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吴惠林:第五章 经济学的灵魂——“供需原理”

作者:

(作者提供)

在分析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及理性自利这两个个别行为人行为的基本准则后,我们再回到个人行为的目的,正如第一章中所强调的,任何一个人终究是追求“幸福的增进”。为了达此目的,必须消费物品,而物品是由生产者使用生产因素制造出来的,最后由供需双方在产品市场内完成交易。

因此,供需原理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经济学的灵魂,而由我们时常听到的“你如果教一只鹦鹉学会说‘供给’与‘需求’这两个词,它就成为一个经济学家了!”这种揶揄经济学家的话语,其实也反而更印证供需在经济学是多么重要了。那么,供给与需求的意义是什么,其内涵又何在呢?

每一个人都重视“边际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及效益之增量

既然获得物品需要支付代价或支付成本,到底支付多少才能得到想要的物品及其数量呢?起先,我们往往同时面对许多种物品,这些物品当然都是我们想要的,但其中只有某些是属于“个人有能力购买”的,有些则非个人能力所及。即使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个人在某一时点也只能选一种而已。如何选呢?这就是理性自利准则的发挥,也就是“以最小成本得到最大收益”。收益是什么?以消费物品言,是“满足、幸福”,而在经济学里是以“效用”(Utility)来称呼。在选定某一种物品消费后,我们接着要问:同一种物品的消费数量增加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先就如何在各种有能力得到的物品中挑选某一种来谈,我们自己可以想想,是否就是作“再多花一单位成本可以多得到多少效用”这样的决策?或是“多花一块钱能多得多少效用”的判定,这就是“边际分析”的概念,而该种决策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钱花在刀口上”之意。

这里必须提醒读者注意,我们每一个人做行为时,重视的是“边际行为”,亦即计较的是“该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及效益之“增量”。之所以选取某物来消费,就是该单位费用花在该物品所增加的效用最多。在选取消费这种物品之后,我们随即碰到这个问题:我们如何决定是否继续消费这种物品?

同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增多,个人所愿意支付的单位价格就会减少

截至目前,我们都限于分析能够带来效用的物品,也是这样的物品才值得我们去关心,既然想要这种东西,就是“多多益善”了,但是,“胃纳有限”和“喜新厌旧”的人性终会发挥作用,于是尽管对某物品依旧喜欢,总会在消费量到达某一程度时,喜欢的程度会减少,譬如:吃块状的巧克力糖,在吃第一块时觉得有10单位效用,再吃第二块时,会由新的这块得到11单位效用,纵使第三块会有12单位……,继续吃下去,总会到达再多吃一块时所多得到的效用,会少于前一块所增加的,而此后食用每一块巧克力新增的效用将愈来愈少,这就是有名且重要的“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既然每一种物品都逃不过这种现象,我们即可推得:同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增多时,每增多一单位物品的新增效用会减少,那么,个人为多得这一单位的物品所愿意支付的代价,也就会比前一单位物品所付的代价来得少,否则不会购买。如此,我们就得到这样的“需求法则”:同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增多,个人所愿意支付的单位价格就会减少。换句话说,物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呈现反向关系,即价格愈低、需求量愈多,价格愈高、需求量愈少。当然,我们需要再加上“其他条件(或情况)不变”这个先决条件。这种关系所反映的经济涵意就是:同一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由于一定有这种负向关系存在,当消费者对某物的需求量(或消费量)愈多时,总会到达新增的那一单位所能产生的效用比先前的各单位都来得小,因而所愿意支付的代价(或价格)也就较少,这也是价格和需求量呈现反向关系的内涵。虽然同一物品的需求量愈多,最后那一单位所愿支付的代价低于先前各个单位所愿付价格,但当时所购买的全部数量之单价却与这个最后单位的价格相同。

我们还是以食用巧克力糖为例说明,若你吃第一块的效用是10单位,假设效用单位值一块钱,则吃第一块巧克力糖你愿支付的价格最多是10元,否则你会放弃;吃第二块时边际效用减为9单位,则你对这一单位的愿付单价是9元,但现今你是买了两块巧克力糖,此时第一块糖你所实际支付的单价也是9元,因而你对这两块糖的实际花费是18元(2×9元),但在你的心里,第一块糖愿意支付10元,第二块愿付9元,两块一共愿意支付19元,比实际支付净多了1元,这1元就是你购买两块巧克力糖的“消费者剩余”,同理可以类推第三、四、五……块巧克力糖的消费者剩余,而就是因为有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消费者才愿意从事购买行为。

至此,我们已得到个人对某一种物品的负向需求关系,也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下,某一价格对应着某一个需求量,这些数量是个别消费者在各个不同价格下,“愿意”且“有能力”获得的,而且价格和数量呈反向关系。这里,特别提醒注意,必须“意愿”和“能力”两者皆具备,否则不可以称为“需求”。因为个人的欲望可以说是无穷尽的,但光是“喜欢”却不一定有“能力”可以获得。

分析至此,我们不免想起金钟奖最佳女演员兼歌者又兼主持人的李明依小姐,她多年前的那一首“只要是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引起不小争议的歌名,如果是疑问句是可以成立的,但却不能作为肯定句,因为即使是如此有名、有利的她,也有很多东西、事情,不是她喜欢就可以得到、做到的。

无论是需求或供给,都必须有“意愿”和“能力”两个要件

我们已经得到消费者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对某一物品在其各种不同价格下的不同消费量,在价格和数量的关系图上,将所有这些点连成一线就得到需求线,不过,到底消费量或需求量会是多少?须支付多少单价呢?这必须再得出物品的供应关系才可以做到,就让我们接着分析物品的供应面吧!

