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国学大师被剥夺教师资格 惨到被喊老师竟感动的愿意付费

—他死于风雪交加的季节

作者:
这句搁在平常再普通不过的问候,让吴宓顿时热泪盈眶。他撩起衣袖擦了擦眼泪,然后抖抖索索地从内衣口袋中掏出一张十元钞票,要送给眼前的年轻人。青年见状连忙摆手:“吴老师,这钱我不能收。”吴宓说:“小伙子,你不知道,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叫我老师了。今天你是第一个叫我老师的人,我感动啊!你一定要收下这钱,否则我心里不安。”见推辞不掉,青年只好将钱收下。

1946年,武汉大学由四川乐山迁回珞珈山,吴宓离开西南联大来到武大,任外文系主任。师生们上课都是把书夹在腋下。吴宓却与众不同,夹着个布包袱,拿根手杖,咔、咔、咔地点着地来,走得风快。上了讲台,他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包袱,取出一个墨盒和一两支毛笔,然后拿出课本,开始讲课。讲完又整整齐齐包好,咔、咔、咔拄着手杖走掉。

吴宓教书,以备课认真著称。他在东南大学任教三年,讲授欧洲文学史,赢得学生们交口称赞,声誉鹊起。当年,清华学生不满意给他们讲授英国文学的美籍教师,学校派学生代表梁实秋去东南大学调研外国文学的教学情况。梁实秋听了吴宓的课后,在《清华周刊》发表文章介绍吴宓在东南大学的授课情形:预先写大纲于黑板,待到开讲,则不看书本、笔记,滔滔不绝,井井有条。梁实秋问道:“吴先生亦是清华毕业游美的同学,母校为何不能聘请他回清华教书呢?真是太遗憾了!”

吴宓还有一大本事,别人讲课,有所引证,总是打开书本照念原文,他却不管引文多长,都是背诵。

西南联大上课,自由自在,从来不排座次,吴宓却例外。他讲“欧洲文学史”时,安排在美国《诗刊》上发表过英文诗的李廷揆、赵瑞蕻坐第一排。赵瑞蕻的未婚妻杨苡按学号应该坐在后排,吴宓却安排她坐在赵的旁边。

吴宓是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他讲课时,经常将几种文化相互对比,在几种文化之间来回穿梭,跨越好几个世纪,还经常朗诵同一主题的英文诗和唐诗,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为检验教学效果,他出的考试题涉及面广,内容多,答起来很费时间。有几个同学用了5个小时才答完试卷,误了晚餐时间,他就自掏腰包请他们上饭馆吃饭。

很少有老师会这样考查学生,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吴宓却总是乐此不疲。有次进修班英语考试,为了不让学生养成猜题、死背的习惯,吴宓采用当堂命题的方式,让学生翻译他临时书写的《旅美游记》,时间不限。结果从上午8时考到了下午2时。中午,他自备糕点、茶水供学生饮用;自己却不吃午饭,一直陪在学生身边。

身为教师,吴宓如同伯乐,特别爱才惜才。他任外语系主任时,有个很有才气的学生被分配到外地基层单位,吴宓认为这是埋没人才。他叫这个学生不要服从分配,留在北碚,用自己的工资供养他。结果好心做了坏事,导致这位学生因为不服从组织分配,一直不能就业,吴宓就一直供养他。后来这个学生当了临时工,娶妻生子,吴宓还是继续接济他。

许多人对吴宓有误解,以为他反对白话诗。1956年,刘兆吉问吴宓,是否还反对白话诗?吴宓很不高兴,提高嗓门大声说:“我反对的是不像诗的白话诗,没有诗味的旧体律诗我也同样不喜欢。用白话写诗,古人就有,并非是今天的新发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你说是不是白话诗?”

但吴宓坚决反对简化字,在任何场合,从不写简体。他写板书,仍是直写,全用繁体,异常工整。文革中不写简体成了他罪状之一。

说之一,是因为他罪状还多。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吴宓坚决不批孔子,他说:“没有孔子,中国还在混沌之中。”“宁愿杀头,也不批孔。”众人拿他没法,只能给他戴上一顶现行反革命的帽子,将他痛打一顿。

批林批孔运动中,吴宓每会必到,但从不发言。某次批林批孔大会中途休息,一个学员走到吴宓面前,故意问他:“吴宓!你对‘克己复礼’有何看法?”周围立即围上来一圈人,听他如何回答。吴宓抗声答道:“克己复礼是很高的道德标准!一般人做不到,林彪也做不到!”结果再次遭到毒打。

就因为这副犟脾气,吴宓没少吃苦头。

1910年,吴陀曼在报考清华学校时,想到自己的名字经常受到同学嘲笑,便随手拿出石印本的《康熙字典》,翻到某册某页,闭目选取,得一“宓”字,意为安静。吴宓之名由此而来。

宓之寓意本身倒是甚好,但他一辈子却并不因此安静。尤其是活到晚年,竟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羞辱,这让他难以承受,无处话凄凉。

这天,他像往日一样低首走路,忽听身后有人叫了一声“吴老师”。吴宓先是楞了一下,以为自己误听,待回过头来,果然是有个青年喊他,不免感动地问道:“你在叫我吴老师吗?”青年恭敬地说:“是的。”并关心地问道:“吴老师您这是上街散步,还是买东西啊?”这句搁在平常再普通不过的问候,让吴宓顿时热泪盈眶。他撩起衣袖擦了擦眼泪,然后抖抖索索地从内衣口袋中掏出一张十元钞票,要送给眼前的年轻人。青年见状连忙摆手:“吴老师,这钱我不能收。”吴宓说:“小伙子,你不知道,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叫我老师了。今天你是第一个叫我老师的人,我感动啊!你一定要收下这钱,否则我心里不安。”见推辞不掉,青年只好将钱收下。

10元钱,在当年可不是个小数目,是老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在那个斯文扫地的年代里,一声“老师”,尊重无价啊!

吴宓一生,任教于东北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师范学院等12所高等学府,桃李天下,培养出了钱钟书、曹禺、吕叔湘、李健吾、季羡林、王力、李赋宁、查良铮、何兆武等许多大师级的人物。

就是这样一位著名学者,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文学评论家、教育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到晚年却连教师的资格也被剥夺。

1978年1月17日,吴宓死于一个风雪交加的季节。

2024-01-20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汉嘉女1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122/200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