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诗古文 > 正文

精粹帖子 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完) -其他类

作者:
079叠翠诗
 
  叠翠诗:“八×叠翠诗”属于宝塔诗。一三五七行的首尾二字相同,一二三层各两行,第四层有四行,第一层每行二字,下面每层增加二字。有两种读法。一种是第一层顺着读,第三行开始由中间劈开,从第三字开始往右念,然后接第四行往左念,至中间接下一行的中间字往右念,如此一右一左的念下去,再由最后一行往上念,一直到第三行的中间。另一种读法是由第一层的第二字开始,接第二行的第二字,下面方法同上,最后往上到第三行的中间,再接第二行的第一字和第一行的第一字。
  “八×叠翠诗”是倒数三四句的中心分别多出两个×字,故名。共分四层,一二三层各两行,第四层有四行,第一层每行二字,下面每层增加二字。
  八大山诗:是叠翠诗的改装,形状像飞雁体。八行,每行开头为同字。  读诗的“路径”迂回曲折,犹如从山颠沿径下行,继而又在另一侧攀援而上。清代龚炜《巢林笔谈》载,明嘉靖昆山邬景和写有一首《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高低写作四层,垒成山形”。《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因描写的是半山寺,故以八个山字嵌在半腰。

  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 作者:邬景和

     山山
     远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乐归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苏城楼阁拥山

  堂庙旧题村苑阆疑
  竹禅榻留庄作画实

  丝新醉侑歌渔浪沧
  此诗与“盘中诗”相似。解读方法是由上往下,然后再由右向左,转折回环而读。可得诗一首:
  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
  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沧浪。
  渔歌侑醉新丝竹,禅榻留题旧庙堂。
  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楼阁拥山疑阆苑
 
  清朝王尔烈写了一首《游衡山》,全诗十排,每两排一层,“塔尖”两层,每层两字;随后每层递增两字;第四至第五两层四排,每排八字而构成一首七律读时先将顶层两字中间向下垂直“划”一竖线,将“山”“劈成”左右对称的两个半边;再从右半边顶端起读。与前面各首读法稍异的是,第二字不在塔顶,而即向下滑至第二排。下行至最底层后,又从右至左逐层向上“攀援”,至左半边的“山(塔)”顶最后一字作结。

  游衡山 作者:清·王尔烈

     山山
     角下
    山八青山
    衡到角路

   山远我湾高山
   衡说都响水流
   山间人人潺潺深山
   此宿夜寒般千鸟百
   他乡客孤叫叫的行
   作莫人为难里万人


  这首诗我以前见过,那时就知道读法,其读法如下:
  山下青山路角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千般叫,叫得行人万里难。
  为人莫作他乡客,孤寒夜宿此山间。
  人人都说衡山远,我到衡山八角山。


  八诗叠翠诗

           诗诗
      学客
     诗为寻诗
     唐读自苦
    诗好我知吟诗
    唐读多计对作
   诗悲人言无施新诗
   为再莫君心劳就强
   酬菊醉劝力彩笔挥
   应还我怜池墨睡来

  这首诗是写学诗苦,苦中有乐吧。读法与王尔烈那首一样。

  八柳叠翠诗

        柳柳
         相依
          柳郎淡柳
          唱眉婀黄
     柳下蛾娜杨柳
     影鸭鹅忙风拂
   柳塘倒映章台御柳
   香清溢池灞浅情人
   媚更因荷上肉枝别
   妩增风春使每长意

  这首诗的读法又与第一首相同了。
  柳柳相依淡柳黄,婀娜杨柳拂风忙。
  章台御柳人情浅,灞上肉枝别意长。
  每使春风增妩媚,更因荷池溢清香。
  柳塘倒映鹅鸭影,柳下蛾眉唱柳郎。


  八峰叠翠诗
             峰峰
             苍翠
          峰旋翠峰
          凌鸟远连
      峰惊飞看奇峰
       流水绿烟笼尽
   峰趣映峰峰雾绕峰
   寰云耸峰峰影露霞
   歌怪树仙岚作帐魂
   笙荡塔玉楼高帆飘

