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翟东升:俄乌战争的八大问题深度解读,中国怎么办?

这场战争最终究竟是会延续和巩固普京的政治生命,还是普京自己戳破自己的政治神话,而将泽连斯基从一个政治小丑烘托成欧洲英雄?关键要看乌克兰和俄罗斯国内的国民政治意志,谁更能忍受战争和制裁带来的痛苦。此战对中华民族复兴意味着什么?如何应对?

导语:这场战争最终究竟是会延续和巩固普京的政治生命,还是普京自己戳破自己的政治神话,而将泽连斯基从一个政治小丑烘托成欧洲英雄?关键要看乌克兰俄罗斯国内的国民政治意志,谁更能忍受战争和制裁带来的痛苦。此战对中华民族复兴意味着什么?如何应对?

第一个问题:普京为什么会在外部力量的挤压、刺激和推动之下发动这场战争?

首先,他最初心目中所设想的是一场速战速决的“特别军事行动”,而不是一场生命和政治赌注巨大的旷日持久之战。

(据说速胜宣传稿都准备好了,甚至还被误发出来了)他以为这次对乌克兰的闪电战,会跟此前的历次行动一样,摧枯拉朽,热刀切黄油,塑造和巩固他的战斗领袖的光辉形象。

有人分析,这种误判跟他的信息通道狭窄有关,俄罗斯的高官们似乎都不太敢向他讲真话了,都在比着讲好听的话,或者顺着他的意思说,从而对他形成了误导。

其次,全球疫情带来的社会痛苦和不满,应该是对他的执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这次开战后俄罗斯社会内部的确有不少反战声音,就能从侧面说明这个问题。而他当年曾有个著名的豪迈承诺:“给我二十年,我将还你们一个伟大的俄罗斯”。

如今二十年期限已到,俄罗斯伟大吗?现状让普京总统难以向人民和历史交代:经济结构严重依赖资源产业,通胀高企,人均GDP徘徊在10000美元已经十多年,北约和欧盟东扩步步紧逼,乌东地区的本族同胞在遭受乌克兰纳粹分子的虐待、清洗和屠杀。

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一场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以反击西方的挤压,并为乌东地区的俄罗斯族同胞伸张正义,既是首选,也可能是没得选。

最后,过去二十年来,他一直在警告北约和美国,他会用军事手段来反击北约东扩。

但是,在美帝国体系的逼人权势之下,他不断隐忍和退让。而2021年夏季的美国败退阿富汗,以及中美贸易战对抗的态势与结果,让他意识到他的战略机遇期来了,因为美国的实力和意志在消退,而中国已经被美国战略圈确认为最大对手,俄罗斯因此而获得某种行动自由的空间。

当然,从目前来看,这种战略和政治判断并不算错误,美欧对他的反制基本上的口头的,软弱的,甚至连经济金融制裁都拈轻怕重。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场战争以如此方式演进?

首先是俄军的军改在进程和方向上都存在大问题。

雄心勃勃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被绍伊古所取代之后,前者发动的俄军军改就人亡政息,半途而废了。

作为一个国势崩塌后的前大陆性帝国,俄罗斯的国力、科技和产业基础不足以支持昂贵的陆海复合型的信息化高科技新军改。而且,俄军军改的方向是轻量化、智能化、快捷化。

但是此次俄乌战争则让我们重新回到克劳塞维茨意义上的战争概念:战争迷雾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将士们的勇气和坚韧,攻势的顶点,战争不过是政治以暴力方式的继续,等等等等,这些传统概念一夜之间又回来了。

其次,军队本身的作战准备并不充分。

俄罗斯的大部分军人并没有战争经验,也没有特别强大的政治动机来参与对外作战。在这个贫富分化和社会腐败都很严重的国家,许多穷人家的年轻人参军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混一套国家发的房子,而不是出于爱国主义或者意识形态狂热。