物品供应者通称为生产者,同样地,我们也需先确定生产者的行为目的是什么?虽然有些生产者或许例外,但以“利润最大”作标的,终究是最受公认的。由于利润是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指的当然是机会成本),为求利润最大,在决定多生产一单位物品时,就必须到达生产该单位所多得到的收益等于生产该单位所多支付的成本这个境界。与消费者相似的是,生产者也面临生产何种物品的抉择,而当选择了生产某物时,就必须放弃生产其他物品,于是原本生产他物的生产因素就会流到这个物品的生产。当这种物品的产量增多时,所要放弃的他种物品数量也会递增,此即边际机会成本随着该物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生产者之所以决定生产某一数量,至少要求生产这一单位的成本等于售价,由于产量增加,边际机会成本也上升,因而也需要价格的上涨来配合才愿意生产,于是在价格和数量的平面图上,我们就可得到:在其他条件不变下,该物品价格与其供应量呈现正向关系的“供给法则”,将所有点连接起来所得到的线就是物品供给线,线上每一点都表示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与消费者可获“消费者剩余”一样,生产者或供给者也有“生产者剩余”可得,请读者自己参考上文“消费者剩余”的得出方式来分析。

至此,一般情况的需求线和供给线都已经得出,亦即,在其他条件不变下,需求量和价格呈反向关系,供给量则与价格呈正向关系。我们不要忘记的是,无论是需求或供给,都必须有“意愿”和“能力”这两个要件,当供给线和需求线相交时就得出物品的价格和数量,这个解值就是所谓的“均衡点”。在此均衡价格下,没有过剩,也没有不足。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过剩,反之则出现不足,若让价格自由变动,前者将降价,需求量将增加、供给量将减少,于是过剩量缩小,价格降至均衡价格水准时,过剩就消失。后者将涨价,供给量将增、需求量将减,不足量缩小,直至均衡价格水准,不足将消失。

供需线就好像一把剪刀的两片,缺一不可

新古典经济学大师马夏尔(A.Marshall,1842~1924)将供需线比喻作一把剪刀的两片,缺一不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需求线或供给线,所代表的是物品的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价格变动,只会引起同一条线上的点移动而已,当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化时,将使供需线整条左移或右移。譬如:消费者的所得提高时,尽管价格不变,对于该物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因而整条需求线往右移,所得减少则往左移,其他因素对需求的影响可以依此类推。同理,价格以外的因素对供给的影响亦是促使整条供给线移动,例如生产技术提升将使供给线右移,发生天灾则供给线左移。

图1某种物品的供需线

由于供需原理是经济分析的主角,为了让读者更了解,我们将之绘成图来作更清楚的说明,如图1所示,座标纵轴代表物品的价格(P),横轴则为物品的供需数量(Q),上文所推导出的供需曲线各绘如图中的S和D线,S为由左下往右上伸展的正斜率线,表示物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正向关系,D则为左上向右下方延伸的负斜率线,表示物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呈现反向关系。两条线的交点e就是所谓的均衡点,对应的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各为Pe和Qe,此时供给者在Pe下卖出所有的产品供应量,且生产Qe时,所支付的边际成本恰好等于物品的单价;这个时候,需求者的需求量等于供给者的供应量,市场中的供需双方都达到满意的程度。

如果消费者的所得增加致购买力提升,则在其他情况(或条件)都维持不变下,图1中的D线右移至D’,于是价格若停留在Pe,就产生ee’数量的“超额需求”,在消费者争购下,价格会被叫高,于是更多的供应量能够在较高成本下被生产出来,另一方面因为价格上升,需求量就会减少,供需双方都循着图1中的箭头方向调整,终而抵达新的均衡点e”才停止。我们可以同理分析需求线左移,供给线右移、左移,或两条线同时移动所造成的某种物品的供需线移动的各种结果。只要我们可以得出某物的供需线,就能获致各种情况下的结果,不但能解释事件,且能预先获知某些政策(政府或厂商)所将产生的后果。就让我们以一九八九、一九九0年的台湾房价飙涨为例作说明吧!