  这首诗的读法与上一首相同
   峰峰苍翠翠峰连,远看奇峰尽笼烟。
   峰雾绕峰霞露影,峰岚作帐魂飘帆。
   高楼玉塔荡笙歌,怪树仙峰耸云寰。
   峰趣映峰绿水流,峰惊飞鸟凌峰旋。
 
 
080火焰体
 
  火焰体诗是同头七绝,图形则是一七体宝塔,以其形似火焰,故名。全诗共12个相同的字,每句有3个,在图中它们的位置是第一层无,第二层1,第三层2,第四层14,第五层25,第六层246,第七层136。在诗中它们的位置是第一句136,第二句135,第三句145,第四句136。读法与宝塔诗恰好相反,宝塔诗是自上而下读,火焰体诗则是自下往上绕着读。
 


山 满
桃 山 杏
山 好 景 山
来 山 客 看 山
里 山 僧 山 客 山
山 中 山 路 转 山 崖



读法如下:
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桃山杏满山开。
 
 
              山客山僧山里来
 
咏春江月 作者:现代作家·刚刚

              
            春 罩
              船  春  网
            春  我  待  春
          浓  春  影  追  春
        意  春  风  春  爱  春
  春  迎  春  水  春  江  月


读法与上诗相同:
春迎春水春江月,春爱春风春意浓。
春影追春春待我,春船春网罩春红。
 
 
 
081飞雁体
 
  飞雁体:同头体的五律或五言八句的古风可排成这种形状。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宝塔诗,读法是左右开弓斜着读,呈人字行,犹如雁阵,所以叫飞雁体。
  制法与读法:凡五言同头诗都可排成飞雁体图。共八行,第一行二字,下面几行一次增加二字,第五行与第四行字数同,第五行以下依次减二字,最后一行为二字。把同头的字排在前四行的头尾,其它字的排法按读法进行。读法:第一句从第一行第一字开始,向右斜向读,即第二行的倒二字,第三行的倒二字,第四行的倒二字,第五行的倒一字。第二句从第一行第二字开始,向左斜向读,即第二行的第二字,第三行的第二字,第四行的第二字,第五行的第一字。第三句从第二行第一字开始,向右斜向读,第四句从第二行倒一字开始,向左斜向读,下面各句依次交叉右斜、左斜的读。

    
   
  
 绿
 
  
   
    

读为:
山远路又深,山花接树林。
山云飞片片,山草绿澄澄。
山鸟偷僧饭,山猿抱树吟。
山僧请山客,山客绕山寻。
 
 
                  山花接树林
 
 
082首尾吟
 
  首尾吟体(首尾重复):一句而首尾皆用之。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言:“首尾吟者,一句而首尾皆用之,”

  次黄山中首尾吟 作者:宋·杨公远
  双井源流绰有声,襟期一片玉壶清。
  吟成物外风骚句,付与人间月旦评。
  随柳问花知雅兴,论心握手见交情。
  英雄标致真难敌,双井源流绰有声。
 
 
               随柳问花知雅兴
 
  云栖净土汇语 作者:明·莲池大师著
  其一: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大觉仙。
  华发莲生因带果,莲成华落实摧权。
  展开千叶全机现,摄入孤房众德圆。
  醒尽长安红紫梦,莲池非是爱栽莲。
  其二: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混俗仙。
  内叶鱼龙成净侣,外连萍藻结良缘。
  画船箫鼓凉风夜,青笠丝纶细雨天。
  身在污泥浑不染,莲池非是爱栽莲。
  其三: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忍辱仙。
  幸自深根埋浊土,从他名卉占高原。
  颜开赫日烘偏艳,实坠秋霜凛倍坚。
  一点翠心含造化,莲池非是爱栽莲。
  其四: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解脱仙。
  洁体迥离红粉鬓,清香不恋绮罗筵。
  密通千孔除诸碍,秀出孤标绝众缠。
  碧水青天长自在,莲池非是爱栽莲。

