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教出战神戚继光的抗倭英雄死后却被抹黑

十六世纪东亚战场上公认杀招,当属大明戚家军的鸳鸯阵。

十二人一组的古怪队形,群狼般沉默碾压上前,管他倭寇鞑虏,敢冲大明呲牙,一概诛杀!恐怖杀伤效果,如戚家军主帅戚继光临终前的强音: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

但高调的戚继光,每当被人夸这鸳鸯阵时,却常十分低调:不是我原创的,多亏一位高人点拨。

以戚继光《纪效新书》回忆:早年戚家军初建,碰上倭寇却伤亡惨。正憋屈时,一位高人飘然而至,传他兵法武艺,令他幡然开窍,悟出鸳鸯阵,这才横扫南北,天下无敌!

这奇幻如武侠小说的桥段,等戚继光说出高人名号,闻者清一色信了:他?合理!

这位高人,正是大儒王阳明心学第三代传人,明代文武全才的传奇宗师:荆川先生唐顺之。

一、王学传人,直言谏帝遭贬官

唐顺之,字应德,号荆川先生,正德二年(1507)生于江苏常州

但凡这类宗师级人物,早年都少不得磨难。典型阳明心学缔造者王阳明,官宦家庭出身生活无忧,却还是在科场上碰个灰头土脸,当了好些年落榜生。

但类似事放在唐顺之身上,却是好到惹人羡慕:同是官宦子弟,二十二岁(嘉靖八年)中会元,接着廷试二甲头名(全国第四),成了亮眼官场新星,仕途也接着顺,虽说几起几落,可还是顺利进了翰林院,又做了太子朱载壡属官,等于进了升官快车道,十分春风得意。

但是,他此时的内心,却是相当痛苦:虽说是官宦子弟,可他却是个纯真热血青年,从小树立了匡扶社稷的远大理想。谁知进了官场,赶上“大礼之争”的年月(是指发生在1521年到1539年间的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在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听的看的全是掐架,深信的圣贤道理,半点也用不上。毁三观的次数多了,竟也消沉迷茫。

就在这迷茫年代里,一位铁杆老大哥,却轻松把他拽出来:同科状元罗洪先。

在一直心气高的唐顺之眼里,罗洪先是个神奇人,科考是状元,且还文武全才。多憋屈的事情,他几句话就所开朗。被开解了很多次后,唐顺之也好奇了:你就比我大三岁,咋这么厉害?结果问出一个醍醐灌顶的答案。

罗洪先告诉他:自己十五岁那年,得到一位圣人的著作,此后精研十年,总算小有成就。这部著作叫《传习录》,它的作者,正是传奇圣贤王阳明。

在满腹的好奇中,唐顺之也开始读《传习录》,竟也是击节叫好。然后在罗洪先牵线下,开始走进这个新学派——阳明心学。先和好些弟子们往来,又参加了心学的讲学,就好似身入了奇幻风景般,真个流连忘返,也终于做出了决定:扎根!

他拜入了王阳明弟子王畿门下,成为阳明心学第三代弟子。唐顺之后来感慨:就是在接触心学后,他才知道圣贤的道理,原来可以这么近;人与人之间,还有这样的平等思想交流。成为其中一员,真心很幸运。

但打击也突然来了。嘉靖十九年(1540年),身为太子东宫官属的唐顺之,大胆苦劝嘉靖帝,劝嘉靖帝不要沉迷炼丹修道,结果把嘉靖帝惹得暴怒,一下将他贬官为民。辉煌的仕途生涯,顿时全数清零。

虽说骂皇帝在明朝不稀奇,可放在唐顺之这时,却真叫罕见。嘉靖帝出名暴脾气,先前就有御史杨最上书劝说,结果被活活打断气,有这前车之鉴,唐顺之却依然上奏。这是真勇敢。

如此勇敢,也令唐顺之成了当时名震京城的刚正人物。当然好些人也暗自惋惜:不管这时多红,他的仕途路算是彻底结束了。才三十三岁年纪,就只能回家收几个徒弟,写两本回忆录,后半辈子养老去了。

养老?属于唐顺之的传奇,这下才刚刚开始。

二、刻苦修身,为保家国再出山

罢官回家的唐顺之,这以后隐居在阳羡山里,以他自己说:夏不扇,冬不炉,行不舆,食不肉,备尝苦淡。自找苦吃十多年,修成全能强人。

有多强?文学脱胎换骨,独创了强大流派“唐宋派”。我们所熟悉的“唐宋八大家”称号,欧阳修苏轼们的“八大家”名分,都是唐顺之给的。

连冷门的数学,他都闹出动静,漂亮破解了郭守敬算法。晚明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嘲笑明朝数学,气的明朝士大夫们搬出唐顺之,一下引得这些洋人们连连赞叹,给大明找回场子。

但以唐顺之的自嘲说:这些都是些皮毛才能,远比不上自己这些年修炼的最强项——军事!

因为唐顺之追求的,绝非个人利禄,却是阳明心学倡导的精神:习武善战,以趋报国!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百度百科.TA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24/2058305.html