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甲午战争中的满人喧嚣

作者:

有清一朝,满人不仅有铁杆庄稼(与生俱来的粮饷),而且入仕的门槛很低,做官的机会比汉人不知道要大多少倍。如果能从科考入仕,当然一帆风顺,如果考不上,还可以有好些专属满人的机会,比如各部的笔帖式,漕运衙门的属官和旗丁,各地的海关和税务监督等等。各部的尚书侍郎,以及以下的郎中,员外郎,均是满汉均等,满人人数少,有文化的更少,所以,只要有做官意图,识几个字,就可以为官一朝。清朝官僚群体中,满人的数量,并不比汉人少。

古今中外,但凡有较大特权的群体,素质和能力都比较低。这一点,连满人中的聪明人,都有认识。咸丰的宠臣,也是能臣的肃顺,在王朝的危机时刻,看轻满人,公然蔑视满人,其实说的都是大实话。满人官僚不争气,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然,尽管朝廷对满人很偏心,但还是有大量入仕的满人,通不过京察(官员定期考核),没法升上去。众多笔帖式,往往就沉在这个岗位上了。幸好,满人官员,还可以通过做御史这个途径,绕过京察,慢慢靠上去。既然满人御史不过是升迁的一个门径,所以,干这行的满人,自然干不好。因此,清朝的满御史,一直为人所轻。通过御史转迁,慢慢熬上来的满官,其实也是混饭吃而已。不仅官僚,从八旗兵丁到王公贵胄,也差不多多少,总而言之一句话,暮气沉沉,得过且过。

甲午战败,所有的官僚都受了刺激,满人也不例外。汉人官僚纷纷上奏,连考试的举子,都有公车上书的激烈举动。满人相对来说,要消停一点,但上书言事者也是有的。还能像点样的,不过是老生常谈,不过劝君主远小人近君子,开源节流,加紧练兵之类。但是,有一些奏疏,就出笑话了。比如说,有满御史上奏,力保某某武将,让他上阵杀敌,只是这个武将,已经死了好几年了。还有人更神,听人说当代的檀道济(指董福祥)能战,就上书要求起用檀道济,根本不知道这家伙本是南北朝时人。还有满人京堂(无所任的京官,品级一般不低),上书说,日本之东北边,有两个大国,一个缅甸,一个是交趾,地大于日本数倍,日本一向畏之如虎。请皇帝派一能言善辩的大臣,前往这两国,与之订约,夹击日本,定可反败为胜云云。

这样的喧嚣,随着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慢慢也就沉寂了。众多的满人,包括满人官僚,王公贵胄,都知道泱泱大国败于蕞尔岛夷,丢人丢大了,但绝少有人想变法的。因为一变法,没准满人的特权就保不住了。他们也不是不怕亡国,但亡国不是还早吗?就算不早,过一天算一天,到时候再说。这么多年,大家都这个苟且过来了。当初闹长毛的时候,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的时候,大家也就这么苟且着,不也过来了吗?没准,这回也能混过去。

所以,当变法真的到来之际,绝大多数满人,尤其是以笔帖式为代表的众多满人官僚,非常绝然地站在了反对变法的一边。当政变发生,闹起来义和团的时候,满人又选择站在了义和团一边。北京被八国联军占领,当了顺民,才日想夜盼地,指望着当初天天骂人家是汉奸的李鸿章,前来跟外国人谈判,好把他们救出来。

2018-02-23

责任编辑: 东方白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605/175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