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陈奎德 张杰:三强鼎立三日春梦——评马克龙访华

作者: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7日探访习近平父亲的故居。

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人:张杰博士,周刊《九头鸟:自由言说》创办者,“张杰点评”(YouTube)主持人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访问中国之行已经画上了句号,但这次旅行所扬起的尘暴却远未落定。一个马克龙,搅乱一池春水。这比较符合法国人的特点:好做惊悚之言,留下一地鸡毛。

一、厚马轻冯

与马克龙在中国受到热情款待相比,一同访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明显受到了冷遇。中共官方媒体对马克龙的访问大加赞扬,却很少提到冯德莱恩。马克龙乘坐专机抵达北京时受到红地毯隆重欢迎,由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亲自接机,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盛大欢迎仪式,鸣放21响礼炮。习近平甚至还千里迢迢到广州与马克龙再次相聚畅谈,“庭园散步,临水而坐,观景品茗,听‘高山流水’古琴演奏,纵论古今”。而冯德莱恩则乘坐民航班机访华,且在机场使用普通的乘客通道,也没有国宴款待。

在会谈之际,习近平对马克龙超级热情,超时、殷勤、软话,他与马克龙格外密会6小时,并给了马克龙160架空客飞机等大订单;而习对冯德莱恩则少陪、狠话、失礼。当冯强调,“欧盟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欧洲很清楚在此地区的利益”,“不接受单方面以武力改变现状,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任何可能发生冲突的紧急情况”后,习则粗鲁回应以“指望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妥协退让,那是痴心妄想,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中共官方媒体发布有关冯德莱恩的新闻时,还有网民在评论区嘲讽冯德莱恩"只是美国利益的傀儡”,因为她的丈夫以及子女早已加入美国籍,是个彻底的欧盟'裸官'"。不过,经德国之声查证,冯德莱恩的7名子女中,只有2名加入了美国籍,其余5名以及丈夫仍然是德国籍。她本人也曾经在2019年从德国国防部长转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前对媒体确认过这一点。

习近平小肚鸡肠,对冯德莱恩涉及北京的强硬言辞耿耿于怀。他把冯德莱恩与马克龙到访看作报复冯德莱恩的机会。他自以为聪明地故意贬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高捧法国总统马克龙,这明目张胆的一抑一扬,一冷一热。甚至破例御驾三陪马克龙到广州饮茶,谦恭之态可掬。

习的本意是分化欧盟与美国关系,但是,他似乎不清楚,冯才是有权代表欧盟各国发声并作出重要决策的人;而法国作为欧盟的成员国之一,在法理上是不能代表欧盟的。这也是马克龙访华一定要拉上冯德莱恩的原因之一,他想借与冯同行显示欧盟的团结。习却居然公开践踏基本礼仪,厚此薄彼,犯了外交大忌。自以为得计,其实不仅羞辱了欧盟主席(还要注意欧洲的女性优先传统),同时也损害了马克龙在欧盟中的信用和影响力,势必产生与其初衷相反的政治后果。考虑到冯德莱恩可能出任北约秘书长,习机关算尽的愚蠢外交举措的影响恐怕将更为深远。

二、“战略自主”

习近平与王毅曾多次反复地对欧盟大吹法螺,教训欧洲要对美国独立,要战略自主,云云。欧盟成员国大都清楚北京的那点小算盘,不予置理。他们知道自己的根本利益在哪儿。

堂堂法兰西总统岂能不懂习的那点小九九?其实马克龙自己过去也说过与冯德莱恩类似的话。然而,当他在国内的延长退休年限政策遭遇大规模抗议令其焦头烂额之际,当习近平灌的北京迷魂汤和广州粤香茶使其飘飘然之际,马克龙以为遇到了知音,跟着习的法螺号起舞了。

在结束访华在返程的飞机上他接受Politico Europe采访时,强调了所谓欧洲“战略自主”理论。马克龙说:“矛盾会是,……我们开始跟随美国的政策,通过一种恐慌性的反射”。“欧洲面临的“巨大风险”是它“陷入了不属于自己的危机,认为自己只是美国的追随者,欧洲人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掺和加速台湾问题是否符合欧洲的利益?不。最糟糕的事情是认为我们欧洲人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做追随者,适应美国的节奏和中国的过度反应。欧洲在武器和能源方面增加了对美国的依赖,现在必须集中精力促进欧洲的国防工业。他还建议欧洲减少对“美元治外法权”的依赖。”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及避免被卷入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可能发生的对抗。”

这就是马克龙式的“战略自主“。

三、历史恩怨

当然,马克龙所说的话,并非空穴来风,是有其长期的法国式心理背景的。

戴高乐主义

放宽历史眼界,首先当然是二战之后在法国滋长的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是法国在二战后1960年代由戴高乐总统提出,主张法国要有独立的国防与外交政策,并积极地以发展军备与自主的外交作为来实践其理念,其中包括退出北约并驱逐其驻军。这个政策大致被法国历届政府遵循超过半个世纪以上,直到2011年后萨科齐总统任内才又重返北约。此后法国国内一直在对美政策上有各种不同的争论,绝大部分时间都难以形成共识。

许多法国领导人,在岁月相对静好时,外交上会骄傲地标榜戴高乐主义,但一到形势紧张或面对实质利益时,却又经常转向依赖美国。实际上,几十年的冷战在欧洲取得对苏联及其卫星国的胜利,仍然主要靠美国的力量及其榜样,与美国若即若离的法国并未起多少作用。

马克龙自诩为21世纪的戴高乐,他做得到吗?

