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神剧”!大学生剧作借蒋讽今大收旺场

《蒋公的面子》

剧作《蒋公的面子》

南京大学90后戏剧影视艺术系学生的剧作《蒋公的面子》,讲述民国时期3名教授面对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蒋介石的饭局邀请后,犹豫挣扎的心理过程。此剧在校内连演数十场后到全国公演,目前已创下数百万元票房,日前更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上演,成为大陆文化圈和校园的热门话题。

全国巡演票房数百万

“现在的人,天天说政府不好,似乎只要骂两声腐败,便是个进步人士了!”在北京一个600人剧院中,台上的卞从周教授一句台辞,引来阵阵掌声;另一教授时任道立刻反唇相讥:“还不该骂吗?中国政府腐败已是国际闻名了!”同样迎来喝彩声。而第三名教授“夏小山”则夹在2人中间,不停说覑“莫谈国事”……大三学生温方伊的学年功课,已在全国巡演60余场,被网友称为“神剧”。

《蒋公的面子》

编剧温方伊

故事取自蒋介石轶事

该剧导演、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教授吕效平介绍,《蒋公的面子》是他留给温方伊的命题功课,题目出自流传的一桩轶事: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中央大学曾是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1943年,行政院长蒋介石提出仿军校例,由他出任所有大学校长,并在当年5月正式就任该校校长。但师生对此提出质疑,因此蒋拟邀数名教授吃年夜饭笼络关系。温方伊查证后,发现饭局一事无事实根据,但其导师相信,轶事被津津乐道反映人们对现状的反思,鼓励她创作剧本。

3教授争论针砭时事

最终,温虚构出支持政府的卞从周、反政府的时任道和不问政事的夏小山3个知识分子形象。卞相信蒋能为校园带来稳定发展,不停游说另二人出席;时则因学生在游行中被政府杀死而憎恨蒋,但爱书如命的他又因战乱之时藏书难保须求助于蒋;美食家夏小山不愿承认蒋的校长身分,却因席上一道名菜食指大动。3人在1967年“文革”中均被打为“牛鬼蛇神”。全剧对话为主,言谈中借古讽今针砭时事,“中国国情”、“政府在进步”等用语令观众会心一笑,更影射红十字会腐败事件等。

“有传媒将3人形容为五毛、公知和打酱油的,我非常喜欢。”吕效平说,有趣的是不少句子都是民国名师作品中摘出,包括“中国国情”、批评腐败等语句,足可见历史轮回;关于蒋政府杀游行学生的对话,吕效平虽说并无影射“六四”之意,但坦言“杀学生不好”是人类公理。他称并不注重一两句具体影射,更想回答2005年时总理温家宝探望物理学家钱学森时后者著名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吕认为,无自由的空间,无独立的思想,不会有一流的大学。

吕效平称,《蒋》剧在校庆上演两场后,经口耳相传和网络反馈,一口气加演30场,形成市场奇蹟。他相信戏剧商业化是对戏剧国家化的革命,有信心《蒋》剧票房将达到千万。

参选官方剧节遭淘汰

导演:“国家化”碍发展

《蒋公的面子》曾参选中国剧协主办的第3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但遭淘汰。导演吕效平坦言不意外,因该剧并不符合戏剧节章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导向,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吕效平认为,国家化戏剧的本质是服务政治,限制创作者的现实主义批评,政府对政权合法性非常焦虑,因此戏剧等艺术也成为论证合法性方式。而1989年“六四”后政府干涉创作更甚,严重阻碍戏剧业发展。

潜规则:邀评审“指点剧本”

吕效平称,当下不少剧作创作的目的是为获得官方主持的奖项,其中不少潜规则,评审事前以指导老师身分被邀请来“指点剧本”收取报酬。他回忆,2005年左右,他的学生模仿挪威剧作家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作品《人民公敌》创作出学年习作,讲述数名学生在城市内发现水污染却成为众矢之的的故事。当时南京艺术学院有意购买剧本,修改后参选由中宣部组织的每年一度评选的一个文化评比。艺术学院邀请时任中国剧协秘书长的季国平“指点剧本”,季国平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政府对环境问题是负责任的,不可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与100多年前的挪威资产阶级政府相比较。”为免剧作被“阉割”,剧本最终未有出售。吕效平斥官方评审“老朽狭隘”,“他们的最高理论水平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

“国家做戏无悲剧喜剧”

他认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主体是国家,因此发展困难。“国家做戏是不会做出悲剧和喜剧的。因为一切专制主义要让他的人民相信在我的领导下人民是幸福的,悲剧是古人和隔壁邻居的,喜剧这种滑稽的状态我们也没有,我们只有严肃和崇高。”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明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0616/31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