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包刚升:国家、政体与文明维度上的全球分裂

作者:

另一个视角是宗教因素。亨廷顿更多是基于不同宗教来界定文明的。就宗教而论,目前全球体系中的分裂因素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不同宗教之间的分裂,比如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印度教与锡克教之间;二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之间的分裂,比如基督教内部有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之争,伊斯兰教内部有逊尼派与什叶派之争;三是政教关系上的分裂,究竟是主张政教分离还是政教合一—目前尽管绝大部分国家或政治体都主张政教分离,但仍然还有少数国家或宗教派别主张政教合一或神权统治。以非洲人口最多国家的尼日利亚来说,其内部政治问题,既有族群问题,又有宗教问题,因为该国南方人口以信仰基督教为主,北方人口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所以,该国这些年的政治暴力事件,要么是基于族群原因,要么是基于宗教原因。族群与宗教因素的结合,大体上可以解释尼日利亚的政治暴力与社会冲突。

到今天为止,全球政治版图上分布着许多不同的族群、宗教与文明。就此而言,全球政治版图的颜色应该是色彩斑斓的。从积极角度看,这种色彩斑斓呈现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内部的差异性。这些多样性与差异性,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于维系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存续可能还很重要。从长期观点来说,人类政治演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这种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碰撞与竞争。在帝国政治支配欧亚大陆的时代,倘若不是西欧首先演化出了封建主义体制,或许今天的人类政治文明就无法达到现在的高度。

但从消极角度看,由于全球体系中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当全球化不断深入,当互动愈发密切,人们愈发能感觉到我者与他者的不同,乃至潜在的对抗与冲突。按照主流的政治学理论,不同人类群体的差异,往往也是社会分歧与政治分裂的主要来源,是触发社会冲突与政治对抗的主要诱因。相反,假如人们彼此相似,他们之间就更不容易发生重大冲突。2总之,全球体系中基于族群、宗教和文明的政治分裂,仍将影响今天与未来的人类政治演化。

▍人类政治的未来:合流与分化

全球不同政治体在国家维度、政体维度与文明维度的差异和分化,最终导致了两个层次意义上的全球分裂格局:一是国内层次的,二是国际层次的。在国内层次上,这意味着不同国家之间还有着差异很大的国内政治秩序。这种差异既客观地呈现了不同国家的政治演化程度,又表明各国政治离全球整合与融合的目标尚有较大的距离。在国际层次上,这三个维度的关键差异有可能是国与国之间潜在分歧与冲突的重要来源,也更容易埋下国际政治格局不稳定的种子。由此可见,人类离国与国之间的长期和谐与永久和平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人类政治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进化,就有两种可能的前景。第一种前景是合流(convergence),即人类社会的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会变得越来越像。第二种前景是分化(divergence),即人类社会的不同国家或政治体继续维持目前的分化格局,甚至这种分化格局会越来越明显。那么,全球政治将会走向合流与整合,还是继续维持分化与分裂格局呢?大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全球整合的重要力量。一个显而易见的生活经验是,今天全球主要城市的购物中心已经变得越来越相似,全球富有购买力的年轻消费者常常使用同样品牌的笔记本、手机、手表和行李箱,全球许多不同国家顶尖大学的经济系与商学院甚至都使用同样的教科书。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两个世纪中,尽管人类社会发生了太多冲突,甚至屠杀与战争,但总的来说,人类社会的不同部分正在实现快速的整合与合流。经济全球化也大大推动了价值观念的全球性流动与整合。

那么,这种经济驱动的全球整合,是否会引发最终意义上的政治的全球整合?目前来看,这一前景恐怕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西方世界内部有着十分显著的政治整合趋势—特别是以欧盟为代表,但在西方世界与全球其他部分之间、全球其他部分内部之间的政治整合趋势并不确定。至少在短期内,西方世界与非西方世界之间、非西方世界的不同国家之间在政治上的分歧、对抗仍有可能加剧。正如上文讨论的,全球不同政治体之间在国家维度、政体维度以及族群、宗教与文明维度上的差异与潜在冲突仍然还很大,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们对于政治的认知还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人类政治的未来,究竟是各国合流的天下大同,还是继续保持目前的全球分裂,目前看来仍然是一个未定之数。

本文选编自《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作者包刚升

责任编辑: 李广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09/193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