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长篇连载 > 正文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第4章 第三部分


第4节导致治疗失败的思维模式


     1,癌症是不治之症。我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2,治疗就是彻底消灭癌细胞。我与肿瘤不共戴天,你死我活。
     
     3,医生比我懂。我必须听医生的。
     
     4,越大牌的医生越可靠。
     
     5,我很坚强,我很勇敢。治疗带来的痛苦再大我也能扛。
     
     6,有一种特效药,有一种特效治疗手段,有一种特效祖传秘籍,有一种特效食物。
     
     7,越新奇越昂贵的药就越好。
     
     8,高营养的食物越多越好。

第5节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在康复之路上走过每一天,都是从一小杯咖啡开始的。不是指望咖啡治疗肿瘤,只是因为它已成为一个标志,引导我换了一种生活方式。
     
     尽管咖啡从来没能代替喝茶的习惯,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生活中的必需。我一直觉得,手工研磨才能达到咖啡的最佳境界。每天清晨起床之后,穿衣洗漱的时间只要5分钟就够了,却要用20分钟来为自己烧制这杯咖啡。我坐在早晨的阳光里,一小口一小口地浅酌细品,任由咖啡在舌尖停留许久,慢慢让咖啡伴随着新鲜空气一同进入体内。
     
     这种闲情逸致在我生病之前是不可能拥有的。早晨总是一天当中最为紧张的时刻,有时候清晨醒来会冒出一个强烈的念头:要是今天我想不起来该做什么事情、就这么无所事事地待上一天,该有多好!可是这想法却从来没有实现过。如今,我忽然发现,我渴望很久的悠闲宁静和无欲无求,居然来到身边,而我多年以来一直纠缠其中的那些东西——紧张、焦虑、忙碌、不知疲倦地追求更高目标的心理状态,也全都离我远去。
     
     每次朋友来看我时,都会问我还写不写东西。
     
     我总是回答:“不”。
     
     “那你每天做什么呢?”他们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失望。
     
     “不做什么。”
     
     过去忙的时候,我们总希望能够闲下来,等到真的闲了,却发现,闲比忙更让人难以忍受,于是又开始怀念那些忙碌的日子。这是常人之情,也是癌症患者的最具诱惑力的精神陷阱。
     
     一般来说,当疾病刚刚袭来时,你很难摆脱对于疾病的忧虑和恐惧。等到一轮治疗过后,病情通常会进入一个稳定时期,这时候你会因为无所事事而心神不宁。于是你那被压抑了很久的野心和欲望又蠢蠢欲动,你试图让你的戛然而止的事业卷土重来。
     
     还好,我没有掉进这个陷阱。这要感谢一个人,毕淑敏。那一天,在静静地听完晓东叙述我的发病经过之后,她说:
     
     “这是他自己的身体以一种最强烈的方式发出警告,必须有一个彻底的改变。”
     
     她的话给了我很深的触动。我第一次用批评的眼光打量自己过去这些年里“每天12小时,每周7天”的工作节奏。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我开始考虑:也许,彻底改变自己比求医问药更重要!
     
     可是,什么叫“彻底改变”?又改变什么呢?
     
     大多数癌症患者的注意力,都是在寻访名医,还有那些让他们生不如死的药物。他们以为,只有医院、医生、种种现代医学手段和所谓“特效药”,才是癌症患者的唯一生路,却从来没有想一想,实际的情形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我虽然看不到癌细胞的生长,但我能够看到田野上杂草丛生的情形。你拿刀割,用火烧,用除草剂杀,它一时没了,却还是会再长出来。为什么呢?因为让它生长的环境——阳光、土壤、雨露,都还存在。我猜想癌细胞的情形也是一样。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癌症的治疗会那么困难?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多数癌细胞的生成和蔓延,并非直接源自病毒或者病菌,而是由于自身正常细胞的退化和变异。换句话说,它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就好像人类刚刚出生时都是同样健康可爱的婴儿,但是其中一些人后来学坏了,变成危害社会的人。这些人如果不加控制,再加上诸多社会因素的催化,就会越来越坏,直到扩大为有组织的帮派,乃至造成更大规模的危害。我想,我们体内的癌细胞,大体也是这种情形。
     
     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让一个好细胞变坏?
     
     为了能够对这些情况多少有一些了解,我请教了一些医学专家,还查阅了一些书刊资料。可惜我的期待没有得到清晰的结论。导致癌症的原因极为复杂,而且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医学界至今都还没有彻底搞明白。即使那些最有经验的专家们,说到这个问题也是见仁见智。我把他们的看法归纳起来,并且用一句外行人的话来概括,那就是,癌症的发生,是因为你身体里多了一些不该多的东西,少了一些不该少的东西。而这种情形,主要是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富裕和他们对于享受的追求而发生的。
     
     下面几方面的原因是专家们公认的:
     
     1,遗传;
     
     2,环境污染;
     
     3,包括饮食在内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4,精神压力。
     
     好了。我们已经知道,癌症的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追根溯源”;我们也知道了,癌症的发生源自几个最基本的因素。那么,我们现在应当如何追根溯源呢?
     
