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道教的宫观,为什么大多建在山顶?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自古以来,许多名山大川中,都有历史悠久的道教庙观,例如武当山上的真武观,道教圣地青城山的诸多宫观,最神奇的是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的陕西塔云山道观,修建于金顶的大殿,地势十分险要,三面都是数百米的深渊,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下去。那么,为什么道教都会选择在山上修建道观呢?

道士把自身修行作为修道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往往会选择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进行修行,求的是平和的意境和心境,以更好证道。

大诗人王维就描写过山里的寺庙:“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道教认为,道乃是宇宙生生不息之本源,其能量无穷无尽。自然界之发展乃是遵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规律。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中,一些人适应不了这种快节奏和压力,便借修行之名想去深山里当个逃避责任的逍遥“隐士”,岂不知山上清苦的生活并不能慰藉他们内心的犬儒,人在山中,心在红尘,反而离道远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顶往往自然环境优美,气场充盈,登高远望,使人思想开阔,利于修行。在修道者看来,蜿蜒起伏的山峦不仅能给人壮美舒畅之感,还具有将人隐迹于自然,修炼静心的功用。

道士们修行的目的是仙道贵生,最终的境界是渴望能飞升成仙,以达仙界。古代很多的道教人物都飞升成仙,例如张三丰祖师,张天师等。

道教是一个崇拜神仙的宗教,道教认为,神为道气所化,仙为得道所成,神仙神通广大,造福人间,所以要对神明加以敬畏和崇拜。将道观建在山顶上是希望能够无限接近天上的神仙,所以大诗人兼道士李白就写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名句。

在山上的道观里不能大声说话,不然会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如果仙人下凡,道观此时就是迎接神仙的迎仙之居。古代人们曾想象过“仙境”或在天上、或在九州之海外,最后落实到山清水秀的大地之上,这就促成了洞天福地的产生。

风水学历来是道教主要修行的术法之一,道教现在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

十大洞天分别是:第一洞天,王屋山;第二洞天,委羽山;第三洞天,西城山;第四洞天,西玄山;第五洞天,青城山;第六洞天,赤城山;第七洞天,罗浮山;第八洞天,句曲山;第九洞天,林屋山;第十洞天,括苍山。

《庄子·逍遥游》所说的“神人”是“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道教认为在洞天福地的人间仙境可以寄托一些理想,所以道教在山上建的道观大多数都是依照山体的走势而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真正的做到天人合一。因此,道教庙观自身的建造也同样注重选址,高山大川因为常有上好的风水走势,形成山形磅礴,环抱灵气之地。

加之我国自古就有以山川为神,有自然崇拜的传统,认为崇高的山峰本身便是神灵化身,所以,在名山大川中大兴土木,修建庙观,便成了历代道教的选择。

最后,道教庙观中,也有很多分布在闹市中,可谓是咫尺红尘清净地。例如,明代以来各地大兴的城隍庙,“城”指城池;“隍”是干涸的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而城隍神便为城市的保护神,所以各地的城隍庙多在市区中,成为如今的城市道观。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山淇道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31/172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