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童大焕:最公平的追求必然导致最不平等的结果

作者:
公权力一旦控制了你的财产自由,也就控制了你的人格和精神自由。整个社会陷入物质上贫困、经济上萎缩、人格上奴役、创造力消亡、精神上向权力顶礼膜拜的奴役与“跪族”形态。尤其是本应为社会提供航标灯式指引和智慧的知识分子群体,更是因为缺乏经济独立的环境和能力,成为思想和人格无法成长的附庸阶层,无法真正为社会提供前进的动力,导致全社会大部分人无法看清自己的利益所在而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

“公有”实际上成了“少数人不折不扣公了全国人民的有”。

控制思想的第一步,从语言开始。语言经常穿着迷彩的外衣,欺骗无数不过脑子的众生。“公有制”三个字,就曾欺骗地球上三分之一的人类,在20世纪掀起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极权主义浪潮,制造的灾难罄竹难书。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在“公有”的文字幻觉中沉沉睡去,或者,装睡。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公有”二字听起来真的很美,一切都是全体人民的,官员只是代理人。但是,别忘了真正的支配权、收益权、使用权才有意义。名义所有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支配权、收益权、使用权只能被少数官僚支配的情况下,“公地悲剧”(经济学基本规律)和“掌权者私分大饭锅”(清华大学教授秦晖语)几乎是必然的。

就这两天(2015年12月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微博说:“国企腐败成这样了,前仆后继的,还要做大做强,大了强了,贪腐的危险岂不更大?未必换了新人一定会比旧人强?靠加强监管,监管者也是人,与其互相盯着,不如一起捞钱。”我转发时说“做大的过程就是通过垄断化私为公的过程,然后内部一定会通过种种方式化公为私。比如关联交易,比如花100亿到国外买个没油的油田。抢劫式公有,然后偷盗式私有。账面上资产很多,实则是个空壳。因此做强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靠监管,靠严刑峻法。说到底还是圣主明君的跪族心理,把君主当成全能且全德的神了。你想想,这人世间,兄弟姐妹父母儿女之间,为了点蝇头小利都不乏尔虞我诈欺骗盗窃,其中有多少人不知鬼不觉?!你怎么对掌控公权力的陌生人的能力和道德那么有信心,相信他们一定会、一定能无私无欲地管理好你的巨额资产?

同期,我看到微信朋友圈的另一条:【神奇的亏损】列车挤爆了,铁路在亏损;话费网费天价了,电信在亏损;油价高过欧美许多了,石油在亏损;高速收费全球排第一了,公路在亏损;学费翻几番了,教育在亏损;医疗费让民众看不起病了,医疗在亏损……那就把包袱甩给民营呗,还不允许!

想想为什么会亏损?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是原因(后面还会谈到),但还不是全部原因。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投资过程就已经注定了亏损的命运!为什么?因为投资成本里可能已经包含了7成的腐败成本,而私营企业做同样的投资,可能3成的成本就够了!

经济学家张维迎在《腐败问题不解决可能亡党但不会亡国》(2012年12月19日财经网)一文中写道:“反腐败的措施越来越大,但是,腐败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十六大以来,已经有70多位省部级官员落马了,都是因为腐败问题,或者与腐败相关。这样算来,平均每年有78位省部级干部被抓,这在历史上可能在任何一个国家也是少有的。所以,反腐的力度应该是越来越大。但是同时腐败的越来越严重。举例:河南省交通厅厅长先后四位都因腐败落马,第一位落马是1997年抓的时候受贿金额30万,第四位2011年,去年11月抓的时候,受贿金额3000万,14年间增加了100倍,年平均增长率39.8%。而这个期间,我们人均GDP的民意增加是12.9%。我们看到腐败金额的增长远高于GDP的增长。胡星斗教授根据最高检察院的报告推算2009年县处级官员(腐败)比例48%,厅局级干部40%,省部级33%,这个数字大家可以有怀疑,但是就我的直观判断来讲,也许有点保守,按照现在的腐败标准,我觉得政府官员里面,能经得起查的没有几个人,也许没有接受现金的贿赂,但是你收购了一块手表,或者接受过一幅名画,或者买房子的时候接受过优惠,或者你的孩子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得到过人家的帮助。所以,我说按照现有的标准真正能经得起查的很少很少,只是不查而已。我们看到最近网络上一曝一个准。”

正是貌似人类最公平的追求——公有制,直接导致了当下中国社会最不平等的结果:

2010年底,世界银行报告称,中国0.4%的人口掌握了70%的财富,而美国则是5%的人口掌握60%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撕开中国暴富群体的面纱》姚平(剑胆琴心)】

另据《半月谈》等媒体报道,1998年国企“减员增效”改革确立了国企的资源垄断地位以后,中国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连续多年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至6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这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值贡献率、利润率大大高于其他产业,而是因为这些行业能获得巨额垄断经营利润。8%的国企员工,拿走了全国55%的工资总额,基本上都是合法地拿走。年年如此。“公有”实际上成了“少数人不折不扣公了全国人民的有”。

2014年7月26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收入不平等。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等结构性因素是造成中国财产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在家庭层次的财产不平等及其变化有两个特征:一、有家庭成员在体制内(国企或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家庭财产水平明显高于在体制外工作的家庭,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财产的增长幅度也明显高于体制外家庭,这将导致体制内外家庭的财产差距进一步扩大。二、中等收入家庭财产增长幅度大,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财产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貌似最公平的追求必然导致最不平等的结果,这是一条铁律,由人性本身的弱点和复杂性、以及经济规律共同决定的。公权力支配过多社会资源的时候,一定会自动完成权力私有化(权力为官僚集团服务、资源被官僚集团占有和垄断)的过程,而且整个社会短期行为盛行,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

而公权力一旦控制了你的财产自由,也就控制了你的人格和精神自由。整个社会陷入物质上贫困、经济上萎缩、人格上奴役、创造力消亡、精神上向权力顶礼膜拜的奴役与“跪族”形态。尤其是本应为社会提供航标灯式指引和智慧的知识分子群体,更是因为缺乏经济独立的环境和能力,成为思想和人格无法成长的附庸阶层,无法真正为社会提供前进的动力,导致全社会大部分人无法看清自己的利益所在而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

更可怕的是,在公有制幻觉上面,我们又叠加上了民主政治幻觉,以为“民主”就能真正由老百姓当家作主人。但就以村民民主海选为例,在集体所有制下,举凡城中村或城郊土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利益巨大的地方,人们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行贿受贿也要去争村干部,当了村干部后出卖村民利益而谋私利的俯拾皆是。而在那些穷乡僻壤,就是八抬大轿请人也没人愿意当村干部,因为没有利益可捞,甚至上面来个人都要村长自己出钱接待!

血淋淋的教训还是让我们老老实实回到洛克的话:财产不能公有,权力不能私有,否则人类便进入灾难之门。

换言之,财产公有必然导致权力私有。我们要研究的是到底是公有化还是私有化更容易导致巧取豪夺贫富悬殊?到底是公有化还是私有化更容易导致阶层固化?

有人认为没有民主化就不可能有私有化。这也是对人类历史和经济逻辑一无所知的人才会得出的结论。即使从善治层面,没有私有化也是不可能管理好一个国家的。甚至于腐败利益集团会通过经济寡头向政治寡头渗透,对尚属清明的政治集团构成全面威胁。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东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1206/65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