太子党刘源 知青“狼”的文革遗毒(一)
2012-09-15

在从政的太子党中,最著名的就是习近平、薄熙来和刘源。刘源比习近平大两岁,比薄熙来大三岁。三人的排名经历了“刘、习、薄”到“习、薄、刘”的变迁,等到薄熙来出事后,军中流传“浏阳河”的说法,刘源遭贬仿佛已成定局。不过从目前局势来看,刘源将升入中央军委。《新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