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错换人生"案二审:与姚策已无关系

9月18日晚上10点,姚策养母许敏起诉生母杜新枝一案,经过13个小时漫长庭审后结束。

庭审结束前,场外工作人员开始劝离庭外等候的应援者和一切逗留者。现场记者没能看到许敏、杜新枝双方出场。

许敏在电话里婉拒了采访,杜新枝称对结果很有信心。

13小时的庭审,场内场外状况不断。场内有证人言语不当被警告,姚策遗孀熊磊旁听两小时后不堪忍受提前离场。

参加庭审的人士介绍,庭审过程很慎重和激烈,会反复为一个问题来回质证。淮河医院几名医生作为证人出庭。有一名证人因言辞不当,被法官警告。

中午11点多,姚策遗孀熊磊提前离场。熊磊说,两个小时里一直在围绕姚策来回讲,许敏一方讲述扶养姚策过程的辛苦,付出的金钱有多少,杜新枝一方则对此逐个回应,这个过程让她不堪忍受。‌‌“一直在说我老公,一直揭我伤疤,听不下去。许敏一方要求杜新枝一方赔偿700多万。‌‌”

庭审结束后,封面新闻多次联系许敏。10点39分她回应说,事情还比较复杂,不是一下能解决的,感谢媒体和支持者们的等候,目前还在走签字手续,等忙完手头事情再接受采访。

杜新枝称,整个庭审过程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审理结束后感觉很有信心胜诉。‌‌“一共问了我三十多个问题。四十分钟后,说还有二十多个问题,包括我老公小学在哪上,我那时还不认识他,我怎么知道。核心还是我生产有没有隐瞒乙肝大三阳,有没有偷换。当时有乙肝检验单,医院弄丢了。母婴是分开的,护士把孩子抱给我的,我怎么舍得把自己孩子丢掉。‌‌”

淮河医院医护作为证人出庭,否认有偷换孩子行为。

杜新枝代理律师,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介绍,此次庭审宣布休庭并未当庭宣判。

错换人生案再开庭养母许敏称姚策与她家已无任何关系

许敏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相信事件会依法给出水落石出的真相,坏人即便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也会受到良心谴责。

针对姚策名下房子首付款、为何姚策通过媒体才知道自己身世等问题,她也给出了回应。

‌‌“姚策通过媒体报道才知身世没提前告知是担心他身体‌‌”

此前,熊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媒体报道许敏认亲新闻的前一晚,许敏电话告知她姚策不是亲生儿子。熊磊担心姚策身体,纠结中暂时没告诉姚策。次日,媒体视频报道认亲现场,姚策在一位亲戚朋友圈看到后,向熊磊询问才知道真相。

许敏说,当时发现姚策可能不是亲生,担心他在病中承受不了,就偷偷摸摸去寻找亲儿子。认亲现场的媒体不是她邀请的,相关报道也是媒体自行报道的,并非她故意隐瞒。‌‌“我从来都是冲在前边,想把孩子保护在后边。如果不是要找亲生父母救命的话,我宁愿永远不要告诉他,因为对他打击太大了。28年感情太深了,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都一直想倾尽所有找专家救治他。他从媒体知道后,我们还安慰他。‌‌”

许敏认为,熊磊隐瞒信息导致她没见到姚策最后一面,此前婆媳关系比较融洽,两人从来没红过脸。‌‌“当时姚策在北京治病,记者跟她(熊磊)打电话,她说她在杭州。姚策当天之前,她还说是美好的一天。现在再谈当时家庭关系融洽,我觉得很奇怪。‌‌”

‌‌“姚策和姚家已无任何关系外公因血缘付款买的房现在该归还‌‌”

许敏认为,姚策生母杜新枝生产前后乙肝病情疑点太多,以及出生证造假,都需要通过法庭审理水落石出。

此前,许敏报警指控杜新枝夫妇故意错抱孩子,警方调查后通报称,未发现有此情节,决定不予立案。

‌‌“任何人做过的事都都会留下痕迹,所有证据公众看的很清楚很明白了。即使这个事情没有查到水落石出,所有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如果法律没有惩罚,她良心也会受到惩罚的。‌‌”许敏说。

姚策在结婚直到生病前,未告诉熊磊自己乙肝病情。熊磊认为,尽管自己不后悔与姚策结婚,她和孩子暂时也没查出感染乙肝,但双方结婚前男方一家不该故意隐瞒这一情况。

许敏称,姚策和熊磊都是学医学相关专业,应该婚前做了体检,并且姚策是成年人,两人自由恋爱结婚,这个问题不该怪她。‌‌“熊磊是嫁给姚策不是嫁给我,他们是自由人,婚检体检都应该做的,除非他们没做。姚策跟她结婚的时候不是病人,是乙肝携带者,难道患了乙肝就不该结婚,就不能正常工作吗?姚策18岁之后就成人了,跟我们不相干了,所做所言都是独立的。为这个事来问我,我觉得特别可笑不可思议。‌‌”

