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饮食文化 > 正文

老济南特色名小吃:油旋

这种济南特色名吃,早已随着岁月绵延,刻到济南传统民俗文化的骨子里,成了济南的一张名片。

说起油旋,几乎每一个济南人都再亲切不过了。一碗甜沫(其实是一种咸味的面糊糊)配上两个热腾腾的油旋,曾经是不少老济南最得意的“早点”。

油旋外皮酥脆,内瓤柔嫩,葱香透鼻,因外形似螺旋,表面油润金黄,故此得名。济南人吃油旋多是趁热吃,如若配上一碗鸡丝馄饨,可谓物美价廉,妙不可言的组合。油旋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更有精细者,在油旋成熟后捅一空洞,磕入一个鸡蛋,再入炉烘烤一会,鸡蛋与油旋成为一体,食之更美。

说起油旋如何传入济南,说法不一。有人说,清道光时,城里的凤集楼开始经营油旋,但说得最多的是由齐河徐氏三兄弟传来。相传油旋是清朝时期的徐氏三兄弟(今齐河县)去南方闯荡时在南京学来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来济南后依据北方人的饮食特点将油旋的口味改成咸香味,一直传承至今。

油旋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不易,8道工序“步步精心”,60层酥皮缺一不可。和面、擀皮儿、打油、撒盐、涂猪油葱花、抻面、烤制、用拇指摁出旋涡,一个完整的油旋就出炉了。

这些工序都有讲究,和面要软,七成面三成水;擀皮儿要薄至透明;打在面皮上的油必须是上好的花生油;撒盐要均匀;猪油葱花不能偷工减料,因为猪油是为了起酥,葱花是为了出香;抻面这个环节最重要,把长长的面皮儿一点点卷起来,是为了出旋儿,这个环节讲究手劲,太使劲面会断,劲儿不够卷出来的旋儿很厚;一个生油旋做成后,放进烤炉烤至两面金黄,不能焦;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大拇指在油旋中间摁出旋儿,让热气慢慢散出来,才能里嫩外酥。

在泉城济南的大观园、芙蓉街、县西巷等美食街上,每到就餐时间,你会看到会有不少人在一些摊点前排起长队买油旋。而其中比较有名的,估计第一家就要属大观园的“油旋张”了,这还是季羡林老先生当年题的字,不大的摊子前面,每天都有好多人在排队,可见其味道确实不错!

餐馆名:油旋张(大观园店)

介绍:莫怕排队等待的时间过于枯燥,这期间你可亲眼目睹老板现场制作油旋的整个过程。油旋张的油旋,色泽金黄,外形饱满,旋多层多,看起来活像个“小草帽”,入口软、酥、香。尤其是冬天,捧着刚出锅的油旋,边走边吃,很是温暖。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新鲜事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606/56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