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越老越孤僻只是表象,这个隐疾58%的老人逃不掉,却不愿你知道

父母的听力衰退,子女未必能发现。

今天是重阳节,想和大家聊聊老年人的听力健康。听力损失不仅是“听不见”,很多老人能听见,却已听不懂声音的含义,还不想你发现。

这个“打岔”片段不仅为8年前的电影贡献了名场面,也成就了一系列流传至今的表情包,很多人都把这当做“忘性比记性大”的经典梗。

殊不知在很多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几乎天天上演着这样的场景——

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为了让子女安心工作,承担起了接送孙辈的工作,放学路上孩子叽叽喳喳讲述一天见闻,可在老人的耳中,却是如信号欠佳的通话一样断断续续的字词,没办法加入宝贝的讨论;

晚上忙了一天的子女回家,老人想要表示一下关心,问了一大堆,好不容易等到惜字如金的职场打工人回了话,却因为没听清,不是答非所问、打岔曲解,就是“啊…什么…”,想再问清楚时,只见对方一脸疲惫的摆摆手,回屋了。

慢慢地,老人要么越来越沉默,不愿沟通,对外界的事物也提不起兴趣,要么暴躁易怒,整日吵着要回老家。

可能很多人认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有“代沟”是必然的,而老人年纪大了,性格倔强,观念老旧,又不愿意获取新的资讯,从而加深了代际间的距离,但其实“听力衰退”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什么年纪会出现听力衰退?

是如何发生的?

听力衰退不仅是“听不到”,听不懂声音的含义也是一种表现。

声音通过耳廓、外耳道、中耳、内耳(耳蜗)、听神经,到达脑干,再通过脑干的各级神经元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进行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听到和听懂声音。

这条路上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我们最后听不到声音或者听不懂声音的含义

而人类的耳蜗毛细胞(不是耳毛哟)主导著听觉传导通路中最重要的步骤——声音转换,将声音的机械能转化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逐级传导至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耳蜗毛细胞在胎儿20~24周就基本分化完成,大约有1.5万个,听起来似乎不少,可是比起动辄数百万,甚至上亿的感光细胞来说,这个数量实在是有点可怜,而且不可再生

可以说,从我们出生开始,毛细胞的数量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一个冷知识,听力衰退并非老年人的专属,在人生各个阶段,都可能因为外力、疾病、自然衰退、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失去听力。

正常内、外毛细胞▼

受损内、外毛细胞▼

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毛细胞减少不知不觉中在加速,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约1/3(中度及以上听损)需要康复。

而还有约11亿年龄在12-3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面临永久性听力损失的风险!主要原因是他们存在不科学的生活习惯,或是经常暴露在较大的噪音环境中。

下图是美国国家安全和卫生研究所提出的听力保护折中原则,即噪声强度每增加3dB,则噪声暴露时间应减少一半。

打个比方,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运行时噪音常高达80dB。

但作为乘客的我们,为了能听清耳机里的声音,必然要将音量提高,有些摇滚爱好者或热衷游戏者为了追求震撼立体的效果,音量可高达130dB。

在130dB的情况下,只要听1秒钟,就把1天内允许的噪音剂量用完了,剩下的时间全部都是对内耳毛细胞的损伤,这是不是很可怕?

而且,听力下降往往是后知后觉的。

耳蜗的形状就像蜗牛壳,有2.5-2.75圈,感受低频的毛细胞在蜗顶,而感受高频的在蜗底,由于外耳道的自然共振效应(自然共振峰2k~4kHz)和声音传播的规律(自蜗底而上的振动),高频听力最容易受损。

而我们的语言频率主要集中在中频(500~2kHz),因此不像视力下降的敏感易觉,听力下降开始时很多人主观感受并不明显(除非突发性)。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听力衰退的3个信号

1、高频、轻声的发音听不清

汉语的发音包括声母和韵母。韵母(低频),如拼音中的a、o、e、ao、ou,发音比较响亮;声母(高频),类似英文中的辅音,发音相对比较轻。所以,高频听力下降对“韵母”的识别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声母”——

Rat🐁🐀

Fat🥩🧀

你说“rat”还是“fat”?

表现为好像所有对话都可以听到,但是语言的清晰度不够(听到但是听不清)总是听岔。家里有听损老人的朋友可以回忆一下,一开始老人是不是总会在聊天时打岔?

比如,孩子说起“老师让我们叙述《刺猬的丝巾》”,老人却回答“这么热的天,带什么围巾”?

因为在他的耳朵里,那句话成了“老x让我们x捂《x围的x巾》”

从汉语言语香蕉图可以看到,涉及到“sh,x,ü,c,s”等的音正好落在了高频、轻声的范围,而这部分常常是听力下降开始的地方。

但在这个阶段,人对听力的失去往往还浑然不觉,因为讲话是有冗余的,靠猜可以理解大部分的意思。

2、习惯探身子、看口型表情、反复追问

随着听损进一步加重,越来越多地出现下意识地身子往前探,关注讲话人的口型和表情的表现。

说“啊?”的场景也常常出现,如果想听清楚,就得反复追问,听话人心里烦躁,讲话人也很累。

3、沟通大幅减少,非必要“不沟通”

最后,听损患者与外界的沟通,只剩下了那些绝对必要的,吃饭、睡觉,其他都不谈了,没有深度,没有细节。

声音不只是物理信号,还是资讯,是快乐、喜悦、悲伤、危险……是对大脑源源不断的刺激。《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听力损失人士每天感到疲劳的可能性是正常听力人士的近两倍。

听力衰退怎么办?

美国的Beaver Dam队列研究发现,通过听力测定所确定的听力损失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稳步增加,5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25%出现听力损失;65岁以后该比例可高达43%,最新的《世界听力报告》又将这一数字更新为58%。

因为毛细胞不可再生,所以一旦确诊感音神经性聋(除3个月内的突发性聋外),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在有干扰工作和社交的听力困难并且强烈想要改善听力时,首选助听器,它的目标并不是恢复正常听力,而是显著改善交流能力和生存质量。

因为毛细胞不可再生,所以感音神经性耳聋(除突聋外)没有药物治疗。

但根据美国NHANES(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可获益于助听器的55-74岁成人中,仅20%实际使用了助听器。

在我国,这个数字更加低,7000万中度及以上听损的人群中,实际的干预率只有5%,早期干预的仅1%!5~40%的听损者有助听器却不使用,我猜,这其中可能有“面子”原因,还可能会有倔强和不甘心。

你以为的助听器(大而明显)▼

实际上助听器能做到(小而隐蔽)▼

从患者听力出现问题,到真正戴上助听器,平均时长是7年,这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从单纯的听力下降(反复询问,不知不觉提高音量);

言语分辨率越来越差(无法参与谈话而孤独、抑郁、脾气暴躁);

再到反应速度越来越慢(容易跌倒,遭遇危险);

甚至发展成阿兹海默症……

如果我们再细心一些,耐心一些,早一点发现父母的沟通中的小障碍,及时地给予帮助,或许可以将这个过程延缓一些,再延缓一些。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vitoma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29/197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