AUKUS美英澳与法国的核潜艇事件

当然,最近的也是最伤感情的是所谓美英澳三方安全联盟(AUKUS)与法国发生的核潜艇事件。为因应中共崛起的挑战。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2021年9月15日宣布建立三方安全联盟(AUKUS),美向澳提供核潜艇导致法国失去原来与澳洲签约的常规潜艇大单,愤怒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要求召回驻美澳两国大使,后来法美、法英首脑多次通话为事态降温,整个法国看上去都很愤怒也很无奈——不仅是澳大利亚人撕毁了一份大型国防合同,2022年6月下任澳政府同意向法国海军集团支付价值高达8.35亿澳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的巨额经济赔偿,此事大体了结。但这件事不仅是经济利益上的问题,更重要是民族心理上的。在法国人看来,它“意味着“美国佬、‘英国佬’和‘澳洲佬’建立新的盎格鲁—撒克逊兄弟情谊,不要高卢(法国)人。这一心理创伤,难于平复。

四、三强鼎立:新世界政治版图

马克龙不要两个集团划分,他要的是:美国、中国、欧洲,三强鼎立。

这也暗合了习近平所谓建立“多极世界“的说辞。因此一唱一和,自娱自乐。

我们过去指出过,现在,一个“主流国际社会 VS轴心国家”的国际架构,已经大体成型。

主流国际社会:以工业七国、北约、欧盟、以及澳、新、韩国以及印度等国际组织和国家为核心及其扩展——投票谴责俄侵乌的141个国家。

轴心国家:以中、俄、伊、朝为核心以及巴基斯坦(?脚踏两船)、缅甸、老挝、柬埔寨、委内瑞拉以及几个非洲国为外围。

目前这两个阵营是绝对不对等的。有观察家称之为前者对后者的“围殴”,并不为过。

现在居然马克龙又推出个“美国、中国、欧洲三强“,请问,谁是欧洲?谁代表欧洲?

五、谁代表欧洲?

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对中关系代表团团长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在推特(Twitter)上严词批评:“马克龙访中的结果比预期还糟。真是一场完全的灾难。他的立场不会在欧盟机构中胜出。所谓欧盟‘战略自主’成为‘第3强权’(三强鼎立)的白日梦不会被接受。冯德赖恩展现出一个更佳选项。”

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冯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离开北京前的记者会上说明与习近平谈话内容,包括向习强调不接受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反映欧洲企业在中国面临不公平竞争状况,以及欧盟对中国经济必须“去风险化”。

马克龙则表示欧洲要“避免因台湾议题被卷入美中冲突”,强调欧洲战略自主,不应跟随美国。

包瑞翰批评说:“对中国和台湾的这种立场,(使)马克龙丧失了成为一个欧洲领导人的身份。”

美国参议员鲁比奥尖锐地问道:

“我们需要问欧洲,他(马克龙)是否为他们说话,因为我们现在在乌克兰的参与程度相当高,我们在欧洲的战争中花费了大量的纳税人的钱,我支持这一点,因为我认为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作为盟友应为其他盟友应该做的。”

鲁比奥称:“如果我们的盟友的立场是,事实上,马克龙代表整个欧洲发言,他们现在的立场是他们不会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就台湾问题选边站,也许我们也不应该选边站。也许我们基本上应该说,我们将专注于台湾和中国构成的威胁,而你们则去处理乌克兰。”

事实上,马克龙的“战略自主“在逻辑上就是矛盾的。如果法国认为应该领导欧洲在外交上脱离美国走独立自主路线,并成为马克龙所说的“第三极”国际强权,那法国就应该要有能力解决欧洲自己的问题(如俄乌战争)。如果美国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争也抱持同样事不关己态度,欧洲将会是何局面?“如果没有美国援助,乌克兰将会瓦解并投降。”而如果欧洲发生内部政治外交或军事的严重问题还要靠美国或其他国家解决,那所谓“欧洲自主”就无异是海市蜃楼。

15个国家的30多位欧洲议会代表联合声明:马克龙不代表欧洲

30多位“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国会议员今天发出联合声明,强调马克龙的涉台言论不代表欧洲,且将尽力确保北京对台湾的进犯立场会从国际社会上收到它应得的敌对回应。声明中强调台湾人民声音须被尊重。

马克龙日前结束访华行程受访时,指台海危机升级不符合欧盟利益,欧洲要避免因为台湾议题被卷入美中冲突,要建立中美以外的“第三强权”。

IPAC成员对于马克龙的发言感到非常失望,特别是关于“欧洲应该避免被卷入不属于我们的冲突中-清楚指涉台海紧张局势”。

议员并谴责马克龙“判断失当的言论不仅无视台湾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地位,更伤害了国际社会维持台海和平数十年来的努力”,且以历史为鉴,批评过去对威权政体的绥靖政策都没有好结果,“很可惜总统看来没有从过去学到教训”。