熊磊曾表示,姚策结婚的新房首付大部分是外公付的,并非许敏。姚策去世后她们母子寄居在娘家,目前要考虑孩子的居住问题。

许敏回应,外公支付首付款因为她的血缘关系,现在证明姚策并非亲生没有血缘关系,应该退还房子。‌‌“我是外公的亲生女儿,姚策是什么,姚策跟我们家现在没有任何关系。现在谈房子问题跑题了,这次开庭是判医院里(报错孩子),房子的事以后再说。‌‌”

案情回顾:

错换28年患癌青年姚策遗体火化满满3页的绝笔信曝光

3月23日上午,‌‌“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罹患肝癌晚期的江西青年姚策在北京去世。生父郭希宽告诉记者,姚策上周刚从杭州转院到北京,进行安宁疗护,‌‌“他到北京后已经基本说不出话了。没想到他走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人生的前28年,姚策在江西九江度过,去年4月刚与河南的生父母重逢。若非养父母准备割肝救他时才发现血型不匹配,28年前医院疏忽导致的错抱或无人知晓。

过去一年中,除了历经与家人重逢的喜悦、等待法院判决的煎熬,姚策大多数时间都缠绵病榻,被疼痛折磨。3月24日,他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妻子熊磊说,姚策曾告诉她,希望安安静静地走,火化后由家人带回江西。

被错换的人生

1992年6月15日,姚策在河南开封医专第二附属医院(现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出生。如果没有这场癌症,再过85天,姚策本将迎来他29岁的生日。

时间倒回一年前,2020年3月26日,江西神州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一份报告彻底打破了一个江西家庭的平静生活:‌‌“根据DNA分析结果,不支持许敏是姚策的生物学母亲。‌‌”

彼时,姚策确诊肝癌已一个月有余。母亲许敏打算‌‌“割肝救子‌‌”,丈夫也做好了提供肝源的准备。然而,在上海做全面检查期间,血型检测单显示,姚策是AB型血,而许敏和丈夫都是A型,理论上只可能生出A型或O型血的孩子。

细细回想,一切并非没有端倪。两人并无家族病史,养育了28年的儿子姚策却在幼儿园时就检出乙肝。之后体检姚策在肝功能数值上一直无异常,直到2019年12月开始,他偶感肩痛,随后腹痛,疼到无法忍受去医院检查,确诊时已是肝癌晚期。

亲子鉴定结果改变了两个家庭,也让28年前的真相浮出水面——当时,河南女子杜新枝也在同一医院生产,因医院疏忽,相隔十几个小时出生的两个男婴被错抱。

之后的28年间,姚策和郭威在江西与河南分别长大。一人受家庭影响学医,后转做电商,事业顺遂之时被确诊肝癌晚期;另一人成为一名辅警,儿女双全,但母亲刚做完肝癌手术,姐姐有智力缺陷。

2020年4月,几经辗转,郭威与生父母姚师兵、许敏夫妇相认。4月25日,姚策用手机看到一则‌‌“错换人生28年‌‌”的新闻报道,得知真相后陷入迷茫。

‌‌“我的亲生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这边的父母养育我长大,我会想该怎么去报答他们。可我现在还有能力去报答他们吗?显而易见没有。‌‌”两天后的傍晚,姚策向记者坦言,‌‌“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这(无法尽孝)对我来讲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他的养母许敏则告诉记者,‌‌“我现在已经知道他不是我的亲生儿子,但是我更心疼他,我就想再苦再难,我再遭罪,还是要救他。‌‌”

2020年4月30日,两个错位的家庭在江西九江重逢。为了这次相聚,姚策生母、肝癌手术后还在恢复期的杜新枝提前出院,从河南赶赴江西。当她在亲人搀扶下缓缓走向约定的酒店时,姚策走上前,一把搂住她。

当天,在媒体的见证下,两家父母与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齐坐在一起,照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之后的6月15日,两个家庭又齐聚上海,共同为被错换的两个孩子庆生。

绝望中的追责

谁来为错换的28年负责?这是两个家庭共同的追问。

让姚策难以释怀的是,生母杜新枝当年已被医院筛查出携带乙肝病毒,他本应在出生后就被采取乙肝母婴阻断措施,却因28年前的被错抱导致未能接受相应保护。‌‌“我本该有一次机会可能避免疾病,我错失了这个机会,最终的责任在于谁?‌‌”