  国色天香 钟情丽集  张于湖传
  生不从兮死亦从,天长地久恨无穷。
  玉绳未上瓶先坠,全轸初调曲已终。
  烈女有心终化石,鲛人何术更乘风?
  拳拳致祝无他意,生不相从死亦从。

  生不相从死亦从,吁嗟好事转头空。
  睽违已似河边柳,偶得全凭塞上翁。
  幽香未消幽恨结,此身虽异此心同。
  拳拳致祝无他意,生不相从死亦从。
 
 
083声韵母
 
  这里有几种情况,一是每句声母相同,就像口吃一样,二是每句韵母一样,说起来也是挺拗口的。
声母诗:近代的韵书可以明代《韵略易通》(公元1442年)为代表。体例上采用的是“四级分类法”,分类更加细致,条理更加明晰。《韵略易通》把韵基、声母、韵类、声调这几种音类成分都分别得很清晰。它的分类次序也跟《广韵》不同。《韵略易通》第一层分类以韵基为标准,即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叫做“韵部”。全书共分二十韵部,分别以“东洪”“江阳”“真文”“山寒”等作韵目。第二层分类以声母为标准。该书音系有二十个声母,用一首“早梅诗”二十字作字母,这首诗是:

  早梅诗 作者:明·兰茂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柳边求去地,颇他曾入时,英门语出喜,打掌与君知。
 
 
                 向暖一枝开
 
  早梅诗前四句咏梅,接着三句取为声母,最后一句“打掌与君知”则有一段和密码学相关的典故。

  王力先生所作的“声母诗”,用上了所有的声母
  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晓。
  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周有光的声母诗《采桑》:
  春日起每早,采桑惊啼鸟。
  ch   r     q   m    z     c    s    j     t     n
  风过扑鼻香,花开落,知多少。
   f    g     p    b    x      h    k    l      zh   d    sh

  韵母诗:与《采桑》相映成趣的还有一首韵母诗《捕鱼》:
  人 远 江 空 夜,
  en     uan  iang  ong   ie,
  浪 滑 一 舟 轻。
  ang   ua      i     ou   ing
  儿 咏 唉 唷 调,
  er    iong ei o      iao
  橹 和 嗳 啊 声。
  u  e  ai  a  eng
  网 罩 波 心 月,
  ang   ao    o     in     ue
  竿 穿 水 面 云。
  an    uan   ui      ian   un
  鱼 虾 留 瓮 内,
  u     ia     iu    ueng   ei
  快 活 四 时 春。
  uai    uo   i       i       un
  周有光说:“古代没有韵母诗,古人也不会分析韵母。这首《捕鱼》肯定不是最好的,不过韵母诗的确不好写。”

  戏作切语竹诗  作者:宋·苏轼
  隐约安幽奥,萧骚雪薮西。交加工结构,茂密渺冥迷。
  引叶油云远,攒丛聚族齐。奔鞭迸壁背,脱箨吐天梯。
  烟筱散孙息,高竿拱桷枅。漏阑零露落,庭度独蜩啼。
  扫洗修纤笋,窥看诘曲溪。玲珑绿醽醴,邂逅盍闲携。

  作者以竹为主题,作了这首音意皆美的趣味诗。首先说它诗音美,就美在句句均用同声母字组成。古音中有三十六声母标定字的声类,此诗按古汉语来分类的话,只有第九句中的“烟”字例外,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就诗意来讲,作者通过视觉、听觉、想象之充分运用,从竹子的形态、生长写到它给人的美感甚至对人的功用等等,细致、生动地描摹了竹子这一大自然中极平常植物的勃勃生机。第一句从视觉上写竹林隐约、朦胧;第二句从听觉入手写雪后竹林、西风鼓叶;第三句细看竹子,第四句宏观看竹林整体;第五句写竹高欲触云;第六句写竹林站排整齐;下两句写竹根从地底迸发,露出地面后又吐出天梯般的枝条;第九和第十句前写小竹,后写粗竹。最后六句勾画出主人公在竹子天地中过着隐居生活的图景,指晓露落之时,他漫步清庭,听独蜩长啼,修纤纤细笋,见溪水蜿蜒;偶而与友人相遇,携手同游,畅饮甘醇的美酒,优哉游哉,多么惬意。