联署声明最后写道,“总统先生,你不代表欧洲发言。IPAC将奋力确保您的评论成为民主政府的警钟,并尽一切可能确保北京对台湾的挑衅立场,会从国际社会收到它应得的敌对回应”。

(30多位参与联署的议员来自全球15个国家,包括法国参议院外交与国防委员会两位副主席卡迪克(Olivier Cadic)与卡托兰(Andre Gattolin)、瑞典自由党国会议员佛瑟尔(Joar Forssell)与市议员蓝恩(Elisabet Lann)、立陶宛国会友台小组副主席莎卡琳恩(Dovile Sakaliene)与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帕维里欧尼斯(Zygimantas Pavilionis)。还有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对中关系代表团团长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乌克兰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等议员也有加入联署。)

既然马克龙不能代表欧洲,那么他的所谓“三强鼎立“就成了废话,化为三天访华的春梦而已。

六、解决俄乌战争未获寸功

俄乌战争本来是此次马克龙三天访华行程的最重要议题。但马克龙在联合声明中年俄乌战争几个字也未能写入。他不断劝说中方不要为俄罗斯的侵略行动提供支持,还在4月6日与习近平的正式会谈中说"我可以指望你让俄罗斯恢复理智,让所有人回到谈判桌前"。4月7日的中山大学演讲后,马克龙在广州松园再次和习近平进行非正式会晤,讨论俄乌冲突。和前一天类似,习近平强调中方在乌克兰议题上"绝不从私利出发处理问题",呼吁有关各方"承担起责任,相向而行,为政治解决创造条件",并且"欢迎法方就政治解决危机提出具体方案,中方愿予以支持,也愿发挥建设性作用。"马克龙则回应说,法国方面同样认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需要兼顾各方合理关切"。

除了一些空话外,他没有从习近平哪里得到任何具体的承诺。在中法双方发布的一份包含51点的联合声明中,约1/5的篇幅着墨俄乌冲突,不过并没有点出俄罗斯的名字,也没有谴责侵略行为,只是笼统地表示"双方支持一切在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基础上恢复乌克兰和平的努力"。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再次强调"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呼吁不采取任何可能加剧紧张风险的行动"。在敦促中国调解俄乌冲突方面几乎没有成果,马克龙可谓无功而返。

七、自取其辱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赖恩一同访中国,欧洲舆论给予两人表现相反评价。

当这波欧洲政治人物赴中国访问的潮水退去后,谁会是那个最被讪笑的“没穿裤子的人”?

现在欧洲面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普京撕毁了法德俄乌四国所签订的《明斯克协议》,马克龙亲往调停无效。他回过头来甚至主张绥靖政策,要乌克兰放弃抵抗与俄罗斯和谈。而且在开战之后,法国提供乌克兰的军事支持、经济援助、难民救助也最少,如此做法有何资格领导欧洲?哪个欧洲的小国会认同这样的国家可以担任“第三极”国际强权?马克龙在访谈中也承认:“欧洲人无法解决乌克兰危机”,既然如此,还要公开高唱戴高乐主义并自认位居欧洲“第三极”的领导地位,听中共几句好话就被哄得飘飘然,其虚妄与矫情令人咋舌。

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人希望出现危机,更没有人希望战争爆发。但要防止危机和战争发生,必须要有可靠的威慑力。北京和莫斯科都只听得懂一种语言——实力的语言。台湾得到的实力援助越小,台湾的危险就越大。这是历史的教训。试想,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乌克兰现在还存在吗?而乌克兰的事,难道不主要是欧洲的事吗?你马克龙说,欧洲人不能解决乌克兰的危机;要靠美国。那么台海有事,你就轻松地说与你完全无关了。

想想诺曼底登陆后那埋葬在法国的成千上万的美国年轻士兵的墓碑吧!

马克龙说他想让欧洲减少对美国武器和能源的依赖,很好。请花钱并改变政策来兑现你的承诺。马克龙先生,请打开支票本。

马克龙袖手旁观,不管习近平武统台湾的闲事,认为台海问题是美国刺激而成,这自然是给习近平一张“免费通行证”了。枉顾台湾人不想被中共政权统治的愿望,以为如此就不会引起中国过度反应也就能让欧洲置身台海冲突之外,这不仅是“危险的天真”,直言之,是“其心可诛“。

马克龙希望美国在俄罗斯的侵略面前向欧洲伸出援手,但不愿意欧洲在北京进攻民主台湾时伸出援手。真是堪称聪明政客的典范了。愿主拯救你的灵魂!

八、预估

我们的基本判断,习近平以及马克龙的表演会使西方盟国内部产生很短一段时间的混乱与争论,但几个月之后欧盟将会坚持甚至加强俄乌战争以来与美国北约的联盟关系,并重申对中共的强硬政策,除非乌克兰战败。

而乌克兰战败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RFA(中国透视)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415/188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