     首先是遗传,比如我的父母都有癌症病史,而我的家族长辈中还有好几位癌症患者。毫无疑问,从遗传角度看,我得这种病的概率会高于常人,而遗传基因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我决定,对于什么也做不了的事情就不再去想它。
     
     其次,来看环境。我们生活其中的环境每天都在恶化,其中一些因素,有可能诱使我身上的癌细胞活跃起来,还有可能让所有的治疗事倍功半,甚至完全没用。有些患者也许是看懂了这个局面,所以他们搬到宁静悠闲山清水秀的乡村。在我看来,这是癌症患者度过危机的最健康、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但是做到这一点有很多困难,所以只能量力而行。
     
     最后是“生活习惯”和“精神压力”。把这两项合二为一,其实也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意识到,在这方面,我的确有很多事可以做。
     
     北京肿瘤医院院长游伟程教授有个理论,促使细胞癌变的原因,有先天遗传因素,但主要是后天综合作用的结果。确切地说,癌症80%以上与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有关。这种说法意味着,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做,而且不会白做。因为,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让体内的癌细胞失去滋生蔓延的温床,就如同失去了阳光雨露和空气的野草。
     
     我的日常起居被彻底改变了。我每天花上半小时喝一小杯咖啡,再花上一小时吃一顿早饭。早餐通常吃杂豆煲汤、现磨豆浆鸡蛋、新鲜薯类和玉米、全麦面包和蔬菜水果。
     
     凭着从窗户透进来的阳光,我可以感觉到时间的流逝,至于到底几点,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也不重要。对我来说,时间不再是金钱,手表早已不知丢到何处,手机也不再如影随形,电脑里的工作日程表已经空白很久。没有了西服革履、灯红酒绿的场面,也没有了不咸不淡的应酬。正装全都压在箱底,一双布鞋和一双凉鞋就足以让我度过四季时光。
     
     我每天用很多时间在户外度过的。在湖边踏青,在林中漫步,深深地吸进野草和泥土的味道,或者坐在阳台上,阅读一本40年前读过的老书。我习惯了安安静静地坐在音乐里闭目养神,习惯了眺望远山近水和蓝天白云,习惯了悠闲自在地吃一顿午饭,再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然后等待黄昏的降临。

   第6节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

     朋友们见我起死回生,脸上又有了红润,不免惊喜万分。他们曾无数次地登门看望,以一种尽可能随意的方式表达好意。
     
     这样过了一年,又过了一年,朋友们的眼睛里流露出奇怪和征询的神色。他们觉得我应当做点什么事情才好,又听见我总是回答“什么也不做”,不免疑惑起来。
     
     其实,所谓“什么也不做”,也只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面。说到个人,我每天的生活中仍有很多重要的事,需要认真对待。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来回答那些关心我的朋友:
     
     “每天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
     
     ——“吃”。
     
     “只要能吃,就死不了”。“刘太医”第一次给我看病时曾这样说。
     
     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癌症病人的治疗途径五花八门,医生们也是见仁见智。不过,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否认饮食对于病人康复的影响。不过,说到吃什么和怎么吃,又是说什么的都有。
     
     我不懂营养学,在饮食方面也是个外行,但是我以普通人的逻辑来度量,总觉得,任何一种食品,不论是果蔬还是肉鱼,也不论红薯绿豆,还是蹄筋或者泥鳅,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成分,但你如果把它们的好处推向极端,说成可以取代一切,还能围剿杀死癌细胞,那就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常识,还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认定所谓“抗癌食品”全是痴人说梦。
     
     所以,我给自己制定的食物原则是“足够”,不是“绝对”。所谓“足够”,也就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多吃那些有益的食品,同时在各种食物之间维持一个均衡点,而不是百分之百地偏向某一种饮食。
     
     具体来说,有“四足够”:
     
     足够杂。
     
     我每天吃的东西不会少于25种,包括5~8种谷类、3~5种豆类、1~2种薯类、至少6种蔬菜、1~2种鱼和肉(以鱼和禽肉为主)、3~5种干果、2~3种水果。
     
     足够粗。
     
     这是指粗粮或者富含粗纤维的薯类、蔬菜、水果。事实上,我很少吃精加工的米和面。每天吃的谷类,有超过三分之二是糙米、全麦面,以及红米、黑米薏米、大麦、荞麦、玉米、小米之类的杂粮。红薯是我每天早餐必有的食物。我在上午和下午的加餐,也不再吃任何精美细腻的糕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干果和鲜果。
     
