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政党 > 正文

苏暁康:中国的威胁仍在北方

作者:
一个问题仍然存在,即俄国的变化中国难以确定。那里有了大选,共产党差一点上台,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如果"大俄罗斯主义"上了台,中国大概就没有办法走向太平洋了——北方威胁重新出现,就得想办法再来对付了。

这次俄乌危机,在中文话语中激出“乌克兰—台湾”想像,由于几个同类项:

1、中俄皆集权制度寡头政治;

2、乌台皆为摆脱大一统的自由政体;

3、普习皆为心智缺陷之徒。

第3项失控,则演成灾难的几率多高?乌克兰正在成为一场活剧。

还有第4项,即美国和欧盟一开始都选择“站干岸”;

嗣后因乌克兰顶住第一波,才出台军援声援戏码,这可称为第5项,日后或为惯例,专门对付以强欺弱的霸权。

其实还有第6项:核恐吓,为冷战后首见。

我觉得,更加重要的恐怕是第7项:共产党制度所谓“改革”成疑,俄罗斯去掉共产党,依然是地球一大祸害,中共“六四”屠杀后放弃政治改革,到习近平彻底倒退,离俄罗斯几步之遥?

第8项,美国不再做世界警察,全球安全机制无人担当,诱发狂人、战争贩子的几率大增,这个世界安宁成过去式。

我再添一个第9项,中俄曾是宿敌,有领土、霸权等历史纷争,北方威胁随时还会浮想,因为“大俄罗斯主义”,所以中国人即使改了自己的制度,俄罗斯制度不改或假改,仍无安宁。

历史如此昭示。

费正清写《剑桥中国近代史》提到﹕不知为什么,当海上已经出现了来自西方的坚船利炮以后,整个中国政府的注意力,财政、军备,重点还在对付西北——那时西北正在发生太平天国后期所引起的捻军和"回乱"。中国政府的主要力量还在西北,没有海军,也没有真正懂得海战的人。高阳的小说《红顶商人》中提到﹕左宗棠率领军队征西,平定金积堡的回民叛乱,包括后来平定新疆清朝政府都没有钱给他,他是靠胡雪岩去向西方人贷款。胡就是最早的买办,向西方借银子解决西部的问题。中国当时是有内陆的麻烦,有内陆的压力,但是中国一直没有处理好海上来的问题。

这种态势,四九乃至文革后,仍然没有改变。

1992年,邓小平发动第二次改革,中国的政策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在邓小平“韬光养晦,绝不当头”这个方针指导之下,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尤其是东亚政策,是认为东亚地区是二十一世纪将有高度发展的地区,欧洲已经衰落,北美也要衰落。而中国在这个时候,在东亚崛起。有很多说法﹕"太平洋时代","中华经济圈",都是认为东亚经济要喷薄。中国认为,自己在东亚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一定要保持与东亚的良好关系,就能赢得改革开放以后、二十世纪结束之际非常好的机会。中国当时还谈论到了"太平洋世纪"中的中、美、苏、日的关系。

到了1993年,邓小平忽然又有一句话出来:"国际环境对我们有利。"

后来有人写文章论证这句话,认为,苏联垮掉了,中国没有北方的威胁了,我们可以走向太平洋了。

苏联垮掉之前,虽然与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苏联对中国是最大的威胁。那时中国的导弹都对着北方,军事部署也是对付北方的。毛泽东在1950年派了很少的兵力去攻台湾,结果被台湾方面消灭了,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与几千年的格局没有什么大变化﹕威胁来自北方,目光还是对着北方;对东面的太平洋,没有、也不想有什么作为。苏联垮台,态势变了,有人说,现在中国的导弹不再对北方了。

中国出现了很多说法﹕要"走向大洋练兵",想有远洋海军,也想去买苏联的航空母舰,但苏联没有卖给他。航空母舰,中国可能有制造的能力,但是管理比制造要麻烦得多。冷战结束以后,苏联不再是一个超级大国,而美国的战略重点还在欧洲,也不太想管太平洋的事务。于是中国认为,亚太出现真空,中国要填补这个真空。这种想法就与邓小平在"韬光养晦、绝不当头"的指导方针下,认为在东亚"天时地利人和",对我们有利,在二十世纪末赢得发展的大好时机,等等这些想法是完全冲突的——中国要去当东亚的霸主!原因就是北方威胁没有了。因此出现了"台海危机"、认为美国有一个"围堵的战略",都是从这里来的。

一个问题仍然存在,即俄国的变化中国难以确定。那里有了大选,共产党差一点上台,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如果"大俄罗斯主义"上了台,中国大概就没有办法走向太平洋了——北方威胁重新出现,就得想办法再来对付了。

现在似乎是一个空档。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作者脸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03/171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