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喝酒的人和不喝酒的人 谁的寿命更长?医生给出4个实在的建议

老李,52岁,江西人,在当地做烟酒生意,一日三餐少不了酒,每天喝酒基本都是1斤起步,家里人经常劝他少喝点,但他总说:“喝了这么多年了,也没事,想戒掉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这样吧!”

然而一个周末的晚上,老李突然晕倒在店里,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抢救了将近4个小时终于从鬼门关回来了,可是老李出院后依旧嗜酒如命,过了几个月,再次晕厥心脏骤停,最终还是不幸身亡了。

每天喝一点酒和滴酒不沾的人,谁更健康?

喝酒对健康有害这句话,就连老酒鬼都能耳熟能详。“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觞先酒,为我驱忧烦”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曾在忧愁时小酌一杯,驱逐烦恼。只喝一点点酒,是不是对身体有益无害?

有不少传闻称,喝酒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女性每天喝一点红酒,还能驻颜。但其实哪怕喝一点酒,它带来的危害远远比优点多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收益,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根本不存在!想要健康,酒精摄入就要0ml!

看这里,有“老酒鬼”质疑:我都喝了这么多年酒,身体一点反应都没有,全都是瞎扯?!一点点酒,也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虽说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但这个值并不是鼓励大家每天都可饮用一杯酒,而是给出一个身体健康警戒线(为了健康,不可超过15g)。

根据相关调查,相比完全不饮酒的人群,每日10g酒精(1罐啤酒)的人,发生疾病的概率提升0.5%

还有人坚信喝酒软化血管,但美国心脏病学会经12年的研究,发现少量饮酒发生房颤风险增加8%,每天多喝一杯增加额外8%的风险

酒精由喉咙进入食道,再流入肝脏代谢,在这一段胃肠道活动时,黏膜会吸收酒精,乙醛在人体内大量堆积,长时间摄入,酒精便成为人体肝脏的“定时炸弹”。

一旦爆炸,各种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就会找上门。

哪些人不适合喝酒

对于健康人来说,酒精的危害已然不小,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对酒精更是要严格控制。

心绞痛的人:心绞痛药物可影响酒精代谢,不仅容易使乙醛滞留,引发疾病。

糖尿病患者:酒精会阻碍肝脏对糖原的异生作用,与降糖药叠加,会引起严重低血糖

高血压患者:酒精会使血压升高,很有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引起中风危险

喝酒脸红的人:喝酒脸红的人,实际上是体内乙醛脱氢酶的基因有缺陷,是乙醛中毒的表现。

同样是喝酒,为何中国人的肝更易被酒精摧残?

Na姐发现,同一酒局,中国人更容易表现出脸红的情况,而外国人好像怎么喝,都没有任何醉酒征兆。早前看到一篇报道,更是称中国人的肝脏相对西方国家来说,更容易被酒精伤害。

当酒水进入体内,只能通过肝脏去代谢,这个过程中会经历两个分解步骤:第一步,乙醇脱氢酶(ADH)把乙醇(酒精)转变为乙醛。

第二步,乙醛脱氢酶(ALDH)把乙醛转变为乙酸。步骤中的两种酶,可以称之为“酒精代谢酶”。

但是,这种酶受遗传因素影响,偏偏中国有一半以上人群都存在酒精代谢酶的缺陷,又或者是活性较差

乙醛脱氢酶活性差,意味着乙醛无法进一步代谢成其他产物而堆积在体内,就会表现出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乙醛是一级致癌物,长期积累在体内,就会诱发整个消化道癌变的风险。

所以说,某些人天天喝酒,身体一点事儿都没有,也是跟“运气”有关。这类人先天基因完善,体内所含的乙醛脱氢酶和DNA损伤修复蛋白两种物质足够多,就会帮助转化酒精。

酒精代谢能力好,自然也就不容易醉,且还能降低酒精对身体产生的危害。

如何喝酒不伤身?

临近端午佳节了,餐桌上免不了觥筹交错的场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敬酒,如何喝酒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呢?Na姐这就给大家整理出几个小妙招:

喝酒前垫个底,喝酒前吃点淀粉类和高蛋白类的食物垫垫底,可以减轻酒精对肠胃的伤害。

更重要的是,喝酒时这些食物碰不得,腊肠咸肉、烤肉烤串这些烟熏烧烤食物,在酒精催化下致癌物质更容易被吸收凉粉凉皮中的明矾会让血液流动变慢,也不适宜作为下酒菜。

小酒温一温,在加温过程中,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可以降低酒的浓度。

多喝水,喝酒间隙,给自己灌多几口白开水,可以帮助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喝酒后吃点西瓜西瓜是利尿水果,可以帮助酒精排出体外

饮酒伤身,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每日一小杯,有益健康”。如果身边的朋友还在跟你劝说喝酒可以保健什么的,请直接把这篇文章甩给TA。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NANA谈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704/147301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