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王维洛:人祸对中国荒漠化的“贡献”

—从中国史书中关于沙尘暴的最早纪录谈起

作者:

朱震达:“中国北方的沙漠化土地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破坏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沙漠化的迅速扩张。”

陈梦熊:“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形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是形成荒漠化的间接原因”。

韩秀:“兵团在那里没干什么好事,绝对没干什么好事。大力地破坏资源,比如说塔什拉玛干大沙漠,周围本来有千年的胡杨林,密密麻麻,等于是包住了塔什拉玛干大沙漠,让这个大沙漠不会再继续扩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十万人在那砍树,砍十年,连根挖掉,所谓屯垦戌边。”

姜戎在内蒙古大草原生活了11个年头,见证了草原由盛转衰的过程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她目睹了原始草原的自然风貌,也目睹了草原的毁灭和整个游牧文明的毁坏。

张抗抗:“人类欲望的恶性膨胀导致了自然生态整体性的破坏。”

冯桐、江音:“那时候,蒙古牧民跪在放火烧荒的连长脚下请求:‘草是牧民的命根子,不能烧哇!烧掉了草,布拉滩就会变成盐碱滩!’……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怀着特别沉重的心情来纪念那些为草原跪地请命的蒙古族人民,他们才是最懂得、最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

王泽恂:“人在世间有了劫难,可以逃亡,哪怕逃到天涯海角;大自然遭遇了人的劫难,可以逃亡到哪里去呢?”

图1:沙尘天气下的北京天安门,图片来源:路透社

一、中国史书关于沙尘暴的最早纪录

截至2023年4月12日中国已经发生了八次沙尘暴天气,其中有两次属于强沙尘暴或者特强沙尘暴,影响范围之大等同或者超过历史上最为严重的1993年5月5日的沙尘暴。

2023年3月30日中国气象报社专门发表《沙尘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1]的文章指出,沙尘天气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并非现代“特产”。据科学家对深海岩芯和冰盖沉积物的测定,早在白垩纪末(距今7000万年),地球上就有沙尘暴出现。

沙尘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沙尘暴天气并不像如今这样频繁,程度也不像如今这样严重,影响范围也不像如今这样广大。沙尘暴天气频繁出现,程度不断加重,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危害持续加深,这就不是自然现象了,而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主要创建人、老校友朱震达教授(1930年至2006年)指出:中国北方的沙漠化土地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破坏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沙漠化的迅速扩张[2]。陈梦熊在《西北干旱区荒漠化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3]一文中指出: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形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是形成荒漠化的间接原因。

在笔者的《2023年中国沙尘暴又六番重来——从治沙英雄孙国友的跪地求救谈起》一文中谈到:根据正史记载,从公元300年至1909年间,中国总共发生过沙尘暴436次,在这期间平均每4年发生1次沙尘暴。尘暴日数总计达901日,平均每年0.56天尘暴。中国历史上的沙尘暴纪录是在汉、唐、明等盛世之后多起来。过去认为,晋张华《博物志》中有关于公元前16世纪的一次沙尘暴追述:“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空谷”,有学者考证其发生地点约在今豫、秦、晋交界地区的山西夏县,这是有关中国历史时期沙尘暴的最早记录[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卢琦在《沙尘暴的前世今生》[5]一文中指出:《竹书纪年》有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关于沙尘天气的记载——“帝辛五年,雨土于亳”,描述了一次降“土”事件。帝辛就是商朝末代皇帝商纣王。按帝辛元年为公元前1075年计算,帝辛五年应该约公元前1071年。商帝辛当皇帝第五年的夏天,在亳(今河南境内)这个地方,天上降落下土雨”。

图2:《竹书纪年》:帝辛五年,雨土于亳,图片来源:毛三千:《竹书纪年》为什么被禁?其记录的商纣王时期“土雨”是什么?[6]

雨土就是如今所说的沙尘暴。2023年4月12日新浪网刊登《哈尔滨下雨下雪又下土》[7]的报道,就是雨土。也有一些视频中市民惊呼下雨土了。《百度百科》上专门收有“雨土”的字条[8]:大气层中的黄土沉降现象。其组成物质多为<10微米的颗粒。沙、尘的降落有缓有疾。雨土过程通常为两天左右,有的仅数小时。中国雨土现象多发生于2~5月,以4月最为频繁,有的年份在二三个月内断续发生若干次。其范围广及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尘现象常随强大的气旋活动出现,风力可达6~9级。有时粉尘由偏西风气流携带,然后在下沉气流区沉降,形成“无风降尘”。沙尘主要源于中国西北干旱区沙漠。从历史记载分析,近几百年的“雨土”频发期与小冰期的时间基本相应。

笔者认为:在《百度百科》关于“雨土”的解释中有两点值得:第一,沙尘主要源于中国西北干旱区沙漠,不是来自蒙古国;第二,其组成物质多为<10微米的颗粒,就是说包含了PM2.5的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回到商帝辛,《史记·殷本纪》是这样描绘商帝辛的:“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而且商帝辛非常重视农业和生产力发展,实施社会改革,使国力强盛。在位期间疆土得到扩大[9]。这个描述与《竹书纪年》中的记载不同,与民间传说中的商纣王也大不一样。

毛三千认为,土形成的雨,在古代看来是无法解释的怪异现象……如果大家仔细总结历史就会发现,每次朝代更迭,都会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而古人就把这说成帝王“德不配位”,于是上天惩罚他,不让他当王了。《竹书纪年》中记载“雨土”,就是把出现这种怪异现象归咎于商纣王的不作为。

按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点,发生地震、大旱、暴雨等自然灾害,都是上天意志的体现。皇帝作为天子来管理众生,如果管理失调,上天就通过自然灾害给予警告;如发生重大灾害,这个皇朝也该寿终正寝了。历史上流传着“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三川竭而周亡”[10]的说法。公元前780年,陕西岐山发生大地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11]。《诗经·周颂·敬之》说,不要说老天高高在上,它日夜看着众生[12]。

说到习近平,他是既相信人定胜天,又相信天人合一。2021年4月22日晚,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各国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说:“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既讲人定胜天,也讲人水和谐。看来习近平把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合二为一的第一人。所以当2023年第八次“雨土”来临时,习近平去了中国的最南方。习近平没有看到“雨土”,似乎沙尘暴就不存在,但是老天是日夜看着众生的。李克强在离任之前也警告说“人在做天在看、苍天有眼”[13]。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中国荒漠化的“贡献”

很早就想总结一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中国生态环境破坏,但是几次下笔没有成功。这里先谈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中国荒漠化的“贡献”,真好2023年中共要实施新上山下乡运动了。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420/189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