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芈月的私生活为何如此开放?原来都是因为商鞅

电视剧《芈月传》播出后,剧中主人公秦宣太后的历史,被媒体一再“普及”。其中最津津乐道者,莫过于秦宣太后超级开放的性观念。史载,宣太后执政期间,韩国曾向秦求救。宣太后在朝堂上对韩国使者大谈性生活:“从前服侍先王。先王把大腿压在贱妾身上,贱妾很难受;先王把身子压在贱妾身上,贱妾却很愉悦。为什么呢?因为承宠交欢,对贱妾有利。韩向秦求救,要拿什么让秦不觉得沉重,而感到愉悦呢?”这种开放,不止于言辞,且见于行动。执政期间,宣太后曾与秦国北方强敌之主“义渠君”私通生了两个儿子,换来秦国北方边境的三十余年平静;晚年又在甘泉宫诈杀“义渠君”,彻底剿灭了义渠国。此外,宣太后长期豢养情夫,也是当日人所共知之事。

秦宣太后在性生活上放荡不羁,与商鞅变法排斥仁义、贞廉有关

这种开放,一般被解读为两大原因:1、秦国地处西陲,受戎狄文化影响较大,故不似中原国家那般重视礼教;2、宣太后取得执政地位后,权势熏天,自我放纵。其实呢,还有第三大原因,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商鞅变法。商鞅曾把礼乐、诗书、良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列为毒害国家的“六虱”。认为国家要想强盛,必须先铲除仁义、和平、善良、孝悌;只有杜绝了“六虱”,兵民才会争先恐后乐于被国君所用。

商鞅于秦孝公时代将上述理念付诸实践。孝公死,秦惠文王即位,商鞅被车裂,但其法未变。秦惠文王,即是宣太后的丈夫。秦国的立国理念,既然排斥礼乐诗书、诚信贞廉,宣太后如此作风,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秦宣太后执政前后秦国世系。宣太后约去世于公元前265年

商鞅为了建立自己的理想国,不惜以整个社会的道德大倒退为代价

细说起来,商鞅的理想国,本就是以整个社会的道德大倒退为代价而建立的。

消灭大家族后,小家庭面对国家机器毫无抵抗力;家庭伦理也随之堕落

譬如,为强化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商鞅用律法阻绝了任何大家族存在的可能性,即所谓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家中有两个男丁而不分家者,田赋加倍征收。如此,大家族制消亡,原子化的小家庭直接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自然毫无抵抗力。同时,也直接导致秦人家庭伦理的堕落,汉人贾谊后来形容说:秦时,儿子借给父亲一把锄头,常流露出施恩的神色;母亲拿几只瓢碗笤帚,儿媳就会说难听的话,简直快赶上禽兽了。

以“愚民”、“弱民”为基本统治手段,扼杀民众求学启蒙的可能性

那要怎样让民众保持愚昧呢?商鞅的办法有三:一是要驱逐知识分子,烧毁诗书;二是政府不要因战功、农耕以外的任何理由奖赏百姓,如此,“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勉农不偷;民不贱农则国家不殆”——民众鄙视学问,就会变愚昧,就不会有多余的外部交往,就会安心耕种,国家就不会衰弱。三是大臣、士大夫,不许做展示自己博学多闻、能言善辩的事情,以免成为百姓的榜样。

上述政策,确实产生了商鞅所期待的效果。据秦宣太后执政时期成书的秦《日书》,秦人普遍没有让自己的子女读书上进的期望。几乎都在祈祷儿子出生后孔武有力,利于耕战;希望生子做“吏”,生女儿“为邦君妻”。宣太后死后不久,荀子来到秦国,其所见所闻是:秦国没有知识分子,百姓都很愚昧,服饰简朴,相当害怕官府,相当服从。

睡虎地秦简

最终,宣太后时代的秦国,已经成了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国家

总结起来呢,就是经过了商鞅变法,到秦宣太后的时代,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已经大滑坡了,“笑贫不笑娼”已经成了官方认可和宣传的价值观了。这种价值观下面,自然不会对宣太后的淫乱,造成任何舆论压力(知识分子都不存在了)。宣太后临终前,很有自信地公然要求以自己最喜欢的情夫来殉葬,也与此有关。相比之下,当时中原国家的不少君王,虽然也很淫乱,但终究不能这样放肆,现在《诗经》里头,还留存有很多的篇章,就是在讽刺中原地区君王们的淫乱。这是当时中原国家的一种原始的“舆论监督”,也是中原国家的一种价值观。这种“舆论监督”,和这种价值观,在秦宣太后执政时期的秦国,那是完全没有的。为什么没有呢?因为秦国搞了商鞅变法。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搜狐历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1105/119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