  饥鸡集矶记
  唧唧鸡,鸡唧唧,几鸡唧唧集矶脊。机极疾,鸡饥极,鸡冀己技激及鲫。机即济蓟鲫,鸡计疾机激几鲫。机急极,鲫极悸,急急挤集矶级际,继即鲫迹极寂寂,继即几鸡饥,即唧唧。
  
  逝狮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拾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这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编写的一篇看得懂读不清的文章,虽不是诗,但从这里可充分说明汉字同音异义的特征。本文摘自《文萃》
 
 
084联边诗

  联边诗的特点就是每句都用一个偏旁,从字面上看非常有意思。

  联边诗 作者:宋·黄庭坚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
  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僮仆侍伶侧,泾渭清浊混。
 
 
                                                             草莱荒蒙茏

  从形式上看,每句全是一样的部首偏旁。确实厉害。诗意也很不错的,试析几句,前两句意为:逍遥快乐地来到大道边,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会,这两句体现了和谐统一。第三四两句意为:自然界的睛朗明亮与阴晦不明都有一定时候,轻松戏谑的话语和直言正论相融汇,难以分开,这两句又说出了矛盾。本诗就是这样矛盾中有和谐、和谐中还有矛盾,这种味道在结尾一句“泾渭清浊混”中体现的更厉害。
 
 
085一七令
 
  宝塔诗也分好几种,最普遍的一至七字的“一七令”,然后还有单宝塔、又宝塔、倒宝塔和变形宝塔等。
  先看一七令。从一字到七字,绝大部分是每句都押韵,也有的是两句为一韵。超过七字的我把它归到单宝塔或又宝塔中。

        春。
      日暖,霞薰。
     芦芽短,柳丝匀。
    莺歌燕舞,翠溢红温。
   和风揉素面,细雨浥轻尘。
  晓气当时正好,岚烟此际精神。
 且乘兰舟随月夜,莫教幽梦了无痕。


        夏。
      池边,亭下。
     翠罗披,红帐挂。
    顾影摇曳,凝香溢射。
   接天带碧绡,闭月遮云瓦。
  风从玉臂轻摆,雨过晶珠乱耍。
 为求惠质傲群芳,身入烂泥浑不怕。


        秋。
      瑟瑟,飕飕。
     蝉吟廖,雁鸣啾。
    黄花招雨,败叶逐流。
   天高日暮早,昼永月明幽。
  风动一江离索,烟催万物悲愁。
 最恼枫红题正好,年年知是向谁收?


        冬。
      云断,冰封。
     长亭外,曲径中。
    虬枝揽玉,粉面挟红。
   经霜洁愈盛,浴雪更香浓
  冷月醉来疏影,佳人梦入芳丛。
 纵使他朝春雨落,冲寒先自笑东风。


  如唐代张南史的《花》
  花,花。
  深浅,芬葩。
  凝为雪,错为霞。
  莺和蝶到,苑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芳草欲陵芳树,东家半落西家。
  愿待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先从花的颜色入手,前四句令人神迷。下四句说花美丽动人,引得莺叫蝶舞;像金谷园,引得美车经常停轮不前。下两句是妙笔,描写了花的自由和花的无处不在。最后是作者心情。

  诗 作者:唐·白居易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形式上虽是阶梯,但内容上却浑然一体。这篇佳作将赏诗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与吟诗所品出的苦、辣、酸、甜都写了出来,表现了一个诗人对于诗的真挚的感情。
       

  一七体诗也可横写成楼梯式。如张南史写的《竹》:
  竹 作者:唐·张南史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停露宿。
  成竹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庚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一开始就气势不凡:竹覆盖着山冈,蔓延到山谷;扎根东南大地,区别于一般树木。接下去便是对竹的形态、特性、色泽、风韵等进行渲染。最后是则道出了作者的闲情逸志。

