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从朱元璋的治国理政看习近平的治国术

作者:

作者前言

人们都说习近平是翻版毛泽东,笔者却认为习近平是二十一世纪的明太祖。当然了,毛泽东也是推崇明太祖的。

为什么说习近平是现代版朱元璋呢?因为他们在青少年时间都经历了社会的动荡,恶劣的生存环境践踏了他们的尊严,让他们自卑,多疑,性格扭曲。

朱元璋生活的元代末年,自然灾害频发,赋税徭役繁重,百姓流离失所。他亲自撰写的《皇陵碑》说:

“俄而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此去,各度凶荒。兄为我哭,为我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兄肠。兄弟异路,哀动遥苍。”

这样凶险的环境下,朱元璋为了谋生曾经做过放牛郎,乞丐,盗贼。实在是没有出路的时候就出家做了和尚。他的伙伴汤和本来是让他一同参加起义军,可是他觉得做和尚日子也过得去,于是便拒绝了汤和的提议。最后是元军放火烧了他修行的寺院,他才不得不随着起义军揭竿而起,做起了反贼。然而这个投机的行为却造就了一代枭雄的帝王之路。

食不果腹的生活,动荡不安的社会和乡村里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小农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朱元璋的人生和他的执政理念。

生活贫瘠,缺乏教育让他见识短浅,这一切,都体现在他的治国方略中。

一.经济上的闭关锁国。

中国的对外贸易自汉代就很兴盛,形成了丝绸之路,到了唐宋时期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到达了顶峰。宋代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都是从贸易税收中取得的。

可是到了明代,朱元璋却实行了海禁。原因是对外开放让他深感不安。在中国传统的乡村小农经济中,农民喜欢固守土地,自给自足。他们害怕外部力量的进入会与他们争夺有限的资源,也害怕外来竞争给他们带来风险。抑或,农民们担心外乡的风俗会改变他们习以为常的那个小小的世界。总之,任何外来的东西都让他们感到不安。他们倾向于过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生活并希望世世代代将这种生活方式延续下去。

大明开国皇帝正是这种想法的忠实信徒。他武断地认为大明帝国物产丰富,用不着靠贸易来获得财政收入。

在他心里,禁止出海可以防止倭寇的侵略,也可以有效防范任何势力内外联合夺取政权。于是他下令禁止私人出海贸易,“片板不许下海”,违令者处以极刑。这甚至被写进了《皇明祖训》,变成了一项基本国策。

这项国策一直延续到了隆庆皇帝,才勉为其难地开放了一个港口,可是还是将丝绸、铜钱、铁器、硝石、硫磺列入禁品。

制度的僵化让后世的皇帝未能修正这一失误,导致大明帝国白白浪费了与欧洲文明接触的机会,也错失了贸易收入,国力日渐衰落。

与明太祖相似的是,自习近平上台以来,因为担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民众要求改革政治制度会破坏他终身制的大计,便不惜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与西方进行贸易战和意识形态战争,鼓吹仇恨,制造危机,并用战狼外交恐吓西方国家,使得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脱钩。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习近平当局又抛出了经济内循环的国策,甚至还鼓吹人民经济,其实质不过是让中国回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社会,让中国继续封闭国门,让中国人继续做皇家的顺民。

二、重农抑商

在宗法制为政治基础和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的国家里,国君普遍认为“农为国本”,认为只要国库有存粮,就不怕一切灾荒,战乱,政权就稳固。而工商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出现在封建统治者看来绝对是洪水猛兽。

这是因为商业和手工业可以吸引大量农民就业,统治者担心这样田地便无人耕种,到了饥荒战乱的年代政府便无法筹措赈灾的粮食,容易激起民变,或者无法在战争中保证军粮供应。自战国起,韩非子、商鞅等人便不遗余力地宣扬重农抑商。后世又有贾谊等人推波助澜,农民的社会地位也就远远高于商人。

大明的开国皇帝显然也保存了这样一份出身农家的优越感。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028/182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