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配27个保姆12个秘书的首富,40万人因他倾家荡产

如果有人告诉你,10万元就能开房地产公司赚大钱,你一定会想,此人是想钱想疯了吧?

但是,在29年前的河北,却有人将此变成了现实。

他用借来的10万资金,杀入以重资产著称的房地产市场,以一招“空手套白狼”狂赚4600万,在河北房地产市场掀起狂风巨浪。

此后,他曾连续4年蝉联河北首富,还以47亿元身家,上榜2011年福布斯财富榜第15位。

卓达集团董事长杨卓舒

身价暴涨后的他,给自己配备了12名美女秘书、10个保镖,为父母雇佣了27个保姆,高调作风引起了不少争议。

而最终,他却因策划一起“令40万人入局,涉案金额100多亿”的非法集资骗局,令两父子双双投案自首,沦为阶下囚。

身败名裂的他,只得黯然退出了曾令他辉煌半生的房地产江湖。

他,就是卓达集团董事长杨卓舒。

卓达集团

在河北,杨卓舒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而从白手起家到坐拥数十亿资产的首富,杨卓舒的发家史,堪称奇迹。

1993年,杨卓舒从工作了10多年的河北某报社主编位置上辞职,放弃了令众人艳羡不已的金饭碗,以41岁高龄下海创业,创办了河北卓达房地产集团。

只用了10万元原始资金,在没有相关背景和资源的情况下,操盘第一个项目就将4600万收入囊中,这在房地产江湖上堪称奇迹,史无前例。

杨卓舒也因此一战封神。

要知道,当年潘石屹的第一桶金是100万,冯仑是300万,王健林是1000万。而杨卓舒一个人的战绩,比3位大咖的总和还要多2倍不止。

杨卓舒

因此,杨卓舒被冠以“商业奇才”的美称。同时,他也因擅长“无中生有式”资源转换和整合能力,被诟病为玩“空手套白狼”游戏的绝顶高手。

1993年,正值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业内一片萧条的悲观时期,杨卓舒却凭着在报社练就的对时事的敏感度和对市场的洞见力,预见到房地产的巨大商机,于是毅然从报社辞职,投身房地产行业。

但是,以杨卓舒当时的积蓄,还远远不足以支撑房地产项目运作。

怎么办?

他先是东拼西凑借来10万元,注册了公司。

没有地皮,他就向朋友借来一辆二手韩国大宇,把车抵押给石家庄城郊栾城县的农民,获得30亩土地的开发权。

同时向农民承诺:生意成功,他就用钱来赎车;如果生意失败,不仅归还农民土地经营权,还以车作为补偿。

然后,他掏出自己几万元的全部身家,用来购买建材。几万元当然不足以支付材料全款,于是杨卓舒又和供货商谈条件,称可以用建好的房子做抵押。

就这样,原材料问题也解决了。

项目施工期间,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材料运输、工程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络绎不绝。杨卓舒乘势在项目旁边打出广告牌,为他在建的楼盘卖期房。

深谙营销策略的他,又利用自己在报社的人脉关系,在《石家庄日报》赊下整个版面,登出“卓达别墅每平方米1588元,没有福利分房了,到卓达花园享受福利物业。”的广告。

昔日媒体报道

杨卓舒所说的福利物业,指的是:包括楼盘绿化及乘车在内的60余项服务,全部为业主免费。而且,水电和供暖费用也远远低于其他楼盘。

据说,当时石家庄的普通商品房价格都在2000元以上,而杨卓舒的别墅却只卖1588。该消息在报纸上一经登出,立马在石家庄引起巨大轰动。人们潮水般涌入,销售现场可用人满为患来形容。

就这样,4600万购房款轻松落入杨卓舒口袋。

资料图

但是,项目建设的资金开销很大,预售款很快用完,怎么办?但这却难不倒杨卓舒。

他再次施展自己的“天才整合术”:又一次将在建的房子作抵押,去各路供应商那里赊钢筋、水泥,甚至汽车、家电,并将富余的商品进行销售。

这一次,他不仅顺利解决了资金问题,还为公司创造了3个亿的销售额。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正当业主们按约前来收楼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自己当初买的别墅,现在却变成了普通的商业住宅。

愤怒之下,业主们纷纷找杨卓舒讨要说法。而面对群情汹涌的业主,杨卓舒却表现得异常淡定。

他说:“我们广告上说的别墅,是指这个小区的名字里有‘别墅’两个字,不是说房子是别墅。”

明明是强词夺理的偷换概念,但杨卓舒却仿佛胸有成竹。

而面对已成定局的结果,和低于市面的价格,维权意识不足的业主们果然不久就偃旗息鼓,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初尝胜利果实的杨卓舒,不仅对自己的这套策略深以为荣,还以“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大限度的事情”,来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

杨卓舒

此后,杨卓舒又故伎重施,“资源互换整合”的手段屡试不爽,公司发展神速。到了90年代末期,卓达已成为涵盖房地产建筑、教育、文化、物业管理、旅游等业务的大型集团公司。

并在2002-2003年中,两度获得“中国房地产品牌企业50强”称号,净资产逾百亿元,成为河北省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鬼谷子思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603/175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