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58岁的宁波大叔的右脚被细菌吃了!竟是因为这道人见人爱的美食

每年9-11月是蟹的“索饵肥育”的时期,梭子蟹要赶到越冬前交配,正是其最肥美的上市时节。又恰逢中秋佳节,阖家团圆,趁机狠狠地实现了一把“梭子蟹自由”!

然而,吃海鲜也有学问,吃的不当反而可能会引“病”上身。宁波58岁的廉大叔(化名),因为吃了一只腌制的梭子蟹,感染了一种叫创伤弧菌的细菌,右脚发肿溃烂,差点需要截肢。庆幸的是,经过医生紧急手术和综合治疗终于涉险过关。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躲过它的毒手。调理亚健康、增强免疫力来六早健康管理中心体验负氧光波旋磁修复舱

01

会“吃人肉”的病原细菌

家住海边的廉大叔在从小就爱吃海鲜,尤其是生腌的梭子蟹,觉得鲜美至极。

中秋家宴结束,廉大叔感觉自己有点发烧头晕,以为是酒喝多了,他的腿上长了很多水泡,以为是蚊虫咬的,当时并没有在意。第二天,双腿肿胀越发厉害,腿上的皮肤发红,已经有些发黑。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就诊。

医生对廉大叔进行诊断时发现,他的右下肢从脚背到小腿红肿痛、溃烂,已经开始蔓延到右膝右大腿,右小腿右足背也开始变凉。进一步检查发现,老人肝、肾、血液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且有休克的情况。

家属介绍,廉大叔以前得过肝炎,平时爱海鲜,尤其是生腌的,发现病情的前一天刚好是中秋节,家庭聚会又吃了不少梭子蟹。

根据这些描述,加上血培养结果,医生诊断为“创伤弧菌感染”,病因可能是廉大叔所食用的海鲜中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细菌——海洋创伤弧菌。

由于长期患有肝炎,廉大叔的肝脏排毒解毒功能减弱,而生海鲜中含有较多有害物质,大量食用后会降低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

医生对廉大叔进行了紧急手术,术中发现患者右小腿右足肌肉部分坏死,肌肉失去正常颜色,右小腿筋膜大量坏死,显然是已经被细菌“吃掉了”,呈棉絮状,肌肉筋膜浸泡在大量混浊的、由创伤弧菌产生的毒素渗液中。

所幸,经过医生紧急手术和综合治理,这位大叔终于保住了右腿。

02

创伤弧菌——起病急,致死率高

创伤弧菌,也称为“海洋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常寄生在虾、蟹、牡蛎等海洋生物内,临床最常出现的两种表现为伤口感染以及原发性败血病。

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存条件为37℃下、10~20g/L盐度,主要有两种感染途径:

一种是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贝甲类海产品(尤其是牡蛎),其危害不在于其引起胃肠炎,而在于其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和败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另一种感染途径是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很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继而发生败血症。

若感染此弧菌,临床最常出现的两种表现为伤口感染以及原发性败血病。

“创伤弧菌的感染率不高,但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徐凯进主任医师表示,患者感染后通常表现为四肢红肿、水疱,急性肠胃炎,坏死性筋膜炎或脓毒症等,救治困难。

“很多患者可能感染后几小时内就会出现相关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不仅面临截肢的风险,甚至会引发多脏器衰竭、严重危及生命。”

03

这些高危人群要警惕

创伤弧菌的感染具有季节性,每年5至10月为高发期,如果在伤口接触海水或生吃海产品后,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感染,越早治疗越好。

海洋创伤弧菌虽然凶险,但健康人并不容易感染,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吃进肚子里的创伤弧菌是可以在肠道内被杀死的,进不了血液,不会发展为败血症。

研究显示,存在酒精肝硬化、基础肝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肾衰竭等慢性病或有酗酒习惯的人群,及免疫缺陷患者等都是高危人群。

04

预防创伤弧菌,做好这些事

1.不要生吃贝甲类海鲜,特别是有肝病、免疫缺陷者及酗酒者等高危人群,生食海鲜可能有生命危险。创伤弧菌最适宜的生存温度是30至40度的海水,因此高温烹煮可以有效杀死细菌。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如蚝等,应煮至贝壳打开后5分钟。

2.要注意有伤口的皮肤不要泡海水,在处理时也要戴上厚胶手套以免被虾头蟹脚刺伤,一旦被海鲜刺伤,及时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酒精或碘酒消毒杀菌,避免感染。

3.身体有伤口或者免疫力低下时,避免下海游泳。在海洋中游泳后不要生吞海水,高风险人群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要注意。

4.妥善将熟食和生的海产分开处理,以免交叉污染。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api.shjy18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009/165732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