  茶 作者:唐·张南史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随着字数的增加,表现出来的意义就越复杂。尤其是最后两句,在技巧和内容上,都可算得高超,出语自然,耐人寻味。本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中间各句之间每联都对仗,而且十分工整。

  莺 作者:唐·刘禹锡
  莺。
  解语,多情。
  春将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复集东城。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百啭如簧烟景晴。

  一开始既用“解语、多情”将春天里的莺儿活脱脱地描画出来。然后是“春将半,天欲明”是说莺儿最活跃的时侯。下面几句更有意思:莺儿们忽而在城南群嬉,忽而在城东飞翔,忽而在疏林中穿梭,忽而在密花下啼鸣,真是充满生机。往下又有夸张:催笛吹起,为筝定音。最后说在千门万户杨柳轻垂的大布景下,安排了莺儿们的一个千啼百啭、动听如簧的大合唱,使全诗结束在热热闹闹的春意之中。给人以极大快感,留下了无边的遐想和无穷的回味。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雪 作者:唐·张南史
  雪,雪。  
  花片,玉屑。
  结阴风,凝暮节。
  高岭虚晶,平原广洁。
  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
  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
  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

  此诗极善比喻,只以“花片、玉屑”四字,便把雪的美赛梨花、晶莹薄透描绘出来了。更有值得一提的是“初从云外瓢,还向空中噎”句中的一个“噎”字,便把大雪团团地在空中急速飞旋打转,仿佛静止阻噎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了。真是歌咏雪飞动狂舞的点睛之笔。

  月 作者:唐·张南史
  月,月。
  暂盈,还缺。
  上虚空,生溟渤。
  散彩无际,移轮不歇。
  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
  正看云雾秋卷,莫待关山晓没。
  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这首咏月诗一开始只用“暂盈,还缺”,便抓住了月的缺了又盈,盈了又缺而且缺长盈短的特点。接着像讲神话似的把月亮比作仙子,说她生于大海,飞上天空,把满身彩带抛向宇宙,转动着脚下的飞轮前进永无止歇,忽而踏着桂殿兰宫进入西方秦地,忽而又随着采菱人的歌声普照着南国江河。结尾四句好像是作者自言自语:百看不厌的是,秋夜里皓月的华光收尽了空中云雾的景象;且不要在晨曦微明之时,眼望关山去寻找隐去的月亮,就是到天涯海角也难觅到,可是,一到晚上,月亮却又把她的清光洒向人间各个地方,她是那样地高逸超脱。

  泉 作者:唐·张南史
  泉,泉。
  色净,苔鲜。
  石上激,云中悬。
  津流竹树,脉乱山川。
  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
  太液并归池上,云阳旧出宫边。
  北陵井深凿不到,我欲添泪作潺湲。

  开头是泉的形貌:山中泉水清清,泉边长满苔藓;泉水沿着巨石拍击而出,仿佛挂在天上。接下去写至柔之水,但却有刚烈之性格:分枝流脉,穿过盘根错节的竹、树、钻透高山巨峰而后流入大川。往下是写泉的声音:山风袭来,可以把百道泉水的浪花卷作一团团,拍打着石壁,引起山谷回应的轰然水鸣。结尾又是作者发感慨了:汉代的太液池今已不见,当年的清流可能已并入小池,而甘泉宫也不见泉水。现在却不能开凿引水,我真想添洒泪水化成溪流,让它长流不断。

  草 作者:唐·张南史
  草,草。
  折宜,看好。
  满地生,催人老。
  金殿玉砌,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
  每逢南北离别,乍逐东西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聊与王孙慰怀抱。

  前几句重在写实,写草的习性和形色,而下有两句虚写,是离别之人不在一处,这里草青青,那里可能满天雪。最后说芳草本应生在山林原野,供王孙贵族们博取欢娱。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360doc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0827/329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