乌克兰军方通报美方的情况是,这次出国参战的时候,有部分俄军士兵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真正的大战,还以为是一次演习而已,说明俄军为了获得战略欺骗的突然性,军内的战前动员非常不充分。

与之相关的是,俄军的后勤保障应该是出了大问题:有若干战车被遗弃在路边,俄军内部的沟通竟然有一部分是用深圳产的两三百人民币一台的对讲机相互明码呼叫。俄军推进到现在,未能实现对乌克兰国土南北向的包围切割,多个方向的进攻受阻陷入胶着,需要修整和补给才能继续进攻。

其三,在乌克兰方面,其政府和军队没有像最初各方所预期的那样望风而逃,反而表现出较为顽强的抵抗意志和动员能力。

在2014年的冲突中,乌克兰因为内部腐败混乱而不堪一击,但是这八年来整军备战迭加反俄宣传,而且一直在拿乌东地区的亲俄力量练兵,几十万人被征兵参战后复员,所以具备了发动“人民战争”的一定条件。

乌克兰这些年来得到美欧军方和情报势力的长期扶持、装备和训练,其防守反击的效果超出各方预料。而且,乌克兰政府还试图给人民发放武器以发动人民战争,把大量军队和装备部署到城市居民区内,当然,这是一种焦土战略的心态,本质上就是拿乌克兰人民做肉盾。

从目前可以获得的各方面信息来看,尽管乌克兰也是高度腐败的,但是中西部的乌克兰人有其自身的民族和政治认同,而且这种认同在2014年以来乌克兰内部的对俄罗斯族聚集区的战争中得以强化。

战争爆发之后,尤其是乌克兰政府和军队表现出较强的抵抗意志之后,整个欧美社会都被动员起来支持乌克兰,虽然没有欧美政府的直接参战,但是政治道义、舆论动员、信息情报、后勤物质以及军火装备等方面的支持都开始动员起来了。

上述因素是乌克兰政府军能够展现出一定抵抗能力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第三个问题:这场战争的人心向背如何?

站在外人的角度看,乌克兰人民处于非常可悲的境地:苏联垮台之后,统治集团是非常腐败的一批官僚政客,而之后通过颜色革命和多轮选举替换上台的,则是一批心向西方的以犹太人为主的投机政客,其中很多人甚至持有美国护照。

从这个意义上,今天的乌克兰已经不属于乌克兰人民,它早已被外人窃取了。如同股市黑庄控制了一家上市公司,不仅要掏空其自有资产,还要加足杠杆贷款筹资,然后把现金全部弄走,把坏账留在公司。

今天的乌克兰人民不是自己国家的主人,而是别人赌桌上的筹码。他们被人称作为“欧洲子宫”,今天有很多跑到西方各地的乌克兰难民,未来还会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肉体和器官来求生存,法国巴黎郊区的布朗尼森林和荷兰的红灯区必然会出现新的“商品”女郎。

反而是俄罗斯政府和军队,由于还存在对美好的苏联时代的怀念,因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拿乌克兰人民当自己人看,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军车和坦克车队在乌克兰遵守红绿灯并在平民拦车的时候停车纠缠,才会看到决策者努力避免平民伤亡和建筑损失,才会看到俄军各种投鼠忌器的窝囊操作。

俄军更讲政治,普京把“争取人心”的政治考量放在了军事便利之前,他的选择是多付出数千俄军士兵的生命来换取乌克兰(表)兄弟的回心转意。但是他们目前面对的不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觉悟群众,而是被三十年政治催眠后敌视俄罗斯的乌克兰民族主义大众。

自古统治者都知道政治和战争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而征服人心是很难的。能不能通过征服者的自我约束、牺牲和宽容换来人心?还是不得不要用暴力、清洗和再教育来强行改造一个被征服地区(比如日本一百多年前对台湾地区的清洗与征服)?这取决于决策者对人性和历史的理解,而俄罗斯的这次征伐将为我们提供鲜活的经验教训。

责任编辑: 李韵  来源:翟东升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10/171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