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吴易叡:此刻便是煲底──从〈愿荣光归香港〉谈起

作者:

香港进入反《送中条例》长期抗争三个多月来,已经不知收过多少邀访和邀稿。我婉拒了多数邀请,其实并非不愿意或无话可说,而是开展中的事件,让我多数时间处于思考和叙事的混乱。身为历史学徒的我,总觉事件离自己太近,是不可能有客观注解的。

九月开学之前,只能终日在案前,在庞大的备课任务和不绝涌进的讯息量之中,等待「出于道路无心之口」的「史料」累积,然后才斗胆下笔。直到几天前网络上一首「神曲」的诞生,我终于在三个月后再度鼓起勇气,重新走入人群。

「建自由,光辉香港。」图片来源:路透社/达志影像

〈愿荣光归香港〉是出身连登网上讨论区的一首歌。从写就到全城传唱,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让我想起五年前在台湾,洪仲丘事件发生之后,胞兄(吴易澄)以台语改编音乐剧《悲惨世界》名曲〈你敢有听到我唱歌?〉随后在各大社会运动,包含太阳花运动中发酵。其实抗争时唱歌从来不是香港人的战术。有人觉得太左胶、有人觉得太快乐。但〈愿荣光〉的制作过程和后起效应实在太特殊,让人不得不捋袖为记。

网络上已经有多篇文章记录了这首歌的诞生过程。没有星级制作人,歌曲由年轻不愿透露姓名的音乐人创作,歌词是连登讨论区用户的集思广益。从伊始就不沾任何商业气息,纯然草根。〈愿荣光〉完整地印证六月以降抗争无大台、保留匿名性的特性。最重要的,是这首歌和街头抗争节奏的精准叠合。

这或许是〈愿荣光〉制作背景最重要的「意图」。香港的立场新闻访问了名为Thomas dgxyhl的作曲者。他说,香港人习惯用的歌,包含人们早已琅琅上口的〈海阔天空〉和现场气氛都「唔 match」,于是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回想抗争的过程和片段,逐步形成人们如今听到的旋律。

歌写成了之后,接下来就是自动扩散的涟漪了。不消两晚,YouTube上便出现各种版本的MV,每一支的按赞数都动辄以万计。从九月九日起,众人开始在各大商场集结,逢入晚九点,「建自由,光辉香港」的讯息便一再重复。九月十号,香港大球场举办的亚洲杯外围赛,〈愿荣光〉顺势成了港队的应援战歌。

昨天课堂结束,我竟也发现自己信步往沙田移动。原因很好理解,在创伤依然不断扩散的香港日常,每日的情绪劳动让人精疲力尽,人自然需要往能够取暖的同温层靠拢。前往的商场两个月才发生过警民混战,是抗争运动开始以来发生第一次的喋血事件。此后在香港的每一役都不再「和理非」,而是刀光剑影。和我同行的年轻台湾同乡,大学就来香港读书。他说这三个月来逐步发现自己的极端化,一见警察就有恨,需要及时雨的解消。

大型商场是人们歌唱行动的绝佳地点。交通便利,人们放了工后能够直接搭巴士或铁路赶来聚集,围绕商场中庭的回廊,更是天然不需搭建的舞台。若说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群众剧场拆除了面对观众的第四道墙,〈愿荣光〉的合唱布局,占据四面的人群则全是主角。在口号和歌曲不断交替的一个钟头之中,任何人都能感受到在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带领者和秩序维持者的奇特力量。

从六月初以来,香港的抗争口号早已不再是「反送中、撤恶法」。取而代之的,是「光复香港、时代革命」这句由自决派社运者梁天琦在三年前提出的竞选口号。本来被视为极端而不切实际,却在短短几个月之中成为香港年轻人心中的训喻。在合唱之前,不同口号从人群中喊出,只要有一人高呼,就有群众坚定而清晰的回应。前奏开始,只要有人举起双臂做安静手势,全场便即刻进入合唱状态。

我无法想象这种规律性透过何种机制嵌入香港人的身体。或许音乐结束后,此起彼落「香港人!香港人!」的呼叫声便是答案。那种带着桀骜不驯、再激烈一分便是哭喊的呼求,是不亲临现场便无法真实体会的认同感。在那一刻你会醒觉,或许这便是中港完全无法融合的关键。更会自卑,身为一个来自小确幸国度的台湾人,在此无法对身旁伸出任何及时的援手。

一个钟头内,他们不断重复着这首两分钟的战歌。但与其说是战歌,不如说是已经变容而被赋予了神异性的诗歌。这群在政府眼中的暴民,有提着杂货的大妈,有刚刚放工,白恤衫刻意平整烫过的年轻中环一族,也有被举起坐在爸爸肩头的小男孩。唱歌时,他们亮起手机上的照明灯,他们搂着彼此的肩;在暴力已成为城市日常的香港,以希望喂养彼此,只是不知黎明何时来到。

我也算是个业余的写歌人,也给大小的运动写过主题曲。但从来没有一首歌让我惊愕它的出现如此意外无任何算计,气势如此磅礡,扩散如此汹涌迅速。政府开始研议的「禁蒙面法」终究无法阻挡香港人决定在此时,一一除下口罩。

把歌唱完最后一遍,隔壁的年轻情侣对我说:「十点钟一到,我们就大喊九月十五维园见好吗?」果然又是一呼万应。一场又一场的运动,原来可以如此集结。此刻这里齐聚的每个人,都是歌里吹散迷雾的「号角」,此刻便是约好相见的煲底。

注:煲底是香港立法会广场示威区的别称。六月三十号在一个坠楼大学生的追思会结束后,一位年轻人在煲底爬上高台说:「希望有朝一日,我哋可以除低口罩相见。」

作者为香港大学助理教授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NCN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914/134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