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你眼角这疙瘩咋越来越大,看着怪吓人嘞”
“额,可能是眼霜涂多了,长脂肪粒呢”
30岁的小美很注重护肤保养,可最近眼睛周围却冒出几个小疙瘩。一开始她以为像网上说的,眼霜太滋润,长了脂肪粒,过几天就会消了。
但1个月后,这疙瘩不仅越长越大,颜色也泛黄发褐,小美这下着了急,赶紧去医院做检查。
经诊断,这几个小疙瘩其实是睑黄瘤。检查发现小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都超标,是高血脂症的表现,而这睑黄瘤则是高血脂并发的眼部病变。医生建议小美通过激光治疗睑黄瘤,同时服用降脂药物和调节饮食来控制血脂,谨防恶化导致血栓、中风等疾病。
谁能想到小小的眼部疙瘩竟隐藏着如此大的隐患,幸亏小美就医及时才没酿成大病。
粟丘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脂肪粒”。但千万不要以为脂肪粒里面就是脂肪,它本质上是一种皮下囊肿,疙瘩里全是过度堆积的角质物。
很多人以为眼部营养过剩,会促生脂肪粒,这也是错误的观念。一般来说,这种囊肿多是油脂分泌旺盛、毛囊堵塞导致的,可能与遗传、日晒等因素有关。
不过,眼部擦伤、抓挠或不当美容操作,使皮肤浅表损伤,也容易滋生粟丘疹。
轻度粟丘疹一般无需处理,会随着皮肤的代谢自然消退,但若长时间未消散,觉得影响美观也可前往医院处理,切忌自行用手随意挤破。
有一种疙瘩跟脂肪粒很像,但它的体积稍大,直径多为2-4毫米,扁扁的,摸起来没有脂肪粒硬,发病部位也比脂肪粒广泛,有时在额头上、胸腹部、甚至女性私处也能看到,这可能是得了汗管瘤。
许多人常常谈瘤色变,但汗管瘤属于一种良性肿瘤,并不会恶变,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它的发病机制复杂,多与遗传、内分泌因素有关,大部分患者都有家族史。
一般来说,它没啥大危害,只是一旦形成,无法自行消退,比较影响美观。对于脸上这种顽固分子,爱美人士可用激光切除治疗。
前文案例中小美得的睑黄瘤,其实并不是“瘤子”,而是皮下异常沉积物。
国际期刊《柳叶刀》上一项研究表明,睑黄瘤或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关,由胆固醇等脂质在眼睑上方堆积引起。所以出现睑黄瘤,很有可能预示着高脂血症、糖尿病、甲状腺病等代谢性疾病,需及时就医排查。
不过有的睑黄瘤,还可能是皮肤炎症性病变、药物刺激(糖皮质激素、环孢素、雌激素等)导致的,应注意区分。
值得一提的是,血脂异常造成的睑黄瘤,在调节血脂后也不易消散。所以,面对眼部的橘色沉积,介意者最好在症状较轻时,用激光或冷冻治疗清除,否则拖到严重时,只能手术切除,还可能留下瘀斑。
“你是不是看了什么不该看的”,长针眼的同学免不了被小伙伴们调侃。
针眼,也叫麦粒肿,是一种特殊的眼部疙瘩。多发于睫毛根部附近,挨近眼睑,看起来好像被蚊子叮了一口。实际上这是皮脂腺堵塞、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日常生活中,没洗手就碰眼睛、频繁揉擦眼睛、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不正确的眼部护理或不小心弄伤眼部,都可能造成麦粒肿。
当眼睛周围出现红色刺痛肿块,就要警惕了。一般在发病早期及时滴氧氟沙星眼药水或口服红霉素片,可帮助消炎祛肿;而麦粒肿持续增大或频发时,则需进行切开排脓的小手术。
在眼周疙瘩大军中,还有一个“疣”家军——扁平疣、丝状疣,特别要注意。
它们是HPV感染造成的皮肤赘生物,虽然造不起啥大风大浪,但却极具传染性,可以通过共用毛巾等接触传播。
扁平疣最爱找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下手,如小孩、老人和产妇,通常在眼部、脖子周围骤然出现,表现为肉色、褐色的光滑小凸起,抓挠后可呈串珠状排列。
丝状疣则是一个尖尖的小凸起,可能有倒刺,像一个倒立的小钉子。
若在眼周发现这类小疙瘩,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维A酸软膏、干扰素软膏、咪喹莫特软膏等药物治疗,情况严重的,也可尝试冷冻、激光疗法祛除。
眼周小疙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长期不消总让人提心吊胆,甚至“没脸见人”。所以,平时更不能忽视眼周皮肤管理,赶紧跟着九叔学几招,帮你杜绝后患~
眼睛是人体最敏感和暴露的器官之一,眼周皮肤更是轻薄娇嫩,不注意眼部卫生,让病菌、污垢入眼,很容易引发过敏、病菌感染,从而出现眼周小疙瘩。
所以,洗脸时可用清水轻揉、擦洗眼周,洗去眼屎等分泌物。
揉眼睛的坏习惯更要改掉,特别是要叮嘱小孩勤洗双手,尽量不要用脏手碰眼部。
另外,佩戴隐形眼镜者,注意及时摘脱镜片,避免眼部皮脂腺、汗腺堵塞。
眼周肌肤需要精心呵护,平时可养成用眼霜的习惯。
年轻人建议选择含透明质酸、芦荟成分的眼霜,实现补水保湿,30岁以后可用含视黄醇、玻尿酸的眼霜,以便抗衰抗皱。
另外,涂眼霜时,眼角、上下眼睑都要涂到,最好取绿豆大小的量,用无名指沿着肌肉纹理揉按。
另外,爱打扮的女性,还要及时卸掉眼妆,不然化妆品中的矿物质、金属成分沉积,可能会阻塞毛孔。
防晒也是眼周护理的关键。紫外线易使皮肤光老化,且长时间曝晒会让皮肤缺水,这都会促使眼周小疙瘩形成。
适度按摩,能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改善腺体的排泄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小疙瘩的目的。
按摩时可两手握拳,伸出食指指腹抵在内眼角下部,由里往外沿着眼眶打圈揉按,重复3-5次,至眼部有胀热感即可。
别看疙瘩小,里面学问大。其实不止眼周,人体各处都有可能被疙瘩占领,想想密密麻麻的疙瘩简直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