     足够素。
     
     素食主义者不断阐述吃肉的害处,但我直到今天仍然不是一个素食主义者。
     
     我知道有一些研究表明,过量食用动物蛋白可能加速癌细胞的生长,可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否认适量的动物蛋白仍是人体必须。另一方面,在我周围,有的癌症患者什么都吃也能长期存活。我只是凭借直觉认定,荤与素各自都有好处,也都有不足。营养(蛋白质)过剩与营养(蛋白质)不良,都不是好事。
     
     所以我给自己规定的原则是:“足够素”,但不“绝对素”。
     
     我一方面大大减少了肉类的摄入量,一方面也始终让自己的饭桌上保持一定比例的肉食。具体来说,肉食(以鱼和禽类为主)占每天食物总量不超过10%,其余全部是谷类、薯类、豆类、蔬菜和水果。重要的是,由于减少了肉食,所以有必要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以弥补动物蛋白的不足。这也是我大量食用大豆和谷类的原因。
     
     足够天然。
     
     我尽量去买各种原生态的食物,不买过分加工的食品。我已戒绝任何油炸食物,也几乎不去餐馆吃饭。我在家里采用的烹调方法主要是:煮、蒸、焯,以及少量的炒。无论素菜还是荤菜,除了盐之外不加任何调味品。
     
     这种饮食方式在开始时让我觉得不那么美味,但是习惯之后,品出各种食物的最原始的味道,那就别有一番滋味。
     
     ——“喝”
     
     水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价值,我是通过阅读《水是最好的药》这本书才在脑子里大大强化起来的。作者是巴特曼,医学博士,还是盘尼西林的发现者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亚历山大·佛莱明的学生。
     
     鉴于我们的身体原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储水系统——水占有体重的75%,水的数量和质量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大量喝水加快了体内废物的排泄,而排泄正是我们祛除体内毒素的最主要的途径。
     
     明白了这一点,我便把“喝”看得与“吃”一样重要。我每天要喝大约2400毫升水,其中大约两成在早晨起床后喝,四成在午睡后喝,一成晚饭后喝,其余部分则分散在上午和下午。虽然我并不相信巴特曼博士所谓“水是最好的药”,更不相信水的万能疗效。但我的确把“喝水”看作是我对付疾病的一个步骤。我不是在感觉“口渴”时才喝水,而是定时定量地安排我的“喝水”,就像吃药一样。
     
     ——“拉”和“撒”。
     
     我去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我“大便如何”。我知道,“问诊”是医生对病人做出诊断前的必经步骤。所以,通过医生问什么和不问什么,我大致可以估摸出医生关注的焦点所在。医生关注病人的“大小便”——西医和中医都是如此,这说明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都会把“拉”和“撒”作为诊断的一个标志。
     
     每当医生问我“大便怎样”时,我总是回答:“正常。保质保量。”
     
     所谓“保质保量”,首先是尽量让每天的排泄有规律。比如说大便次数、时间、每次大便的多少、小便间隔的时间、一昼夜小便的总量……此外还有,大便的形状和颜色,小便的颜色。这些都是越稳定越有规律就越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确能够做到“保质保量”。即使出现短暂的不正常,也能很快调整过来。
     
     ——“睡”。
     
     我把良好的睡眠看作康复之路上的力量之源,这首先是出于一种直觉。
     
     在我发病早期,总是昏昏欲睡的状态(后来我才知道,嗜睡是脑瘤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我很快发现,每当我睡上一个好觉,头痛和眩晕的感觉就会减轻,精神也好起来。所以,我尽可能地让自己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能睡就睡。
     
     借助于“脑瘤”带来的“嗜睡感”,我很容易地改变了几十年来晚睡晚起的习惯,形成“早睡早起”再加一个“午觉”的作息规律。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不久后我经历肺切除手术,脑袋里的“肿瘤”仍然顽固不化地待在那里,所以,身体更加虚弱。这种情况让我对睡眠质量也更加敏感。每天清晨和午后醒来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刚刚睡醒的这一觉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如果睡好了,我会觉得精神好些,就像那种久违了的健康时期的感觉重新回到自己身上。如果这一觉睡得不够深不够实,那么这一天的整个下午和晚上都会无精打采,陷入一种病态的疲倦。
     
     对于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一天两天“睡个好觉”并不难,最大的困难在于“每天”。我们闭门在家,无所事事,又有疾病的困苦和恐惧聚集在心。这样一年两年,三年五年,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状态,而且不依靠任何药物,的确不容易。所以,在我看来,“睡”的关键不是生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凌志军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306/377624.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