扭转错误货币、贸易政策,促使政府移开管制之手,才能治本

我们所得知的现象是:该两年的房价涨得特别凶,于是“无壳蜗牛”族出现,他们要求政府抑制“假性”需求,对投机客课以重税,另方面也要求政府广建国宅来提供低所得者住屋,俾抑制飙涨之势。这样子的要求有其道理吗?为了得到答案,必须找出根源才可对症下药。我们利用上述简单供需图即可获得清楚的了解。

假设房屋市场的原先(一九八九年以前未飙涨时)供需线如图2中S、D线所示。当时的价格为P1,数量为q1,经过两年的狂飙之后价格升为P2,我们会问:由P1升到P2是种什么过程?由图可以看出,D线右移和S线左移都有可能。实情到底如何?由于房屋的供给会与时俱增,因而S线不可能左移反而会往右移,如此反会拉低房价。所以,房价的飙涨源头应在需求面,而两年的时间给予房屋的建造有些微增加,假若S线右移至S’。如此,P2价格水准必定是D线移到D’。接着要问:D线到D’线是何种因素促成的?我们先会想到台湾经济奇迹致民众的所得提高,对于房屋的需求可能经由三个途径增加:一来由于人口增加,二来大家庭变中或小家庭,三来租屋者变为购屋者。这三种来源,其目的都是“居住”,按照常理,不会一下子猛增,因而只可能由D右移至D”,房价也只会涨至P3而已。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事件的根源了,这就是D”线大幅右移到D’线的原因。没错,那两年期间,是有财团及其他民间人士大量购屋待价而沽,一方面卖来卖去抬高价钱,二方面买了闲置待好价卖出。这种“非居住”用途的购屋,被许多一般人士称为“假性”需求,其实,正确的称呼应是“投机性”需求。除非将此种需求减缓,否则飙涨之势难抑,那么,何种方法适合呢?

图2房屋市场飙涨解析图

建国宅固然可使S线右移而压低房价,但造屋并不易,而且费时,难以对冲投机性需求,更何况国宅的兴建可能反而诱引原先无力购屋者及炒作者的需求,使需求线更加右移,于是可能助长飙风。所以,还是应向投机需求的抑制动脑筋,我们因而要问,投机的源头何在?归根结柢,“游资太多”一句话可以概括。而游资之所以充斥,外贸的大量出超(出口大于进口)、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的推波助澜是肇因。再因台湾内部的投资及投机管道的诸多管制,众多游资乃被逼往股市、房地产,终而引发房地产狂飙,如果不将失误的货币、贸易等财经政策扭转,以及促使政府移开管制之手,不管采取任何其他政策,恐怕都是事倍功半、治标而不能治本的吃力不讨好之举。

找出变因,对症下药

不只房地产狂飙现象可用供需原理剖析,几乎任何问题都可借助于它。当然,如何找出供需线是先决课题,而且也要小心区别线上的点或整条线的移动,如此方能得出变因而对症下药。线上的点之移动称为“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而整条线的移动则以“需求的变动、供给的变动”称之,两者以有没有“量”这个字作区隔,而对这两种情况的差别之认知非常重要,一旦混淆,对现象的了解及剖析就会错误了。这里,还有一点必须郑重提醒读者注意,也许有的读者已经注意到图2所绘的供需线都很陡,这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房屋的价格供需“弹性”小所导致的。

何谓弹性?简言之,是两个百分率的比值,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物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引起该物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譬如:甲物的价格增加1%,而致该物的需求量减少2%,则甲物的需求价格弹性就是2(即2%除以1%)。大致而言,需求线愈陡,价格弹性愈小,反之愈大,供给弹性也是同理。上面所举的房屋供需线之所以陡峭,乃因房屋的需求量或供给量都不会随价格的变动而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当供需线整条移动时,对于价格的牵引效果较大,而对数量的影响较小。

最后,必须清楚交代的是,这个简单的供需图,是以“完全竞争市场”或“交易成本为零”推导出来的,在该理想状态下,供需双方都各自达到“至善”(最好),两线交点就是供需双方都达到“至善”,若所有市场都达到至善点,那人间的所有人也都在最好的境界,这在变动不已的实际人间不太可能达到,只在“神界”才有,毕竟“人间不是天堂”,有人戏称“经济神学”,的确是如此。

那么,既然它不是真实的,为何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会以之为基础呢?一来它是很好的“分析工具”,可以藉之看到方向,纵然不可能得到确切的数据,却可避免走错路、做错事。二来它可指引我们往神界的路走去。所以,好好了解简单供需图的内涵进而活用之,对于实际人生是很有帮助的。

至本章为止,已将经济学的几个最基本原则、原理做了扼要交代。在将婚姻、出生、健康、友谊、山难等与个人一生密切相关的课题,由经济的角度分析之前,还有必要解析两个非常重要且是根本性的观念。在下一章先将一个被当代经济学几乎全部抛弃,但其实是真正的经济学最根本、最重要的“诚信”伦理道德,予以简要的解析。再下一章则对世人再熟悉不过,但可能多所误解的“钱”或“货币”做简单扼要的破迷解说。

(作者是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13/195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