2020年4月27日,开封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对于28年前两名男婴被错抱一事,淮河医院已经成立了工作专班进行调查,卫健委会及时跟进。如果家属与医院无法达成赔偿协议,可依法依规走司法途径解决。

由于迟迟未能达成协议,同年7月,姚策与生父母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诉至法院。其代理律师周兆成告诉记者,当时姚策病情持续恶化,他更希望与涉事医院和解,也一直在等待开封市卫健委及河南大学联合调查组对该事件的权威调查结论。‌‌“很遗憾,无论是调查结论还是涉事医院,都始终没有任何回应,我们不得不提起诉讼。‌‌”

2020年11月22日,因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同意最多不超过60万元的赔偿,姚策‌‌“很崩溃,很绝望‌‌”。然后,他断断续续用一周的时间,给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院长写下一封满满三页纸的绝笔信。

信中他说,‌‌“医生告诉我,我现在已经不可能换肝了,只能保守治疗,我知道,我在医院只能等死。‌‌”‌‌“我不想去感慨上天的不公,我只希望这样的人间惨剧不要再次上演。我只想在我生命最后之际,得到一个答案,得到一份公平的裁决。‌‌”

2020年12月7日,河南开封市鼓楼区法院对该案一审宣判。对于姚策和家属共向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索赔273万的诉求,法院判决支持76万,同时认定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在姚策患病上存在过错,按照60%的比例承担姚策的后期治疗费用。

‌‌“无论多少钱都弥补不了错换的人生,也换不回我健康的身体。只愿回归平静,安度余生时光。‌‌”当天晚上,姚策在其社交账号发布一段时长3分钟的视频回应。为了止痛,他在录制前吃了一片吗啡。之后,因认为赔偿金额偏低,他与生父母提起上诉。

2021年1月26日,‌‌“错换人生28年‌‌”案二审在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2月8日,开封市中院二审宣判,判决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共赔偿100万余元,其中赔偿患癌当事人姚策及其亲生父母精神损害赔偿40万元,赔偿姚策治疗费等60余万元。

当晚,姚策生母杜新枝告诉记者,得知二审宣判结果后,家人都松了口气,接下来就安心陪姚策看病,一家人打算在医院过年。

急转直下的病情

疾病侵蚀人的肌体,速度之快难以想象。

在过去一年间,记者曾数次探望姚策,由于病痛折磨,他急剧消瘦。体重从150多斤迅速掉到100斤左右,空荡荡的病号服挂在身上,脑袋显得很大,颧骨高耸,面色苍白。由于前期治疗力度较大,身体难以承受,他常常痛得整夜无法入睡。

今年1月,姚策两次因消化道出血入院抢救治疗,一度处于昏迷状态,被医院方下了病危通知书。

1月26日,在二审开庭当晚,姚策生母杜新枝告诉记者,姚策已经立下遗嘱,会把要跟他儿子说的话留一段视频影像,等儿子大一点的时候给他看——姚策的儿子楷楷2020年10月刚满3岁,在上幼儿园。姚策曾告诉记者,他希望楷楷以后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2月7日,姚策因腹腔积水进行了抽液,次日早上又发生了咳血,情况不容乐观。杜新枝表示,姚策面临的问题是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案,用靶向药的话很可能出现大出血,风险很大。但如果不治疗,癌细胞一直扩散,身体也受不了。‌‌“姚策想年后尝试一下,不管有多大风险,他想闯一闯。‌‌”

最终,姚策没能等来奇迹。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3月23日上午,姚策在北京离世。

3月23日,姚策的生父郭希宽告诉记者,此前姚策在杭州治疗时,医生表示已经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只能维持、延长生命,可能还有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因肝癌晚期疼痛严重,姚策上周决定从杭州到北京进行安宁疗护,躺在救护车上完成转院。

‌‌“姚策后来也讲了,毕竟北京有好的医生、好的药物、好的办法,也会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他是蛮有信心、蛮有希望来的。‌‌”郭希宽告诉记者,‌‌“但没想到这么快、这么突然,我感觉可能跟一路颠簸也有关系。到北京后,姚策已经基本说不出话了,但走的时候还是比较安详的。‌‌”

姚策曾告诉记者,‌‌“错换人生28年‌‌”带给他最多的是人生价值观上的巨大触动,‌‌“经历过之后才有大彻大悟的感觉‌‌”。曾经,忙碌是他的常态,他一心想赚钱,从不给自己放假的机会。被社会关注以来,他受到了很多爱心和帮助。他意识到,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不是一定要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挣到多少钱,而是去帮助他人。

姚策曾对记者说,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很希望带孩子去一些偏远的山区看看,让他理解生活,让他有社会责任感。‌‌”

即将29岁的他,没能等到这个机会。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封面新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920/1649140.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