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饮食文化 > 正文

被国人遗忘的中式餐桌礼仪

作者:

  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人对菜品的要求也一点儿不含糊,色、香、味、形、意皆全者,方为上等佳品。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家中有喜事、丧事,中国人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顿,用以分享喜悲。饭桌是人们沟通关系和联络感情的最佳地点,尤其是讲究在圆桌上吃饭,有求同存异的意味,因此,饭桌上谈生意可以消解不少戾气。

  不过,如此爱“吃”,又很会欣赏“吃”的中国人,似乎并没有将“吃”的礼仪当做头等大事。甚至把大声喧哗、唾沫乱飞说不停,抽烟等不顾及他人感受的用餐恶习带到国外。

  德国《明镜》周刊在今年7月9日刊登该报旅游编辑奥尔特的亲历文章,题为“旅馆的中国人警告”。奥尔特在文中称,他在德国巴伐利亚一家酒店办理入住手续时,当面收到一张“中国人警告”,上面提醒客人注意“中国文化特殊的餐桌礼仪”。

  而所谓的“中式礼仪”,即“其他客人请不要受到中国人吧嗒吧嗒地吃饭声和打嗝声影响,因为这是中国吃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想静悄悄地吃早餐,请在8点以后来”……

  我们在这里不谈背后是否存在“歧视”这样的问题,单是“礼仪清单”上标出的内容,就足以让我们汗颜,这些的确是某些国人在出国旅行时会做出的事儿。不知是这么做的人太多了,还是什么原因,竟让外国人认为,这真的是中国人的文化。

  当然,所有中国人都知道,我们是讲究礼仪的国家,至少从公元前的周朝,就有一套相当完善的餐饮礼仪制度了。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的重要方面。

  只不过,我们又太健忘,很多好东西发展到今天被人们所遗忘,健忘速度可比飞涨的GDP增速。

  有人认为,中国人之所以不再讲究,是因为前几辈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在这个时候,吃饱穿暖都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礼仪的自我学习和传授。大人们不做不教,孩子们自然不会,一两代之后,礼仪的传承就有了断层。

  尽管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并不能解释一切。中国发展到今天,衣食住行已经变得不再“紧张”。但是很多礼仪传授却没有跟上。尽管我们一直苦学西方,却遗忘了自己的文化。

  那些被国人遗忘的传统餐桌礼仪:

  饭桌上的不佳行为,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整体评价。那么,都有哪些重要的餐桌礼仪,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呢?

被国人遗忘的中式餐桌礼仪

 点击查看完整大图

  落座:最重要的客人应坐在哪里?

  在古代宴饮礼仪中:主人折柬相邀,到时间就会在门外迎客。宾客到来,主人客人互致问候,之后在客厅小坐,敬以茶点。等客人都到齐后,主人一方便可领客人们入席。客人的座次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而在现代中国的饮食礼仪中,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当然,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被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

  就坐时,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被国人遗忘的中式餐桌礼仪

  点菜:别硬让老板去点菜这不是尊重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

  宗教的饮食禁忌,一点也不能疏忽大意。如穆斯林通常不吃猪肉,并且不喝酒。国内的佛教徒少吃荤腥食品,不仅指肉食,还包括葱、蒜、韭菜、芥末等气味刺鼻的食物。一些信奉观音的佛教徒在饮食中尤其禁吃牛肉。

  对有心脏病、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的人,不适合吃狗肉肝炎病人忌吃羊肉和甲鱼,胃肠炎、胃溃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不合适吃甲鱼;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要少喝鸡汤等。

  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偏好往往不同。可根据对方的偏好口味来点菜,比如湖南等省份的人普遍喜欢吃辛辣食物。

被国人遗忘的中式餐桌礼仪

  进餐:小心放错筷子位置诅咒在座者

  汉族人在元朝以前,多是分餐制,即每个人吃饭都有一个“案”,案上有食物和餐具,一时间传为佳话的“举案齐眉”中的案,就是指吃饭时使用的案。

  在元朝之后,游牧民族共餐制的习俗在中原地区推行,逐渐改变了分餐的传统。

  在现代餐饮制度中,由于卫生健康的理念影响,人们逐渐开始采用公共筷子的方式用餐,既保持了人们一起用餐的好处,又能防止人们感染疾病。

  中式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菜,但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

  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特吃。

  当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不要用筷子戳东西,除非是将大片蔬菜或其他食物分开。不要把玩筷子,比如用筷子指手画脚,或是在桌上敲击筷子,这些都是很失礼的,也切勿用筷子敲击你的盘子。

  有的地方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禁忌,便会惹来衰运。

  切忌不要把筷子插在装满米饭的碗里。因为在佛教文化里,将双筷插在碗里是葬礼时的祭祀仪式。如果你在餐桌上这么做,意味着你希望餐桌上在座的人死掉。

  还有吃鱼时,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因为有些地方的人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著渔船会翻沉;

  此外,中国传统习惯是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

被国人遗忘的中式餐桌礼仪

  敬酒中的那些玄机

  酒,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饮用行为,更是一种社交方式。在古代,人们喜欢在喝酒时玩儿一些酒席游戏,比如“投壶”助酒、歌舞表演、以及文人喜爱的“曲水流觞”等。

  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喜爱在饭桌上畅饮。逢年过节,要喝酒;失意时,要喝酒;谈生意时,更要喝酒……当然,中国也有很多酒桌礼仪。撒酒疯、逼迫别人饮酒这些都是不良的酒桌行为。

  首先,如何敬酒就是一门大学问。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论是给长辈、上级敬酒,还是平辈、朋友,以及下级晚辈敬酒,敬意表达到了即可,不应勉强对方甚至督促、监督人家要喝干喝尽。尤其是需要开车的人,一定要提前想好,是要找代驾,还是坚决不喝。总之,决不能酒驾。

  在倒酒时要注意,给别人倒时,拿酒瓶的手要手背向上,不可翻腕倒酒。倒白酒要听被敬酒人的态度,不能强行倒满;倒红酒时,更不能倒满,只能倒1/3;啤酒可以倒满,但尽量不要将泡沫溢出来。

  别人为自己倒酒时,单手扶杯或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微屈,轻叩桌面以示谢意,切不可不理会敬酒者,表现出傲慢的态度。

  举酒干杯时要确定你酒杯里酒的平面刻度要比在座的长者低,以显示你们的辈分不同,这是为了向长辈表示尊重。主人讲话时不可举杯敬酒,这样对发言者来说是很不礼貌的。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对方碰杯。当你离对方比较远时,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代劳。

被国人遗忘的中式餐桌礼仪

  结束:“我吃完饭了”表示自己已死

  当宾客酒足饭饱时,应及时向主人表示感谢与道别,按照民俗传统,用饭后也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谓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

  个别宾客也不得因贪杯而拖延不散,那样做,不仅是对主人的失礼,也是对众客的不敬。

  在宴会结束时,应热情与主人话别,也要与其他客人道别。如果主人有一般礼物馈赠,应表示十分喜爱地将礼物收下,并表示感谢,绝不能不屑一顾。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1227/35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